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沪剧阿必大,以及沪剧阿必大回娘家全场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 1、上海的说的阿瘪杜是什么意思?
- 2、说说沪剧(一):阿必大回娘家
- 3、求沪剧《阿必大》全剧,谢谢
- 4、沪剧名曲有哪些
- 5、说说沪剧(二):教育虎荣(《鸡毛飞上天》选段)
- 6、哪里可以下载沪剧阿必大全剧的MP3?
上海的说的阿瘪杜是什么意思?
上海话里说的阿必大,是沪剧《阿必大回娘家》里的一个角色,童养媳。所以在上海可以用这个名字来代指童养媳。比如某人自叹成了阿必大,就是说自己的处境像童养媳一样可怜。
说说沪剧(一):阿必大回娘家
沪剧是上海本地的一种戏曲,以前也称之为滩簧,唱沪剧也称之为唱滩簧。戏曲讲究唱念做打,这主要是对京剧来说,对于沪剧其实主要是唱、念和做。既然是本地的戏曲,唱就是用沪语来演唱,念白也都是沪语。以前的老演员,很多都是郊区出身,那郊区方言功底也很扎实。
小时候和奶奶一起住,几乎每天晚间吃晚饭时,都陪着奶奶一起收听沪剧的名家名段。印象最深的有《芦荡火种》《鸡毛飞上天》《庵堂相会》《卖红菱》《阿必大回娘家》《碧落黄泉》《雷雨》,后面还有新人(茅善玉、孙徐春)表演的《璇子》(金丝鸟)、《逃犯》(昨夜情)等。有些段落听多了,自己也会随着节奏吟唱。曾经有一年学院年会自己就唱了一段(昨夜情)。
母亲识字不多,有时看电视普通话也听不大懂,但对于沪剧却听起来津津有味。在那么多剧目中,她最喜欢的是《阿必大回娘家》,这曲目内容太贴近生活了,里面的主要人物就三个。一个是婆阿妈(婆婆)是石筱英饰演,婶娘是丁是娥表演,主角是童养媳阿必大由孙帼华表演。剧情很简单,童养媳阿必大(父母早亡)在婆家受到婆阿妈的虐待,吃穿住都受到非人待遇。吃的粥是馊的,住在柴间,穿的破破烂烂。阿必大滴哥哥曾上门为妹妹打抱不平,可也被那婆阿妈(绰号雌老虎)呛声骂回。最终婶娘出马,和那个婆阿妈唇枪舌剑,甚至用上了全武行,为阿必大讨个说话,把阿必大带回娘家。
整个剧情的进展分为四段: 婆阿妈独白 ,介绍了一家的基本情况,包括自己儿子(三寸丁)个子矮小,去上海白相的轶事,诸如坐的车是电车(铛铛车)还因为身材矮小而逃票,去大世界照哈哈镜。这一些生动描述了老上海的基本概貌,农村孩子没去过市区就明白市区街道上有什么,大世界里有什么。
第二段是阿必大独白独唱,自己在干点啥,吃的是啥,受了哪些苦等等。第三段哥哥前来探望妹妹,看到妹妹的处境想和婆阿妈理论,却说不过婆阿妈的利嘴,落荒而逃。最终的高潮好像是游戏里的决战天际,婆阿妈和婶娘的高手对决。场面上的斗智斗勇,语言表达上的棍棒相加,以及到最后的动手动脚,婆阿妈都斗不过婶娘的伶牙俐齿和文治武功。对双方的绰号也是亮点。婆阿妈是雌老虎,说明她很强势,村里人对她都是谈虎色变。而婶娘是一个寡妇,在农村都有“寡妇门前是非多”一说,没有好口才如何在农村立足、生活?绰号是“独干子”。在沪语里有另一种谐音叫“毒尕技(音)”,貌似也是不怎么文雅。按照方言来说,这两个都是“强人”,所以最后一场戏真的是精彩纷呈,听的人交口称赞。
当年除了听收音机,沪剧剧团还会到各个乡镇巡回表演,也不用买票,拿着自家的条凳当座,你听着看着就好。看到活生生的婶娘斗婆阿妈,那场面至今难忘,那掌声,呼喊声不绝于耳,看的就是比听的过瘾。这部戏也活生生再现了旧社会童养媳的艰辛,贫穷人家的生活不易。特别接地气,很受农村老百姓的欢迎。一声声“必大,必大,咋死户式!” ,”哎,婆阿妈!”就会把人带到那个时代。如今剧中的表演艺术家都已作古,只能在网络上搜寻她们的表演唱段,听来滋味百感交集。
可如今的沪剧还能有当年的辉煌吗?还会有新时代的阿必大回娘家吗?真心期待。
2020.5.2晨起草就
求沪剧《阿必大》全剧,谢谢
因为你可能是用手机上网的,所以可能看不到,任何一个用电脑上网的都能看到我的回答的右下角有个图标“点击下载”,只要点击它就能下载
问了问题要及时采纳为满意答案,请尊重他人劳动,谢谢
沪剧名曲有哪些
1、《陆雅臣》
沪剧剧目。据说根据青浦实事衍化而成。
介绍:
陆雅臣出身富家,懒散成性。父母亡后,整天混迹赌场,终将家产全部输尽,甚至在人贩子唆使下逼卖妻子再赌。正巧其岳母前来探望女儿,苦心劝导,陆竟执意卖妻。岳母无奈,拿出一百银元将女儿“买”回娘家。
结果陆又将银元全部输光。深夜回家,人去财空,悔恨交并,便悬梁自尽。邻居蔡伯伯发觉后,将其救活,劝陆重新做人,并领其去见岳母。经陆恳切求情,岳母及妻子方予原谅,重营生路。
2、《卖红菱》
沪剧剧目。滩簧和申曲时期各班社经常演出。
介绍:
清末民初农村青年范凤英和薛金春相爱,并订有婚约。凤英父母双亡后,叔父逼其嫁给富户张家,又贿通官府诬薛勾引良家妇女,将其发配充军。薛金春刑满后乔装成卖菱人到张家探望凤英,互诉苦衷,并相约在庙会时一起远走高飞。
1954年勤艺沪剧团曾整理此剧。执笔马达、张智行,导演司徒阳,主演杨飞飞,赵春芳。参加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整理本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此剧为薛金春伪装卖红菱来探望凤英的一段尤为出名。
3、《十不许》
介绍:
女的不信,男的即将所到之处的详情述说,女的听后始信,但在婚嫁前提出“十个不许”要男的承诺:不许他外出游码头;不许他走夜路与别的女子闹私情;不许他练拳头,以免失手伤人;
不许他去嫖娼;不许他去偷尼姑;不许他吹箫,多吹要伤身;不许他上茶楼,以免交上坏朋友;不许他另娶别的女子为妻等。男的全部允诺,两人重归于好。
4、《小分理》
又名《小分离》。
介绍:
青年书生与富家女有私,约期相会。但三次约会,书生均因故失信。第四次约在八月中秋,女准备了丰盛酒菜,等到二更仍不见书生到来,无奈只得请父母同饮赏月,此时,该书生前来践约,见女父母在座,只得返回。
翌日晚上,书生爬过女家围墙欲去责问女方,不慎跌入荷花池,卧病不起。病愈,书生再去看望,女的责怪书生不该四次失约,书生说明前三次原因,亦责女不该在第四次戏弄他,经解释,双方误会冰释,重归于好。
5、《捉牙虫》
又名《关亡》。
介绍:
以捉牙虫、关亡、看风水、看相算命等骗术糊口的捉牙虫娘子,遇到以偷窃为生的朱阿狗。朱欲诈骗捉牙虫娘子的钱物,邀她到他家中算命、关亡,并乘机加以调笑。捉牙虫娘子知道朱阿狗不怀好意,在为朱捉牙虫时加以报复,撬去朱的牙齿后溜走。
6、《阿必大回娘家》
《阿必大回娘家》,沪剧剧目,为滩簧、申曲时期经常演唱的传统剧目之一。文牧整理本分别于1957年1月及1979年3月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及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介绍:
姑娘阿必大,父母双亡,家贫,由婶娘作主给李家作童养媳,不许回娘家,受尽虐待。一日,婶娘命必大哥哥去接必大回家。不料其婆婆非但不允,并将其哥哥打出门外。婶娘闻讯大怒,亲去李家评理,将其婆婆制服,领了必大回家。
7、《女看灯》
沪剧,传统对子戏;滩簧时期女角演唱的剧目之一。
介绍:
姑嫂二人,姑以欲知男女私情之事向其嫂探询,嫂乃告之。以此描写了青年人对生活的向往和江南农村办喜事的风俗特色。其中嫂唱的赋子板,一口气要连唱一百多句,板式要求口齿清楚,越唱越快,一气呵成,颇具功力。
1956年文牧整理,删去原本中姑娘以借汗巾为名求嫂嫂教偷情的情节,改为姑娘拾到一荷包,猜测是嫂嫂婚前赠与哥哥的定情信物,便去调侃其嫂。嫂嫂无奈,只得将他们二人在看灯时如何相识,央请娘舅说媒,自己又智激父母允婚,以及盼望春节未婚夫上门拜年时的心情和情况告诉姑娘。
8、《庵堂相会》
介绍:
锡剧电影《庵堂相会》由上海电影制片厂于1956年摄制,主要剧情为:秀英和陈阿兴俩人青梅竹马,自幼订下婚约。九年后,秀英的父亲金学文发了横财后便想赖掉陈家这桩婚事。但陈家坚决不肯退婚,秀英整日在家哭泣闹。清明节,秀英瞒着父母去百草庵去会夫君。
途经一座年久失修的小桥,摇晃难行时巧遇一位书生,秀英恳求他带她过桥,书生原来就是陈阿兴。九年分别,他们已认不出对方,却对面相见,却如同陌生人。过桥后得知二人都去百草庵,便结伴同行。待到百草庵后,两人道出姓名,真是悲喜交集。
9、《顾鼎臣》
明代相国顾鼎臣退居家园,某日春游,避雨乡民林子文家,顾见林妻陆素贞仪态端庄,酷似其亡女,允收为义女。
介绍:
当地兵部尚书之子毛君瑞,见陆姿色,顿生恶念,调戏不成,授意家奴杀死老帐房,移尸林家门口,将林子文以杀人凶手治罪。陆素贞求援于义父顾鼎臣。顾因虑及身份,赋诗致知县,暗示其将林开释。知县仍唯毛家之命是从制林死罪。
顾无奈亲手具文向皇帝伸冤。当林子文行刑时,顾鼎臣亲赴法场营救,昆山知县拒不容情,正在千钧一发之际,皇命宣告林子文无罪,当即获释,夫妻团圆。该剧源于明朝发生在江南地方的实事。此剧又名《双玉玦》。
说说沪剧(二):教育虎荣(《鸡毛飞上天》选段)
除了《阿必大回娘家》,对我印象最深的应该是丁是娥演唱的《鸡毛飞上天选段“教育虎勇”》。曲调很简单,就如同平时对白那样,表演场景就是丁表演的老师对自己的学生虎荣进行教育的故事。而故事内容就是老师自己的亲生经历。
小时候祖母也经常哼唱这一段,唱段里提及的识字班也曾经亲身经历。当时的农村重男轻女很严重,家里多个子女情况下,女儿们往往就没有读书的机会,母亲就属于这一种。那时村里就召集这些人组成识字班,可这些妈妈阿姨却没有这么珍惜,上课东家长李家短,学习效率很差。可没想到无意间这识字班是对我很好的启蒙。每次上课老师提问上节课的内容,妈妈阿姨们呆若木鸡,而我却总是积极回答。到后来每次课前,老师重点关照不许我回答问题。一来二去,识字班教学为我打下语文基础,所以我还没上小学,其实已经远远超过同龄人的识字程度。母亲她们经过识字班,过了这么些年,如今只剩下能看懂自己的名字了。
可在祖母眼里,唱词的后半段时常提醒我要珍惜读书机会,从而使我从小就知道能够进学校读书的来之不易。只有好好读书才不辜负家里人的期望。小学时教的那儿歌如今还在脑海回荡:
不知道现在的孩子还唱不唱这首儿歌。小时候就没当哼起这首儿歌都会扪心自问,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提醒自己不要荒废。有一次上课,我在课间休息十分钟播放了“鸡毛飞上天(教育虎荣片段)”,当时我也不知道学生们会有什么反应?记得也没有人在课后与我交流。或许是方言的缘故没有听懂?过了多年,有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网上看到自己曾经的学生对于大学学习经历回忆,竟然提及了我课间播放沪剧的经过。当时的他们是懵懂的,事后他们才明白老师的苦衷。
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有些东西来的太容易反而不会珍惜,总觉得这些都是应得应份,谁可曾想到万事都有来历,都是那样的来之不易!珍惜眼前,活出精彩才是本分!
202095.2.晚草就
哪里可以下载沪剧阿必大全剧的MP3?
网上很难找到的,最好的办法就是下载该视频到电脑上,然后转换格式就OK了。如果你想要我发给你,邮箱给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