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朗读(庄子逍遥游朗读)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逍遥游朗读,以及庄子逍遥游朗读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1、适于三人朗诵的著名长篇诗歌 2、...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逍遥游朗读,以及庄子逍遥游朗读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适于三人朗诵的著名长篇诗歌

1、劝学

《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是《荀子》一书的首篇。文章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

全文可分四段,第一段阐明学习的重要性,第二段讲正确的学习态度,第三段讲学习的内容,第四段讲学习应当善始善终。全文说理深入,结构严谨,代表了先秦论说文成熟阶段的水平。

2、琵琶行

《琵琶行》  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之一。作于元和十一年(816年)。此诗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经历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僚腐败、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等不合理现象,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

3、少年中国说

少年中国说是清朝末年梁启超(1873—1929)所作的散文,写于戊戌变法失败后的1900年,文中极力歌颂少年的朝气蓬勃,指出封建统治下的中国是“老大帝国”,热切希望出现“少年中国”,振奋人民的精神。

文章不拘格式,多用比喻,具有强烈的鼓励性。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寄托了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热爱和期望。

4、逍遥游

《逍遥游》是战国时期哲学家、文学家庄周的代表作,被列为道家经典《庄子·内篇》的首篇,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可作为《庄子》一书的代表。

此文主题是追求一种绝对自由的人生观,作者认为,只有忘却物我的界限,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无所依凭而游于无穷,才是真正的“逍遥游”。文章先是通过大鹏与蜩、学鸠等小动物的对比,阐述了“小”与“大”的区别。

在此基础上作者指出,无论是不善飞翔的蜩与学鸠,还是能借风力飞到九万里高空的大鹏,甚至是可以御风而行的列子,它们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从而引出并阐述了“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道理。

最后通过惠子与庄子的“有用”“无用”之辩,说明不为世所用才能“逍遥”。全文想象丰富,构思新颖,雄奇怪诞,汪洋恣肆,字里行间里洋溢着浪漫主义精神。

5、赤壁赋

《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赋,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此赋记叙了作者与朋友们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为线索,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脱的达观。

全赋在布局与结构安排中映现了其独特的艺术构思,情韵深致、理意透辟,在中国文学上有着很高的文学地位,并对之后的赋、散文、诗产生了重大影响。

周梦蝶的逍遥游朗诵的话可以用什么当背景音乐

我找了三种风格的,不知你喜欢哪一种,都是我收集的纯乐,希望你喜欢~

新丝绸之路-【思念与对视】【一个人的龟兹】(恢弘磅礴)

林海钢琴曲-【酿爱】【风之华】【蔚蓝的回忆】(流畅细腻)

贾鹏芳二胡-【清秋】【莎木】【睡莲】(如泣如诉)

道德经适合朗诵的部分

道德经,并不是太适合朗诵,因为它更像是一种简短的格言。

如果你喜欢道家经典的话,我觉得,还是庄子的《逍遥游》跟适合朗诵。

如果非要朗诵道德经的话,我个人比较喜欢:

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dǔ)。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mò)身不殆(dài)。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孰为此者?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

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

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朗读节奏划分的方法

朗读节奏划分的相关方法有:文言文朗读节奏划分的方法、文言文朗读停顿方法指导、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标准。

一、文言文朗读节奏划分的方法

1、根据文言句子语法结构确定朗读节奏

一般说来,文言句子的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大体相同。一个完整的句子是由主语、谓语、宾语组成的。文言句子的朗读停顿往往在主谓之间或动宾之间。这样划分是符合句子意思的完整表达的。如:

(1)予/尝求/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2)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2、根据句首的语气词来确定朗读节奏

有些文言句子句首含语气词(发语词),表示将发表议论,提示原因,

如“盖”、“夫”(读“f),往往在发语词后进行停顿,如:

(3)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捕蛇者说》)

(4)夫/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根据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确定朗读节奏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很多,很复杂。其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有助于我们确定朗读节奏:停顿往往在“之后”,这样朗读使得整个句子的语气不至于显得急促,而是缓急有致。如:

(5)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庄子逍遥游》)

(6)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扁鹊见蔡恒公》)

4、根据句首的连词或总结性的词语确定朗读节奏

若句首出现表假设、转折等的连词,如“若”、“而”、“ 然则”等或表总结性的词语,如“故”、“是故”等,往往在这些词语的后面要加以停顿。如:

(7)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 《活板》)

(8)而/山不加增(《愚公移山》)

(9)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10) 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亭记》)

(11)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论贵粟疏》)

二、文言文朗读停顿方法指导

1、发语词独立原则。句首的有发语词,如“盖”、“夫”、“然”、“岂”、“宜”、“其”、“至”、“则”、“且夫”、“若夫”、“至若”、“岂若”、“得无”、“至于”、“诚宜”、“何尝”等发语词朗读时,应作短暂停顿,其后要划开。

如:夫/环而攻之。若夫/霪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盖/大苏/泛赤壁云。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其/如土石何。至于/负者歌于途。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2、句首的连词独立原则。若句首出现表假设、转折等的连词,

如“若”、“虽”、“而”、“然”、、“且”、“因”、“惟”、“然则”、“如若”、“果如”等,后一般要划开。如: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虽/鸡狗不得宁焉。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而/山不加增。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其他连词,如:且/壮士/不死即已。且/欲于常马等/不可得。然则/何时/而乐耶?

3、若句首出现表总结性的词语。如“故”、 “是故”、“则”、“是以(以是)”、“于是”、“遂”等,往往在这些词语的后面要加以停顿。如:故/自号日醉翁也。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也。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乃/重修岳阳楼。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4、若句首出现过渡性的词语。如“或”、 “而或” 等,其后也要停顿。如:而或/长烟一空。或/置酒/而招之。( 《五柳先生传》)既而/渐近。( 《观潮》)

5、句首出现表时间、方位的词语,如,“中”、“方”、“先”“既而”、“已而”、“倏尔”、“俄而’等词语,一般其后要停顿。如:中/轩敝者为舱。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已而/夕阳在山。曩/与吾祖居者。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俄而/百千人/大呼。方/其/远出海门。( 《观潮》)

三、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标准

1、依照语法划分

文言文的语法结构跟现代语文的语法结构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通常情况下,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之间等等这些都存在着停顿,所以说利用语法知识可以对文言文的节奏有更好的把握。

在课堂当中,老师们在讲解每-篇文言文语法时候要在相应的位置做好笔记,从而在诵读文言文的时候可以参考语法来划分节奏。

2、依据文言句式划分

通常情况下,文言文都有其特殊的句式,文言文的句式特点可以作为划分节奏的依据,根据句式的特点来划分节奏,以达到完成表达语言意义的目的,文言文当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倒装句式。

比如说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倒装,定语后置等等这些特殊的句式,那么就需要保证不影响文言文意义的情况下来进行断句。

3、根据意义划分

文言文如何划分节奏?其中较为常见的就是在诵读过程中首先对这段这句文言文进行意义的猜测,如果对整体的意义有所了解,那么就需要跟每一个字句相互联系,把这些都捆绑在一起,组成一个单位。

这种意义的单位和另外一种意义的单位之间做出停顿的划分,这种方式是较为简单的划分节奏的方式。

4、依据语气助词来划分

文言文当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语气助词,比如比较常见的夫、盖、若夫等,这些语气助词成为独立的音节,专门用作停顿,在划分文言文节奏的时候可以查找句子当中的语气助词,然后作为节奏划分的依据。

《逍遥游》中“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一句中“而”字该怎么读?

它该读“而er”,在这里而的意思是能,不是说而既通耐,又通能

而,通耐,能的意思,读“而er”

其实不用较这个针,你知道他是什么意思就行了,流传下来的时候,没准就写错了,我觉得是流传错误

《逍遥游》断句

这样断,看原文

北冥有鱼①,其名为鲲②。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③。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④,其翼若垂天之云⑤。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⑥。——南冥者,天池也⑦。《齐谐》者⑧,志怪者也⑨。《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⑩,抟(tuá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11),去以六月息者也(12)。”野马也(13),尘埃也(14),生物之以息相吹也(15)。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16)?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17),则芥为之舟(18);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19),而后乃今培风(20);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è)者(21),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22):“我决起而飞(23),枪榆枋(24)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25),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26)?”适莽苍者(27),三餐而反(28),腹犹果然(29);适百里者,宿舂粮(30);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31)!

小知不及大知(32),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33),蟪蛄不知春秋(34),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35),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36),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37)。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38),众人匹之(39),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40)。穷发之北,有冥海者(41),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42),其名曰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43),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44),绝云气(45),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鷃笑之曰(46):“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47),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48)。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49)。

故夫知效一官(50)、行比一乡(51)、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52),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53)。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54),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55),定乎内外之分(56),辩乎荣辱之境(57),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58)。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59),泠然善也(60),旬有五日而后反(61)。彼于致福者(62),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63)。若夫乘天地之正(64),而御六气之辩(65),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66)?故曰:至人无己(67),神人无功(68),圣人无名(69)。

上一篇:五金连锁店(小五金加盟店教你如何开五金店)
下一篇:金刚狼前传(金刚狼前传怎么设置中文)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