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合理情绪疗法,以及合理情绪疗法abc理论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心理咨询】合理情绪疗法
合理情绪治疗(Rational-Emotive Therapy,简称RET)也称“理性情绪疗法”,是帮助求助者解决因不合理信念产生的情绪困扰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
是20世纪50年代由阿尔伯特·艾利斯(A.ElliS)在美国创立的。
合理情绪治疗是认知心理治疗中的一种疗法,因它也采用行为疗法的一些方法,故被称之为一种认知-行为疗法。
中文名:合理情绪疗法
外文名:Rational-Emotive Therapy
别名:理性情绪疗法
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人性观认为人既是理性的,也是非理性的。
因此在人的一生中,任何人都可能或多或少地具有上述某些非理性观念。只不过这些观念在那些有严重情绪障碍的人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和强烈,他们一旦陷于这种严重的情绪困扰状态中,往往难以自拔,这就需要对之应用合理情绪疗法的理论和技术加以治疗。
合理情绪疗法的主要目标就是减低求助者各种不良的情绪体验,使他们在治疗结束后能带着最少的焦虑、抑郁(自责倾向)和敌意(责他倾向)去生活,进而帮助他拥有一个较现实、较理性、较宽容的人生哲学。
这个目标包含了两层涵义,首先是针对求助者症状的改变,即尽可能地减少不合理信念所造成的情绪困扰与不良行为的后果,这称为不完美目标
另一方面的涵义是着眼于使求助者产生更长远、更深刻的变化。
它不仅要帮助求助者消除现有症状,而且也要尽可能帮助他们减少其情绪困扰和行为障碍在以后生活中出现的倾向性,这称为完美目标。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帮助求助者改变他们生活哲学中非理性的成分,并学会现实、合理的思维方式。
1、自我关怀
2、自我指导
3、宽容
4、接受不确定性
5、变通性
6、参与
7、敢于尝试
8、自我接受
这几个方面特点也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合理情绪疗法又称合理情结疗法
在ABC理论模式中,
A是指诱发性事件
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
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结果。
通常人们认为,人的情绪的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的,即A引起了C。
ABC理论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理解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
人们的情绪及行为反应与人们对事物的想法、看法有关。合理的信念会引起人们对事物的适当的、适度的情绪反应;
而不合理的信念则相反,会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当人们坚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之中时,最终将会导致情绪障碍的产生。
因为情绪是由人的思维、人的信念所引起的,所以埃利斯认为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情绪负责。
他认为当人们陷入情绪障碍之中时,是他们自己使自己感到不快的,是他们自己选择了这样的情绪取向的。不过有一点要强调的是,合理情绪治疗并非一般性地反对人们具有负性的情绪。
比如一件事失败了,感到懊恼,有受挫感是适当的情绪反应。而抑郁不堪,一蹶不振则是所谓不适当的情绪反应了。
例如:两个同事一起上街,碰到他们的总经理,但对方没有与他们招呼,径直过去了。这两个同事中的一个认为:“他可能正在想别的事情,没有注意到我们。即使是看到我们而没理睬,也可能有什么特殊的原因。”而另一个却可能有不同的想法:“是不是上次顶撞了老总一句,他就故意不理我了,下一步可能就要故意找我的岔子了。”两种不同的想法就会导致两种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前者可能觉得无所谓;而后者可能忧心忡忡。 以至无法平静下来干好自己的工作。从这个简单的例子中可以看出,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与人们对事物的想法、看法有直接的关系。在这些想法和看法背后,有着人们对一类事物的共同看法,这就是信念,前者在合理情绪疗法中称之为合理的信念,而后者则被称之为不合理的信念。
合理的信念会引起人们对事物适当、适度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而不合理的信念则相反,往往会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人们坚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之中,最终将导致情绪障碍也就是C的产生。
四、ABC理论治疗区别
合理情绪疗法实际上就是一种对有情绪障碍的人实施再教育的过程。
咨询师训练求助者科学地进行逻辑思维与分析,使其学会能够客观、合理地思维,用以代替旧的非理性的思想。这是一种认知的、直接的和主动的过程。
因此,在这一点上,在合理情绪疗法中,咨询师是一个指导者、说服者、分析者,也是权威的信息提供者和与求助者非理性观念对抗的辩论者。他所扮演的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角色。
合理情绪疗法理论认为,传统的心理治疗学派如精神分析治疗是一种相对比较被动的治疗过程。咨询师挖掘求助者的潜意识内容,把他目前的问题同其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经历联系起来,并对其间的关系依精神分析理论加以解释。
除此之外,他们只能消极地等待求助者对自己问题的顿悟。这是一个长期而且是十分困难的过程。对有些求助者而言,顿悟是件很困难的事情,即使产生顿悟,也不一定能使其问题得到改善。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精神分析治疗中的咨询师和求助者,都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
埃利斯通过自己的实际治疗经验论证,只有咨询师采用积极主动的指导方式,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在合理情绪疗法中,指导的涵义并不是仅仅针对求助者的行为和情绪等表面症状的改善。这一点与传统的行为治疗也有着根本的不同。
行为主义咨询师主要是根据S-R公式,通过条件反射的原理,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新的关系。
他们往往忽视了刺激和反应之间个体认知因素的作用。
而合理情绪疗法则强调咨询师的作用应该以认知取向为主,咨询师要充分发挥并调动自己与求助者的认知功能,通过逻辑分析,指出求助者不合理的认知方式,并指导他学会用新的、合理的认知方式来代替。
合理情绪疗法对咨询师的主动与指导功能的重视还表现在它与求助者中心疗法的区别上。求助者中心疗法主要是通过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形成的非常适宜的心理环境和气氛来使求助者产生自我指导的行为,对咨询师而言,这是一种非指导性的治疗方式;而合理情绪疗法则并不过分强调双方关系的重要性,也不认为那是治疗所必备的条件,它更看重咨询师的主动、直接和理智的指导作用。
其实完整的治疗模式由ABCDEF六个部分组成。
人们常常认为罪魁祸首是外界的负性事件A。
但是艾里斯认为,事件(A)本身并非是引起情绪反应或行为后果(C)之原因,而人们对事件的不合理信念(C)(想法看法或解释)才是真正原因所在。因此要改善人们的不良情绪及行为,就要劝导干预(D)非理性观念的发生与存在,而代之以理性的观念。等到劝导干预产生了效果(E),人们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及行为,心里的困扰因此消除或减弱,人也就会有愉悦充实的新感觉(F)产生。
首先,合理情绪疗法假定人有一种生物的倾向性,倾向于用不合理的思维方式进行思维,这是需要人用毕生的努力去减少或克服的。
因此,对于那些有严重的情绪和行为障碍的求助者,合理情绪疗法认为这些人虽有可能被治愈,减少他们自我困扰的倾向性,但绝不会达到不再有不合理信念的程度。
合理情绪疗法是一种着重认知取向的方法,因此它对那些年纪较轻、智力和文化水平较高的人更有效果。但这也同时意味着对那些在治疗中拒绝做出改变自己信念的努力的人,或过分偏执者以及有领悟困难的人,则可能难以奏效。此外,合理情绪疗法对于患有自闭症、急性精神分裂症等病症的人所能提供的帮助也是有限的。
最后,合理情绪疗法治疗能否得到比较满意的效果,也与咨询师本身有关。因为他们也可能存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合理信念,这有时候会阻碍治疗取得成功。因此,咨询师也要不断与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尽量减少自身的非理性成分。
从整体上看,合理情绪疗法有以下一些特点:
RET信赖、重视个人自己的意志,理性选择的作用,强调人能够“自己救自己”,而不必依赖魔法、上帝或超人的力量。而且从RET的人性观中也可以看出它的人本主义倾向。
RET有很浓厚的教育色彩。也可以说它是一种教育的治疗模式。
首先,在咨询原则方面,RET试图用一套它认为合理的、健全的心理生活方式去教育来访者。
其次,RET的治疗过程有很强的教导味道。
最后,RET还专门发展了一套适用于儿童和学校咨询的体系,称作“理性-情绪教育”,旨在帮助孩子提高心理机能水平,解决学习中的各种问题。
在治疗途径上广泛采纳情绪和行动方面的方法。但它更突出地重视理性、认知的作用。这是RET、也是所有认知疗法的一个最本质的特点。在RET的治疗中,总是把认知矫正摆在最突出的位置,给予最优先的考虑。
在这一阶段,咨询师的主要任务是根据ABC理论对求助者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和诊断,通过与求助者交谈,找出他情绪困扰和行为不适的具体表现(C),以及与这些反应相对应的诱发事件(A),并对两者之间的不合理信念(B)进行初步分析。
其中,求助者遇到的事件A、情绪及行为反应C是比较容易发现的,而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B则难以发现。
求助者不合理信念的主要特征是绝对化的要求、过分的概括化以及糟糕至极等。
是指个体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认为某一事物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
因此,当某些事物的发生于其对事物的绝对化要求相悖时,个体就会感到难以接受和适应,从而极易陷入情绪困扰之中。
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的思维方式,就好像是以一本书的封面来判定它的好坏一样。
它是个体对自己或别人不合理的评价,其典型特征是以某一件或某几件事来评价自身或他人的整体价值。
是一种把事物的可能后果想象、推论到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甚至是灾难结果的非理性结果。
当人们坚持这样的观念,遇到了他认为糟糕透顶的事情发生时,就会陷入极度的负性情绪体验中。咨询师可以根据上述特征,寻找、发现、准确把握求助者的不合理理念。
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寻找求助者问题的ABC的过程。
在进行这一步工作时,咨询师应注意求助者次级症状的存在,即求助者的问题可能不是简单地表现为一个ABC。
有些求助者的问题可能很多,一个问题套着其他几个问题。
有一位大学生,在一次考试不及格(A1)后变得很沮丧(C1),其不合理信念可能是“我应该是个出色的好学生,这次不及格真是太糟糕了”(B1)。但是他的不良情绪(C1)很可能会成为新的诱发事件(A2),引起他另一种不合理信念“我必须是个永远快乐的人,而绝不应该像现在这样忧心忡忡”(B2),从而导致他更为不良的情绪反应(C2)。
因此,咨询师要分清主次,找出求助者最希望解决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还要和求助者共同协商制定咨询目标。
这种目标一般包括了情绪和行为两方面的内容,通常是要通过治疗使情绪困扰和行为障碍得以减轻或消除。
最后,咨询师还应向求助者解说合理情绪疗法关于情绪的ABC理论,使求助者能够接受这种理论及其对自己问题的解释。咨询师要使求助者认识到A、B、C之间的关系,并使他能结合自己的问题予以初步分析。
虽然这一工作并不一定要涉及到求助者具体的不合理信念,但它却是以后几个咨询阶段的基础。
如果求助者不相信自己问题的根源在于他对事物的看法和信念,那么以后的咨询都将难以进行。
在这一阶段,咨询师应注意把咨询重心放在求助者目前的问题,如果过于关注求助者的过去经历,那就可能阻碍合理情绪疗法的进行。
主要任务是帮助求助者领悟合理情绪疗法的原理,使求助者真正理解并认识到:
引起其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而是他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是信念引起了情绪及行为后果,而不是诱发事件本身。
合理情绪疗法
合理情绪疗法,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创立的一种心理疗法,简单说就是帮助求助者解决因不合理信念产生的情绪困扰。它的基本理论主要是ABC理论,认为人的情绪C不是由事件A的本身所引起,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人对这一事件的不合理信念B所引起的。
合理情绪疗法分为四步:依次是诊断,领悟,修通,再教育。这四步的主体分别是,诊断是我们诊断,领悟他领悟,我们帮他修通,我们对他再教育,这里的我们是咨询师,他是求助者。
第一步诊断,就是搞清楚ABC,找到那个不合理的信念B。譬如,这个人来了,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一个结果他的情绪C,然后一问,他给出一个事件A,他认为是A引起来的C,我们通过掌握的知识知道不是A引起来的C,而是对这件事的不合理的信念B引起来的C,我们要找到那个不合理的信念 B。
譬如,某女哭着来了,哭是情绪是结果C,问她,为什么哭啊?她说老公打她,这是事件A,她认为是事件A导致了结果C,我们知道不是她老公打她这件事让她痛哭,而是因为她觉得她老公不该打她,这个信念B,才让她痛苦,这就是诊断阶段,搞清楚ABC,找到那个不合理的信念。
第二步领悟,领悟有三个层面,第一层领悟不是A引起来C,而是B引起来C。第二层领悟你的痛苦C是你的不合理信念B造成的。第三层是你改变了你的观念,你就改变了你的痛苦。这一步第一层面是最难的。
第三步是修通。这个阶段主要是运用有几个技术,主要有苏格拉底辨论术,合理情绪想象,家庭作业。
最有名的是苏格拉底辩论术。简单说就是让他说出他的观点,他为什么痛苦,我们知道他的观点是不合理的,我们顺着他的观点,用他的逻辑去推理,推出他的观点中不合理或者矛盾之处,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第二是合理情绪想象。譬如,上台演讲,你会紧张,此时你可以运用合理情绪想象把下面观众想象成一群可爱的白菜,也就是让自己想象一种轻松的场面。
第三个就是家庭作业,顾名思义配合心理咨询,回家完成的心理作业。
第四步再教育就是给求助者更新认知进行了一些后续教育。
合理情绪疗法四个阶段:诊断领悟修通再教育,关键是前三个阶段。
合理情绪疗法的步骤
导语:这4个步骤一旦完成,不合理信念及由此而引起的情绪困扰和障碍即将消除,求治者就会以较为合理的思维方式代表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从而较少受到不合理信念的困扰了。在合理情绪治疗的整个过程中,与不合理的信念辩论的方法一直是施治者帮助求治者的主要方法。
合理情绪疗法的步骤
1、向求治者指出,其思维方式、信念是不合理的;帮助他们弄清楚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怎么会发展到目前这样子,讲清楚不合理的信念与他们的情绪困扰之间的关系。这一步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向求治者介绍ABC理论的基本原理。
2、向求治者指出,他们的情绪困扰之所以延续至今,不是由于早年生活的影响,而是由于现在他们自身所存在的不合理信念所导致的,对于这一点,他们自己应当负责任。
3、通过以与不合理信念辩论(disprting能irrational beliefs)方法为主的治疗技术,帮助求治者认清其信念的不合理性,进而放弃这些不合理的信念,帮助求治者产生某种认知层次的改变。这是治疗中最重要的一环。
4、不仅要帮助求治者认清并放弃某些特定的不合理信念,而且要从改变他们常见的不合理信念入手,帮助他们学会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表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以避免再做不合理信念的牺牲品。
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步骤
1.心理诊断阶段
这是治疗的最初阶段,首先治疗者要与病人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帮助病人建立自信心。其次摸清病人所关心的各种问题,将这些问题根据所属性质和病人对它们所产生的情绪反应分类,从其最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入手。
2.领悟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帮助病人认识到自己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表现或症状是什么,产生这些症状的原因是自己造成的,要寻找产生这些症状的思想或哲学根源,即找出它们的非理性信念。在寻找非理性信念并对它进行分析时要顺序进行:首先要了解有关激发事件A的客观证据;其次,病人对A事件的感觉体验是怎样反应的;第三,要病人回答为什么会对它产生恐惧、悲痛、愤怒的情绪,找出造成这些负性情绪的非理性信念;第四,分析病人对A事件同时存在理性的和非理性的看法或信念,并且将两者区别开来;第五,将病人的愤怒、悲痛、恐惧、抑郁、焦虑等情绪和不安全感、无助感、绝对化要求和负性自我评价等观念区别开来。
3.修通阶段
这一阶段,治疗者主要采用辩论的方法动摇病人非理性信念。用夸张或挑战式的发问要病人回答他有什么证据或理论对A事件持与众不同的看法等等。通过反复不断的辩论,病人理屈词穷,不能为其非理性信念自圆其说,使他真正认识到,他的非理性信念是不现实的,不合乎逻辑的,也是没有根据的。开始分清什么是理性的信念,什么是非理性的信念,并用理性的信念取代非理性的信念。这一阶段是本疗法最重要的阶段,治疗时还可采用其它认知和行为疗法,如布置病人作认知性的家庭作业(阅读有关本疗法的文章,或写一与自己某一非理性信念进行辩论的报告等),或进行放松疗法以加强治疗效果。
4.再教育阶段
也是治疗的最后阶段,为了进一步帮助病人摆脱旧有思维方式和非理性信念,还要探索是否还存在与本症状无关的其它非理性信念,并与之辩论,使病人学习到并逐渐养成与非理性信念进行辩论的方法。用理性方式进行思维的习惯,这样就达到建立新的情绪:如解决问题的训练、社会技能的训练,以巩固这一新的目标。
【知识延伸】:
合理情绪疗法的适用人群:
韦斯勒(R.A.Wessler)经过归纳研究,总结出了不合理信念的几个特征:
1、绝对化要求。
是指人们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它通常与 “必须”,“应该”这类字眼连在一起。比如:“我必须获得成功”,“别人必须很好地对待我”,“生活应该是很容易的”等等。怀有这样信念的人极易陷入情绪困扰中,因为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有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就某个具体的人来说,他不可能在每一件事情上都获得成功;而对于某个个体来说,他周围的人和事物的表现和发展也不可能以他的意志为转移。因此,当某些事物的发生与其对事物的绝对化要求相悖时,他们就会受不了,感到难以接受、难以适应并陷入情绪困扰。合理情绪疗法就是要帮助他们改变这种极端的思维方式,认识其绝对化要求的不合理、不现实之处,帮助他们学会以合理的方法去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人与事物,以减少他们陷入情绪障碍的可能性。
2、过分概括化。
这是一种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艾利斯曾说过,过分概括化是不合逻辑的`,就好像以一本书的封面来判定其内容的好坏一样。过分概括化的一个方面是人们对其自身的不合理的评价。如当面对失败就是极坏的结果时,往往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一钱不值”、是“废物”等。以自己做的某一件事或某几件事的结果来评价自己整个人、评价自己作为人的价值,其结果常常会导致自责自罪、自卑自弃的心理及焦虑和抑郁情绪的产生。过分概括化的另一个方面是对他人的不合理评价,即别人稍有差错就认为他很坏、一无是处等,这会导致一味地责备他人,以致产生敌意和愤怒等情绪。按照埃利斯的观点来看,以一件事的成败来评价整个人,这无异于一种理智上的法西斯主义。他认为一个人的价值就在于他具有人性,因此他主张不要去评价整体的人,而应代之以评价人的行为、行动和表现。这也正是合理情绪治疗所强调的要点之一。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可以达到完美无缺的境地,所以每个人都应接受自己和他人是有可能犯错误的。
3、糟糕至极。
这是一种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发生了,将是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甚至是一场灾难的想法。这将导致个体陷入极端不良的情绪体验如耻辱、自责自罪、焦虑、悲观、抑郁的恶性循环之中,而难以自拔。糟糕就是不好、坏事了的意思。当一个人讲什么事情都糟透了、糟极了的时候,对他来说往往意味着碰到的是最最坏的事情,是一种灭顶之灾。艾利斯指出这是一种不合理的信念,因为对任何一件事情来说,都有可能发生比之更好的情形,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可以定义为是百分之百糟透了的。当一个人沿着这条思路想下去,认为遇到了百分之百的糟糕的事或比百分之百还糟的事情时,他就是把自己引向了极端的、负的不良情绪状态之中。糟糕至极常常是与人们对自己、对他人及对周围环境的绝对化要求相联系而出现的,即在人们的绝对化要求中认为的“必须”和“应该”的事情并非像他们所想的那样发生时,他们就会感到无法接受这种现实,因而就会走向极端,认为事情已经糟到了极点。“RET认为非常不好的事情确实有可能发生,尽管有很多原因使我们希望不要发生这种事情,但没有任何理由说这些事情绝对不该发生。我们必须努力去接受现实,尽可能的去改变这种状况;在不可能时,则要学会在这种状况下生活下去。”
学会这几招,合理发泄职场坏情绪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更何况是充满纷争和压力的职场,产生负面情绪也是在所难免,这是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那么合理发泄职场坏情绪呢,不妨来试试下面的方法。
1、倾诉
和好兄弟胡吹海聊,和闺蜜积极的聊天,不仅可以拉近你们的距离,更能帮你释放精神压力。即使只聊天5分钟,也能有很好的减压效果。说出来,哭出来,也就好多了。
倾诉是发泄情绪的良好途径,但它有诸多限制,因为朋友毕竟不能24小时为你提供肩膀和拥抱。而且我们很多人都没有掌握好这个度,如果你执意地一遍又一遍诉说,最后只能被众人远离。
2、出去走走
多出去转转吧,到附近的小公园,闭上眼睛,感受清风拂面、聆听小鸟轻唱、闻闻青草与花香的气息,能让人放松心情,将不愉快的情绪随着你的呼吸释放出来。
有条件的,可以来一次旅行,或远或近,主要是去看看这个世界。站在高山之巅,一览众山小;站在广袤的草原之上,一望不到边际,你会发现天空飘来几个字“那都不算事儿”。整天置身于喧哗和纷争之后不免压抑,跳脱出来看看,负面情绪很容易一扫而光。
3、运动
人在运动后,焦虑、抑郁的水平显著下降,而愉快程度则会显著升高。运动可以让人感到欢愉和满足,甚至可以帮助人排遣压力和不快。
所以当你痛苦、伤心、郁闷、生气时,不妨选择一项你喜欢的运动,哪怕什么都不喜欢,埋头一通狂跑,跑到精疲力竭,瘫倒在地,汗水会将你的不快一并带出体外。
4、静坐
谁应该都会有这样的时刻,伤心、难过、气愤,可又无法对别人言说。不能找好朋友,又由于种种原因无法靠运动排解,只好一个人静静地呆在一个地方,独自收拾着自己的情绪。静静坐着,也能让自己的不良情绪消耗殆尽。
停下脚步,置身于闹市拥挤的人群中,看看其他人的生活,你一定能发现很多比你更加不容易的人,起早摸黑的环卫工人,到处奔波的小摊贩,工地上挥洒汗水的建筑工人。而他们一样在努力地生活,你这点小情绪又算得了什么呢?
当然,宣泄职场坏情绪的方法还有很多,你可以看看喜剧,在嘻嘻哈哈中,烦恼就一笑而过。也可以洗个热水澡,热水能够可以使身心放松、血液循环改善、舒缓情绪,带来洁净的身体,让你神清气爽。只要你肯去做,负面的情绪就很容易可以得到缓解。
合理情绪疗法又叫abc理论,解释如何改变情绪?
合理情绪疗法(Rational-Emotive Therapy)是本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里斯(Albert Ellis)倡导的。埃利斯认为:正是由于我们常有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才使我们产生情绪困扰,如果这些不合理的信念日积月累,还会引起情绪障碍。
一、合理情绪疗法的ABCDE理论
情绪ABC理论中,A(Activating event)表示诱发事件;B(Belief)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看法和解释;C(consequence)表示个体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结果。通常人们会认为诱发事件A直接导致了人的情绪和行为结果C,发生了什么事就引起了什么情绪体验。然而,同一件事,人们的看法不同,情绪体验也不同。但ABC理论认为,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A直接引起来的,而是由经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B引起的,而解释和评价则源于人们的信念。就是个体对事件的情绪和行为反应的结果。ABCDE理论的独特之处在强调B的重要作用,认为A只是造成C的间接原因,B才是情绪和行为反应的直接原因。
一旦不合理的信念导致不良的情绪反应,个体就应当努力认清自己的不合理的信念,并善于用新的信念取代原有的信念,这就是所谓的D(Disputing),即用一个合理的信念驳斥,对抗不合理信念的过程,借以改变原有信念。驳斥成功,便能产生有效的治疗效果E(Effect),使来访者在认知、情绪和行动上均有所改善。
ABCDE理论包括一套通过认识不合理信念到改变不合理信念,进而调整情绪和行为的步骤和阶段,它始终强调现在,重视人的理性力量,相信人最终通过自我调节而顺应环境,把人的主动性提高到一个重要位置。
合理情绪疗法(RET)
2021.10.18 周一 晴 (补日记)(读书笔记)
合理情绪疗法(RET),也称理性情绪疗法,是帮助求助者解决应不合理信念产生的情绪困扰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属于认知行为疗法。
合理的情绪疗法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创立。其理论认为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而是人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因此,要改变情绪困扰,不是致力于改变外界事件A,而是应该改变认知B,通过改变认知,进而改变情绪C。其核心理论又称ABC理论。
操作过程分三步。
1、心理诊断阶段,明确求助者的ABC。首先,咨询师的主要任务是根据ABC理论对求助者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和诊断,找出他情绪困扰和行为不适C的具体表现。以及与这些反应相对应的诱发性事件A,并对两者之间的不合理信念B进行初步分析。应该注意的是,A和C是比较容易发现的,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B则难以发现。还应该注意求助着次级症状的存在。即求助者的问题可能不是一个ABC,有些求助者的问题可能很多,一个问题套着其他几个问题。最后咨询师还应该向求助者解说合理情绪疗法关于情绪的abc理论,使求助者能够接受这种理论及其对自己问题的解释。要是求助者认识到abc之间的关系,并使它能结合自己的问题与初步分析。在这一阶段,咨询师应注意把咨询重心放在求职者目前的问题上。
2、领悟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帮助求助者领悟合理情绪疗法的原理,是求职者真正理解并认识到:第一,引起其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而是他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是信念引起了情绪及行为后果,而不是诱发事件本身。第二,要改变情绪困扰,不是致力于改变外界事件,而是应该改变认知,通过改变认知进而改变情绪。第三,求助者可能认为情绪困扰的原因是与己无关。咨询师应该帮助求助者领理解领悟,引起情绪困扰的认知,恰恰是求助者自己的认知。他们应该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负有责任。注意的是,不合理的信念常常和合理的信念混在一起,而不易被觉察。因此咨询师要对求助者所持有的合理与不合理的信念加以区分。此外,在确认不合理信念时,应注意把它同求助者对问题的表面看法区分开来。这一阶段另一方面的工作,是使求助者进一步对自己的问题以及所存在的问题与自身不合理信念关系的领悟。咨询师应该结合具体实例,从具体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反复向求助者分析说明,促进领悟。不能急于求成。另外,在促进领悟的过程当中,会遇到阻抗。这种阻抗还可以表现在其他方面,从而使咨询停滞不前。阻抗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咨询师对求助者的问题,假定的太多,没有抓住核心问题。或者是自己讲的太多,使求助者陷于被动。另一方面,求助者过分关注自己的情绪或诱发事件,没有意识到他现在能做些什么,或觉得自己没有能力改变现状。这也是使咨询受阻的主要原因。
3、修通阶段。是合理情绪疗法中最主要的阶段。所谓修通,就是咨询师运用多种技术,使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的非理性信念,并代之以合理的信念,从而使情绪症状得以减轻或消除。
见下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