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大帝(康熙大帝主题曲片头曲)

今天给各位分享康熙大帝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康熙大帝主题曲片头曲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一览: 1、康熙为什么被称为大帝?...

今天给各位分享康熙大帝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康熙大帝主题曲片头曲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康熙为什么被称为大帝?

康熙和乾隆在位时期,还被称为康乾盛世,而康熙更被后世尊称为康熙大帝。他不但文治武功,平定三藩阻止内乱,还将葛尔丹率领下的,准格尔部打残打垮,解决了清廷的外忧内患。

元朝灭亡后,蒙古国内部分裂为鞑靼部和瓦剌,而又以瓦剌部最为强盛。瓦剌部包括准噶尔、和硕特、土尔扈特等多个蒙古部落。顺治在位时联名上表臣服清廷,被朝廷称为卫拉特联盟。直到葛尔丹掌握准格尔部,葛尔丹是有野心的人,一直想重现黄金民族的辉煌。在平定部落叛乱时,就趁机带兵占领了哈萨克。并与实力强大的和硕特联姻,陆续征服了联盟内其他部落,形成了准格尔汗国雏形。葛尔丹不断的扩张,使得准噶尔部领土不断增加,这时已经达到了七百万平方公里,准格尔部也改革成了中央集权的汗国。

葛尔丹建立汗国后,开始向喀尔喀蒙古等亲近清朝的蒙古部落发难,眼看就要打到关内。康熙当时已经平定内乱,早已做好了对战葛尔丹的准备。接到喀尔喀等部的求助后,立刻御驾亲征,两次攻打准格尔。第一次由于将领的战略错误,利用火炮等热武器惨胜。第二次总结教训,将准格尔部主力全歼,葛尔丹自杀,康熙彻底除掉了心头大患,收付准格尔部后,国土面积大大加强。

请问如何客观评价康熙大帝?

我很客观的说一句,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俗称康熙帝)这个人是一个异常自私、异常刻薄的皇帝。

说实话,我以前对历史上的这些帝王还有些许的好感,被他们的功业所迷惑,但是随着年龄增长,我逐渐更关注这些帝王作为“人”的一面,然后我就发现想从古代帝王,尤其是号称英明的古代帝王里寻找一些人性的闪光简直就是厕所里去寻找百合花香。

阿克顿勋爵的话一点儿也没有错,历史上著名的英雄伟人,其实都是些流氓恶棍。

康熙帝就是其中典型。

康熙帝那种刻在骨子里的自私首先体现在他对待自己的妻子良妃卫氏以及八阿哥胤祀身上。

一、爱的时候是白莲花,一翻脸就是“辛者库贱妇”

大家一看就知道我说的是康熙帝高级妃嫔的良妃卫氏。

我之前专门回答过为什么良妃卫氏身份不卑微,我这里就不展开了,就说一点,辛者库出身绝不代表卑贱,清仁宗嘉庆帝的生母也是辛者库出身,活着的时候就被乾隆帝册封为了皇贵妃。

康熙帝有多爱良妃?之前德妃(雍正生母)都是四位妃嫔统一晋升为“妃”,只有良妃是单独晋升的,而且是第一位成为“妃”的辛者库出身的女性。

而且史料上说良妃“艳冠后宫,身有异香”,康熙帝因为是很喜欢她。

甚至爱屋及乌,八阿哥胤祀晋升贝勒时,是康熙帝儿子里晋升贝勒最小的一位,当时康熙帝并不知道八阿哥的能力,应该是看在良妃面子上。

结果康熙四十七年,八阿哥胤祀朝堂影响力把康熙帝吓了一跳,深感这个儿子对自己皇位的威胁,结果这个时候良妃就变成“出身微贱”的女子了。

到了康熙五十三年,康熙帝甚至恶毒的说良妃是“辛者库贱妇”。虽然良妃此时已经去世,但是康熙帝这么恶毒咒骂自己曾经深爱过的女性,可见他天性凉薄。

二、自己心腹重臣,一旦翻脸当众殴打,并且揭人老底

马齐,出身清朝最显赫的八旗家族富察氏,他是康熙帝执政初期户部尚书米思翰次子,米思翰在三藩之乱中殚精竭虑,最后死在户部尚书任上。

所以马齐一直深受康熙帝信任,从目前现存康熙帝朱批看,康熙帝一度把马齐视作自己幼年时期的“玩伴”,可以说是非常信任了。

可是在康熙四十七年,举荐太子问题上马齐举荐八阿哥胤祀,让康熙帝大为不满,不仅在朝堂之上当众殴打马齐,甚至公开明发上谕,说马齐家族是靠出卖自己旧主人才得以在清朝发迹:

马齐原系蓝旗贝勒德格类属下之人。陷害本旗贝勒、投入上三旗、问其族中有一人身历戎行而阵亡者乎?……且马齐于御前拂袖而出,殊为可恶,不可留于斯世者也;李荣保妄自尊大、虚张气焰、亦甚可恶,俱应立斩;马武与马齐、李荣保系亲兄弟、亦应立绞。

可见康熙帝这个人一旦生气了,是绝不会有什么同理心,而是怎么恶毒怎么骂。

三、 为了自己生后名,纵容亏空

康熙帝后期,他最关心的就是“考终命”,所谓“考终命”就是让自己尽享天年、长寿而亡;另一方面则是指的自己死后名声。

康熙帝晚年倦政,对大臣多有纵容,所以造成国库亏空,有大臣提出干脆采取“耗羡归公”的方式来弥补朝廷的亏空。

所谓“耗羡归公”其实就是把地方衙门的灰色收入变成一种新税,用这一项收入弥补朝廷的亏空。

应该说这一建议是有一定合理性的,不然雍正帝也不会继位后实行“耗羡归公”,但是康熙帝害怕自己死后背上“聚敛”的名声,于是坚决拒绝了“耗羡归公”的提议。

加派之名,朕岂受乎?!

从这三件事情上看,康熙帝这个皇帝,他的功业先不说,他的为人绝对说得上刻薄、自私。

清朝最开明的康熙大帝,他一生都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

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顺治帝第三子,母亲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执政初期,国内国际形势非常严峻。面对严峻局势,他坚持大规模用兵,以实现国土完整和统一。康熙帝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完全夺回朝廷大权,开始真正亲政的阶段。

成年后康熙帝坐镇北京取得了对三藩、沙俄的战争胜利;消灭在台湾的明郑政权;三征噶尔丹,并取得胜利;创立“多伦会盟”取代战争,联络蒙古各部;意图以条约确保清朝政府在黑龙江的领土控制。

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注意休养生息,发展经济,笼络汉族士人。但是康熙帝标榜仁政,到了晚年倦勤,出现吏治败坏的现象。另外,众位皇子因为废太子事件而争夺皇位,对康熙帝晚年政治产生了不良影响。

扩展资料

康熙帝功绩

1、削平三藩,巩固统一。

三藩是指三个降清的明将:平西王吴三桂,镇云南;平南王尚可喜(子之信),镇广东;靖南王耿继茂(父仲明、子精忠),镇福建。三藩占据要地,拥兵自重,成为清初的三个地方割据势力,其中以吴三桂实力最强。

国家钱粮,大半耗于三藩。经过八年平叛战争,终于取得削平三藩的胜利。群臣请上尊号,康熙帝严辞拒绝。他认为,八年战火,生民涂炭,应该务实,切戒虚名。随后,他开始着手统一台湾。

2、统一台湾,开府设县。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台湾一直处于郑氏子孙的统治之下。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康熙抓住郑经死后,其子郑克塽年幼、部属内讧、台湾政局不稳的时机,命福建水师提督施琅进军台湾,率军统一了台湾。第二年设台湾府,隶属于福建。

台湾府下设三县——台湾县(今台南)、凤山县(今高雄)、诸罗县(今嘉义),派总兵官一员、率官兵八千,驻防台湾。从而加强了中央对台湾的管辖,促进了台湾经济文化的发展。

3、抵御外侵,缔结和约。

黑龙江地域在皇太极时已经归属清朝。清军入关后,沙俄兵东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地区,占领雅克萨(今阿尔巴津)、尼布楚(今涅尔琴斯克)、呼玛尔(今呼玛)等城。康熙统一台湾后,调派军队进行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取得胜利。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同俄国在尼布楚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规定了中俄两国的东段边界,从法律上划定了以额尔古纳河、格尔毕齐河和外兴安岭为界,整个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都是中国的领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玄烨

康熙大帝

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穆麟德:Hiowan Yei,蒙古人称为恩赫阿木古朗汗 ,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康,安宁;熙,兴盛--取万民康宁、天下熙盛的意思。蒙古人称为恩赫阿木古朗汗(Enkh Amgahan)或阿木古朗汗(蒙语“平和宁静”之意,为汉语“康熙”的意译)。他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康熙大帝这一生的经历是怎么样的?

康熙帝(公元1654~1722年)爱新觉罗·玄烨,是清王朝入关后的第二代皇帝,也是清王朝最杰出的统治者。康熙帝是清世祖顺治帝福临的第三子。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初七,24岁的顺治皇帝死于天花。两天后,年仅8岁的玄烨嗣位登基。次年,他改年号为“康熙帝”,因此被人们按当时习惯称为康熙帝。

少年康熙帝就心怀大志,机智过人。他虽贵为天子,但是非常不幸,8岁丧父,10岁丧母。这更加磨炼了他的坚强个性。

在少年康熙帝的父亲顺治帝驾崩之前,特命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四人为顾命大臣,辅佐少年康熙帝。四位大臣虽在顺治帝面前发誓保证,但事后,这些大臣们的做法却是事事与康熙帝作对。

四位大臣中,鳌拜是个野心勃勃、专横跋扈的人物,他贪污受贿,结党营私,疯狂地扩张自己的权力和财富;并以维护祖宗之法为借口,把顺治时期的某些进步改革一个一个地推翻。

到了康熙帝八年(1669年),鳌拜的权力更加膨胀,康熙帝与鳌拜之间的矛盾也日趋尖锐,而年已16岁的康熙帝在政治上也逐渐成熟,他认识到要想发奋图治,首先要整肃朝纲,那就非搬开这块阻挡国家事务正常进行的大绊脚石不可,决意擒拿鳌拜,消灭鳌拜集团。鳌拜在朝中的党羽很多,不能硬下手,只能用智取。于是,康熙帝把自己装作一个好玩的青年,天天和一群同自己年龄相近的侍卫在一起练习摔跤,不太过问政事。鳌拜见了这种情景,心中十分高兴,因而也就放松了警惕。康熙帝趁此机会,以下棋作为掩护,将亲信大臣索额图等人召进宫来,暗地商讨好对策。当一切布置就绪时,就突然召见鳌拜入宫。鳌拜像往常一样,有恃无恐大模大样地只身走进宫来,见了康熙帝,康熙帝出其不意地历数了他结党营私、图谋不轨等罪行,并喝令左右将他拿下。这时,事先埋伏好的十几名精于摔跤的少年,一拥而上,将鳌拜摔翻在地,捆绑起来,交付议政王大臣审讯。经大臣会议审定,鳌拜被定了30条罪状,大臣会议请求将鳌拜革职斩首,族诛。鳌拜请求晋谒皇上。康熙帝降恩召见他时,他请年轻的皇上看他身上为搭救清太宗皇太极而留下的累累伤疤。因此,康熙帝赦免了他的死刑,改判监禁。不久,鳌拜死在狱中。鳌拜之弟穆里玛、塞本得、从子讷莫,以及鳌拜的心腹大学士班布尔善,尚书阿思哈、喝褚哈、济世,侍郎泰壁图,学士吴格塞都被处死。鳌拜在外地的同党也被一网打尽。这件事足以说明少年康熙帝的沉着果断和机智勇敢。

铲除鳌拜这一伙人的势力后,康熙帝的政权得以巩固,再加之人心所向,这为他日后大展才华,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在中国所有封建皇帝中,康熙帝在位的时间最长(61年)。在清王朝历史上,康熙帝一朝也是最为辉煌的鼎盛时期。

康熙帝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因病去世,终年69岁。谥号为“仁皇帝”,庙号为“圣祖”,葬于遵化马兰峪的景陵。

上一篇:吃什么食物可以减肥(抽脂肪20斤一般多少钱)
下一篇:圆脸适合的短发(圆脸适合的短发图片女)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