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传第三段(屈原列传第三段默写图片)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屈原列传第三段,以及屈原列传第三段默写图片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1、屈原列传为何要详写第三段...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屈原列传第三段,以及屈原列传第三段默写图片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屈原列传为何要详写第三段

你好,亲

第3段),写屈原创作《离骚》的缘由以及对《离骚》的高度评价。

《离骚》是由怨愤产生的。“王听之不聪”“谗谄之蔽明”“邪曲之害公”“方正之不容”是其外因;“穷”和“怨”是其内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是“穷”的具体内容。“穷”则“怨”,“怨”则“歌”,于是司马迁作出推断:“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这里,把《离骚》与楚国黑暗腐败的政治环境和屈原的主观感受紧密地联系起来,表明写作《离骚》正是屈原对黑暗现实的反抗和控诉。对《离骚》内容和形式的评价结合屈原的品德修养一起进行,从文如其人的角度,介绍屈原的志洁行廉是其“文约”“辞微”“称小旨大”“类迩义远”的思想基础。

《离骚》特别突出“志洁”这个特点,以污泥、浊秽、尘埃、滋垢喻邪恶,以美人香草喻高洁的志趣。面对种种邪恶,屈原矢志如一,出污泥而不染,保持高洁的品德。司马迁以极大的热情赞扬屈原的这种高尚品德可“与日月争光”。

屈原列传第三段分为几层

司马迁笔下的《屈原列传》第三段,分为三层意思,第一层是屈原写离骚的历史原因;第二层为解析离骚的含义;第三层通过离骚中的事物来赞美屈原。

屈原列传第3段高考考吗

经常考,因为第3段是屈原写离骚的原因,绿色的含义,屈原爱国情怀对青年有很大的教育意义,这第3段也是必须要背的段落。

高中语文课本背诵篇目汇总

三.具体背诵篇目:

1.《邹忌讽齐王纳谏》重点段落2、3段(《战国策》)

2.《寡人之于国也》 重点5、6段 (《孟子》)

3.《劝学》 全文

1.《过秦论》(贾谊)最后三段

2.《鸿门宴》中“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何辞为?”

3.《兰亭集序》(王羲之)全文 重点:第一段后半部分,第二段全部,第三段前半部分。

4.《归去来兮辞》(陶潜)全文

5.《师说》(韩愈)全文 重点:第一段、第三段

6.《阿房宫赋》(杜牧)全文 重点:第1、3、4段

7.《谏太宗十思疏》全文

1.《诗经》三首 重点 《氓》前两章 《无衣》全诗 《静女》全诗

2.《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来吾道夫先赂也。”

3.《孔雀东南飞》重点 “鸡鸣外欲曙……二情同依依”重点句“君当作磐石……磐石无转移” “府吏闻此变……千万不复全”

4.《汉魏晋诗三首》

5.《长歌行》

6.《梦游天姥吟留别》

7.《琵琶行》第二段及第四段开头四句

8.《近体诗六首》《山居秋瞑》《登高》《蜀相》《石头城》《锦瑟》《书愤》

9.《词七首》《虞美人》《雨霖铃》《念奴娇 赤壁怀古》《鹊桥仙》《声声慢》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扬州慢》

10.其他读背篇章 38页

(1)《渔翁》(柳宗元) (2)《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元稹) (3)《李凭箜篌引》

(4)《过华清宫》(杜牧) (5)《菩萨蛮》(温庭筠) (6)《浪淘沙》(李煜)

(7)《桂枝香 金陵怀古》(王安石) (8)《江城子》(苏轼)

(9)《苏幕遮》 (周邦彦) (10)《一剪梅》(李清照)

11.《六国论》(苏洵)全文 重点:第一段 第二段后半部分“然则诸侯之地有限”至本段结束,第四、五段。

12.《游褒禅记》全文 重点:第三、四段。

13.《伶官传序》91页 练习三中所列的四句 (注意这些句子前后连接的句子)

1.《窦娥冤》(关汉卿)(滚绣球)一段 重点:后半部分

2.《长亭送别》(王实甫)(正宫)(端正好)

3.《陈情表》(李密)全文 重点:第1、3、4段

4.《赤壁赋》(苏轼)全文

5.《逍遥游》第一段

6.《滕王阁序》(王勃) 重点:2、3(必背)4、5段

1.《蜀道难》(李白)全文

2.《将进酒》(李白)全文

3.《兵车行》(杜甫)全文

4.《李杜诗五首》都要求背诵

5.146页 《黄鹤楼闻笛》 《清平调三章》

6.《齐桓晋文之事》(孟子)最后一段

1.《报任安书》第二段中“人固有……用之所趋异也” 第四段 全段

2.《屈原列传》第三段

1.《过秦论》(贾谊)最后三段 5.《逍遥游》第一段。

屈原列传第三段

《屈原列传》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第三段如下: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白话文:屈原痛心怀王惑于小人之言,不能明辨是非,小人混淆黑白,使怀王看不明白,邪恶的小人妨碍国家,端方正直的君子则不为朝廷所容,所以忧愁苦闷,写下了《离骚》。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白话文:人处于困境就会追念本源,所以到了极其劳苦疲倦的时候,没有不叫天地;遇到病痛或忧伤的时候,没有不叫父母的。屈原行为正直,竭尽自己的忠诚和智慧来辅助君主,谗邪的小人来离间他,可以说到了困境了。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

白话文:屈原之所以写《离骚》,其原因大概是从怨愤引起的。《国风》虽然多写男女爱情,但不过分而失当。《小雅》虽然多讥讽指责,但并不宣扬作乱。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白话文:阐明道德的广阔崇高,国家治乱兴亡的道理,无不完全表现出来。他的文笔简约,词意精微,他的志趣高洁,行为廉正。就其文字描写来看,不过寻常事物,但它的旨趣是极大的。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白话文:由于志趣高洁,所以文章中称述的事物也是透散着芬芳的,由于行为廉正,所以到死也不为奸邪势力所容。他独自远离污泥浊水之中,像蝉脱壳一样摆脱浊秽,浮游在尘世之外,不受浊世的玷辱,保持皎洁的品质,出污泥而不染。

赏析:

文章以记叙屈原生平事迹为主,用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方式热烈歌颂了屈原的爱国精神、政治才能和高尚品德,严厉地谴责了楚怀王的昏庸和上官大夫、令尹子兰的阴险。

本文所记叙的屈原的生平事迹,特别是政治上的悲惨遭遇,表现了屈原的一生和楚国的兴衰存亡息息相关,他确实是竭忠尽智了。屈原留给后人的财富甚丰,至今具有深远的影响。

屈原列传第三段的表达特点

屈原列传第三段的表达特点:1选材上,《屈原列传》不具备曲折、生动、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是根据文献记载,粗线条地勾勒人物的生平事迹;

2、写法上,记叙和议论相结合。全文四个部分都有“传”有“评”,因“传”而“评”,以“评”点“传”。议论方式各不相同,第一部分为评介式,第二部分为结语式,第三部分为陈述式,第四部分为比照式。

3、语言上,本文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叙中有情、倾向鲜明;议中有情、直抒胸臆。作者运用对偶、对比、排比、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表达效果。

《屈原列传》翻译第三段是什么?

《屈原列传》第三段翻译如下:

屈原痛心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分辨是非,谄媚国君的人遮蔽了楚怀王的明见,邪恶的小人危害公正无私的人,端方正直的人不被昏君谗臣所容,所以忧愁深思,就创作了《离骚》。“离骚”,就是遭遇忧愁的意思。上天,是人的原始;父母,是人的根本。

人处境困难时,总是要追念上天和父母(希望给以援助),所以劳累疲倦时,没有不呼叫上天的;病痛和内心悲伤时,没有不呼叫父母的。屈原正大光明行为正直,竭尽忠心用尽智慧来侍奉他的国君,却被小人离间,可以说处境很困难。

诚信而被怀疑,尽忠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愤吗?屈原作《离骚》,是从怨愤引起的。《诗经》中的国风,写男女恋情而不过度,小雅有怨刺之言,但不直切愤怒。屈原的《离骚》诗,则两者之美兼而有之。(他)远古提到帝喾,近古提到齐桓公,中古提到商汤、周武王,利用古代帝王这些事用来讽刺当世社会。阐明道德的广大崇高,治乱的条理,没有不全表现出来的。

他的文章简约,语言含蓄,他的志趣高洁,行为正直。就其文字来看,不过是寻常事情,但是它的旨趣是极大的,列举的虽是肯前事物,但是表达意思很深远。他的志趣高洁,所以作品中多用美人芳草作比喻;他的行为正直,所以至死不容于世。

他自动地远离污泥浊水,像蝉脱壳那样摆脱污秽环境,以便超脱世俗之外,不沾染尘世的污垢,出于污泥而不染,依旧保持高洁的品德,推究这种志行,即使同日月争光都可以。

赏析

本文是一篇极为优秀的传记文学。文章以记叙屈原生平事迹为主,用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方式热烈歌颂了屈原的爱国精神、政治才能和高尚品德,严厉地谴责了楚怀王的昏庸和上官大夫、令尹子兰的阴险。

本文所记叙的屈原的生平事迹,特别是政治上的悲惨遭遇,表现了屈原的一生和楚国的兴衰存亡息息相关,他确实是竭忠尽智了。屈原留给后人的财富甚丰,他的高尚品德、爱国精神乃至文学成就,至今具有深远的影响。

上一篇:竹久梦二(竹久梦二的诗)
下一篇:大容量数据存储(企业私有云存储哪个好)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