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导游词(南京导游词讲解)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南京导游词,以及南京导游词讲解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1、来南京参观莫愁湖的导游词 2、...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南京导游词,以及南京导游词讲解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来南京参观莫愁湖的导游词

现在我们要去的景点是莫愁湖公园。自明清以来,莫愁湖就有“金陵第一名胜”、“南京第一湖”、“金陵四十景之冠”等美称。历代风流才子徜徉其中,写下无数诗作,更使莫愁湖闻名遐尔。“莫愁烟雨”,捻断丁多少诗人的须茎,牵动着多少游客的情思。“莫愁在何处,莫愁石城西”。莫愁湖位于南京水西门外,清凉山脚下,占地约0。5平方公里,绕湖一周为5公里许。现在各位看到的就是莫愁湖大门。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南京参观莫愁湖的 导游词 ,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

南京参观莫愁湖的导游词1

现在我们将去游览的是位于南京城西的一处名胜古迹——莫愁湖。莫愁湖位于南京西郊的水西门外,总面积约700多亩,其中陆地面积为200多亩,水面约占四分之三。全国碧水盈盈、柳树成行,亭台楼阁点缀其间,是一派典型的江南水乡景色。古代的莫愁湖曾享有“金陵第一名胜”的美誉,清代著名诗人袁枚曾以“欲将西子西湖比,难向烟波判是非。但觉西湖输一著,江帆云外拍天飞”的诗句,对莫愁湖大加赞美。

现在的莫愁湖园内主要有胜棋楼、郁金堂、赏荷亭、水谢、露天舞台等胜迹,及新塑造的莫愁女塑像,湖的南岸还有粤军殉难烈士墓。

【莫愁湖名称来历:石城湖—莫愁湖】

莫愁湖,原名“石城湖”。六朝以前,这里是长江和秦淮河下游的汇合处,两水相聚,逐渐积成沙滩。随着长江西移,沙滩逐渐扩展,秦淮河出口处也随着向西北方即今三汉河一带推移,于是在这里就留下了一些湖泊和池塘。莫愁湖就是处于当时秦淮河和长江交汇处废河道上的一处小湖泊,因当年紧挨石头城,所以称作石城湖。

莫愁湖名称的出现始于北宋。据当时的记载:“莫愁湖在三门外,昔有妓卢莫愁家此,故名。”相传南朝宋、齐时,有一名叫莫愁的洛阳女子,生得美丽、聪慧、善良,与父亲相依为命。几岁那年,父亲不幸去世,因家境贫困,无钱葬父,为换取葬父费用,卖身给建康(今南京)的一生意人卢员外作了儿媳,居住在石城湖畔。莫愁女好施乐善,长得又标致。有一次,梁武帝路过卢员外的家门口见到莫愁女,便起了邪念,先把其夫征去当兵,再下旨选莫愁女进宫。莫愁女宁死不从,投江自尽。人们为怀念这位美丽善良的莫愁女,就将石城湖改名为“莫愁湖”。庭院水池中的莫愁女雕像就是根据这一美丽的 传说 来塑造的,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在那“莫愁”不能愁的时代对“莫愁女”的同情和赞美,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胜棋楼—郁金堂—莫愁女雕像—粤军殉难烈士墓】

胜棋楼是莫愁湖公园的主要建筑,相传当年的明太祖朱元璋和中山王徐达经常来这里下棋。每次都以徐达失败而告终,朱元璋非常明白徐达的用意,是怕胜君有罪。有一天,朱元璋事先要求徐达拿出真水平来下一盘棋。结果,徐达不但胜棋,且棋局摆得十分巧妙,用棋子摆成了“万岁”两字,朱元璋由惊转喜,暗暗地佩服徐达棋艺之高超,非但认输,还将这座楼连同莫愁湖一起送给了徐达以资表彰,胜棋楼由此得名。现今的“胜棋楼”匾,书法苍劲有力,是清代状元梅启照亲笔。旁有 对联 写道;“粉黛江山留得半湖烟雨;王侯事业都如一局棋杯。”楼上陈设古朴,中堂的南北壁分别挂有朱元璋和徐达画像及现代著名书法家书写的“钟阜开基,石城对弈”对联。堂前摆放一张专供下棋的棋桌。

位于胜棋楼左侧的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四合院,相传这里就是莫愁女居所,因莫愁女喜欢郁金花,所以称之为郁金堂。不过,原有建筑已毁于兵火,现在的郁金堂是1795年重建的。院内有梁武帝萧衍为莫愁女所作的《河中之水歌》诗碑,清代绘刻的莫愁女石刻像和郭沫若题写的《莫愁歌》。室内陈设古朴,庄重典雅。墙上挂有许多文人墨客有关莫愁女的诗画。

南京参观莫愁湖的导游词2

在郁金堂两侧,红栏曲廊环抱着的一方水池中立有一尊根据历史资料精心雕塑的汉白玉莫愁女雕像,发会高绾,素裙垂地,手挎桑篮,亭亭玉立,神态自若,栩栩如生,是根据《河中之水歌》中的“十四采桑南陌头”的诗意 雕刻 而成的。方池四周,曲廊、赏荷亭、四方亭、光华亭等建筑,相衔相生、巧妙连接,显得格外雅致、洁净。

莫愁湖南岸,有一座占地约370多平方米的粤军殉难烈士墓。墓建于1912年3月,毁于抗战期间,1947年重修,1979年再次重修。这座墓是为纪念在与封建余孽张勋企图复辟帝制的战斗中英勇牺牲的粤军烈士而建立的。墓前有孙中山先生手书的“建国成仁”墓碑,碑阴刻有黄兴所撰墓志。

【莫愁路—朝天宫遗址】

园以水胜,路因园名。与莫愁湖邻近的还有一条名叫莫愁路的街道。过去人们常说,不到夫子店与莫愁路,就等于没有来过南京。夫子庙是因曾是一个灯红酒绿的风月场所而出名,而莫愁路则因“黑市”而闻名。据说,莫愁路上的“黑市”在明代已出现,当时一些破落官家变卖财产,怕人耻笑,就在黑夜之间拿来这里交易脱手。这里所交易的物品,既有小商贩从民间收购来的废旧物品,也有小偷、扒手的赃物和贪官污吏所侵吞的物资。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取缔了这一带的“黑市”。

在莫愁路中段,能见到一座高大的石坊,里面保存有明初大典前的习仪场所——朝天宫遗址。

各位游客:莫愁湖公园就参观到此,现在我们去下一个景点。

南京参观莫愁湖的导游词3

各位游客,你们好!

现在我们要去的景点是莫愁湖公园。自明清以来,莫愁湖就有“金陵第一名胜”、“南京第一湖”、“金陵四十景之冠”等美称。历代风流才子徜徉其中,写下无数诗作,更使莫愁湖闻名遐尔。“莫愁烟雨”,捻断丁多少诗人的须茎,牵动着多少游客的情思。“莫愁在何处,莫愁石城西”。莫愁湖位于南京水西门外,清凉山脚下,占地约0。5平方公里,绕湖一周为5公里许。现在各位看到的就是莫愁湖大门。这是一座牌楼式的大门,它檐牙高啄,斗拱细密,为一个充满古代英雄和美女 故事 的园林做了最好的标题。牌楼横额“莫愁湖公园”五个大字,是现代大书法家、大文学家、大考古学家郭沫若的亲笔。入得大门,漫步向前,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参观路线:第一个景点胜棋楼,这是明初朱洪武皇帝与中山王徐达下棋的古地,向西走即为第二个景点,莫愁古居及赏荷轩。再沿湖边小道向前,有民国初年为保卫新生的共和国而捐躯的粤军烈士墓。然后我们返回,经海棠院出园。

莫愁湖公园的主要建筑都集中在东边,现在我们就来到第一亭院—胜棋楼。据明初一些史书和梵刹志书书记载,此处原有一小刹名曰华严庵,朱元璋曾在华严庵后楼与徐达对弈。但经5 __ 年历史变迁,今天所见到的建筑已经是清朝末期同治十年前后所建的了。门为黑瓦单檐民宅式过堂门,门前有一对英气逼人的石狮子,游人多喜欢转动石狮口中含着的石球。大门的楹柱有集字古联一对:“于此间得少佳趣,微斯人吾谁与归”。上联是说此有秀水古迹,获得美与知识的享受会少吗?下联是说除了和道《9品质高尚的人之外,我能和谁同行呢?进门左右两侧有游廊与前后左右建筑相勾连。正中凭栏,可见院中有一巨石假山兀立。它是由多块太湖石堆砌而成,其体形有如繁体的“丰”字,也似一个巨型的蘑菇。巨石上面缠绕着凌霄花,颇为古朴。当你与朋友在楼内对坐品茗时,可以一边欣赏湖石神韵,一边海阔天空;假山又似一堵影壁墙,遮挡住视线,不致门外的喧嚣闲杂闯入眼底,败了谈兴。

各位,现在我们来到胜棋楼东侧。大家可以看见一块石碑,它概略地介绍了当年朱元璋和徐达对弈的故事和胜棋楼的来历。原来朱元璋追随郭子兴起兵濠州,征战之余喜爱与身边的同乡对弈,胜负也没人在乎。然而等到朱元璋当了吴王,特别是登基当了明朝皇帝,不但棋下得少了,也没人再敢赢他了。大家都忐忑不安,生怕一局棋的输赢给皇帝抓住把柄,招来杀身之祸。徐达为人机警,更是小心翼翼。朱元璋登基之初,认为开基立国的第一功臣是徐达,很想多赏赐他一些地产,又怕招致其他功臣的不满,于是想出一计。徐达棋艺超群,无人能比,朱元璋就决定以博奕论赏赐。有一日,朱元璋率心腹大臣来此地拈香游览,众人来到华严庵后楼休憩,朱元璋提议和徐达对奕。可能是皇帝心情不错,特意招呼不必计较君臣关系,让徐达放手下棋。徐达奉旨,心中却不平静。心想,别看朱皇帝今日如此一说,一旦他日翻脸,这众目睽睽之下赢皇帝棋也是“欺君犯上”之罪。但平白让棋,被皇上看出来,也是违背“圣意”。情急之下,计上心来。君臣二人直下到红日西斜,朱元璋十分得意地宣称;“此局朕赢了。徐公可服否?”徐达十分谦恭地答到:“万岁聪睿过人,胜负当在情理之中。臣虽输棋,但枰面也有可看之处,请圣上移驾一观。”朱元璋起身转到徐达这边,俯身一看,棋枰上,棋子竟摆成了“万岁”两个字,不觉心中一惊,着实佩服徐达的机敏,于是说道:“虽然棋面上是朕赢了,但是徐公手段也非常人可及,更何况忠心可鉴,该赏该赏!“就这样把整个湖面、院子,连同华严庵一起赏赐给了徐达。从此,徐氏世代管理莫愁湖湖产直到近代。

南京参观莫愁湖的导游词4

现在我们就登楼一看。楼上复原了当年君臣二人对弈的场景。正中的隔扇墙上,曾悬挂范曾的对弈图一幅,形象地描绘了当年朱徐二人对弈的场景。范曾并留诗一首:“为君不易为臣难,胜算谁操损肺肝。万岁图成谐圣意,徐公手段潜辛酸。”两旁为着名女书法家肖娴的隶书对联:“钟阜开基,石城对弈“,十分精彩传神。背面是清代徐达嫡孙徐鹏为其高祖徐达所画的像。

故事讲到这里,有一个问题要问各位游客。这楼外大匾额题的“胜棋楼”三个字,是谁胜了谁呀?对,当然是纪念皇帝于此楼之上胜了徐达。徐氏立此匾是要让后代铭记皇帝的本领和恩典。有人说应是徐达胜棋。但你再想一想,在那时即使是徐达完胜,他也不敢光天化日之下挂着招牌去“恶心”皇帝呀!这块匾是清末状元梅启照于同治十年书写的。顺便要说的是,这位瞻前顾后、聪明绝顶的徐达,最终也没能够躲过朱元璋的毒手。这当然是后话了。

请各位随我下楼,回头读一下廊下正面的对联:“王侯事业都如一局棋枰,粉黛江山留得半湖烟雨”。这是对这段历史的最好写照。

现在,我们进入西院去参观莫愁古居—郁金堂。我们先来看一下右边墙上镶嵌的一块石碑,探寻一下莫愁女的身世。这是梁武帝萧衍作的《河中之水歌》:

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

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

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

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庵。

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 文章 。

珊瑚挂镜烂生光,平头奴子擎履箱。

人生富贵何所望,恨不早嫁东家王。

诗中的“河”在古代传指黄河。从诗中我们可以想象莫愁一生的遭遇。莫愁生于黄河之滨洛阳城外一个劳苦的农民家庭,由于生活艰辛,十二三岁便探桑养蚕,抽丝织绸。然而朝代更迭,使得莫愁一家随着避难大军迁徙到建邺。不久父母双亡,孝女莫愁无钱处理丧事,无奈只得卖身葬父。后被横塘一富翁卢氏买去。卢氏见莫愁美丽聪慧,心地善良,便让儿子娶其为妻,这年莫愁十五岁,次年生了个胖儿子小名阿侯。卢家为石城巨富,房子雕梁画栋,珠玉满堂。莫愁所住的小院正房名郁金堂,南房称苏合厢。这两 种植 物都是莫愁所喜爱的香料。后来,莫愁之夫为国御敌,在淮河边英勇牺牲。莫愁便把自己的感情全部奉献给了横塘附近的贫苦百姓。她的乐善好施却招来了公公的不满。莫愁一个孤立无援的女子在快怏不快之中“举身赴清池”,以解脱自身的不幸,了却埋藏在心底的宿愿,去和幼时青梅竹马的王家小伙子在天国团聚了。国破家亡,贫穷的小女子哪里会得到自己真正的爱情。郭沫若先生说得好:“古有女儿莫愁,莫愁哪能不愁!”人们为怀念这样一位善良女子,遂把横塘称之为莫愁湖。也许有的朋友还听说湖北钟祥莫愁的故事,我想古代传说的各种版本都表现了以莫愁女为代表的劳动女子的善良与不幸,表达了人们对生存在社会最底层,连爱的基本权利都没有的莫愁们的同情。

现在我们就来到了郁金堂—传说中的莫愁古居。迎面有长联一副,画龙点睛地把莫愁湖的二位主角—莫愁和徐达作了概括性的评说:“湖属卢家为江头明月曾领略画艇风光韵事相传付与骚人作诗料;地归徐氏以国手胜棋博优游名园汤沐英雄安在遥闻商女 唱歌 声”(合肥唐理淮撰,吴道生书)。上联是说,当年卢家少妇莫愁在此湖上游玩,现如今也只有明月曾经见过她了。而莫愁的故事,是代代诗人咏叹的素材。下联是说,徐达因棋艺优异,被赏赐了这个园子作“汤沐”(生活费用)的来源。朱徐在哪里,现只听到湖心传来的涛声和商女的歌声。郁金堂三楹进深两间,全砖木结构,黑瓦覆顶。室内隔开为前堂后厅的形式,入得门来,正中隔墙上一幅丹青水墨《金陵第一胜迹》图。前面陈列一套古色古香的红木家具,将客堂清雅氛围渲染得淋漓尽致。西边山墙上,为吴门画派程宗元所作的莫愁女小传式绘画,它撷取了几个重要的生活片断,表现了莫愁的坎坷生严。后厅由左到右依次布置成莫愁的卧室、绣房和厅堂。绣房里是莫愁的蜡像,只见她眉头微锁,似有无尽心事。今人有《忆江南》一曲云:“横塘水,流去几多秋。歌管楼台空照月,郁金堂内有人愁。对影懒梳头。“

南京参观莫愁湖的导游词5

院墙上还有一石刻莫愁女像,乃清代文人马士图游莫愁湖在梦中所见的莫愁之像。墙南为1964年郭沫若先生游览莫愁湖题诗:“古有女儿莫愁,莫愁哪能不愁,如今天下解放,谁向苦难低头”。墙正中有一月门洞开,门上横额为当代书画名家钱松喦手书“到此莫愁”。月门圆框,罩住隔壁赏荷轩中的莫愁塑像,透过西墙漏窗,遥见莫愁湖波光水影。此景把系列景物笼于一框,景深层次无与伦比。此处留影一帧,真可谓“到此莫愁”。

大家照过相,我们就穿月门来到赏荷轩。这里以游廊围起一池静水。水中湖石基座上亭亭玉立着一尊汉白玉雕刻的莫愁女像,由现代雕塑家唐大禧先生等人根据梁武帝诗“十四采桑南陌头”的意境塑造而成,生动表现了莫愁女探桑归来的勤劳美丽的形象。它与前面水中的几盆荷花相互映照,更兼水中倒影,是最受游人喜爱的留影绝佳之处。

出游廊往西,视界顿然开阔,500多亩水域的莫愁湖展现在眼前。水中有小岛,岛上有五座湖心亭,远处是清凉山。近年来湖周围建了很多住宅楼,小区就以莫愁命名。

各位,粤军墓到了,在绿树掩映之中是一块巨碑和一座巨大的坟墓。巨碑正面是孙中山先生亲笔题写的“建国成仁”四个大字,背后为黄兴将军书与的铭文。从中我们得知:19 __ 年 ___ 成立,但以“辫帅”张勋为代表的复辟清朝的反动势力,不甘灭亡,发动兵乱,向南准备侵犯年轻的共和国。孙中山亲命粤军第二军姚雨平率部北伐,迎击复辟军。首战固镇,取得胜利。再克宿州、占徐州,彻底打垮丁复辟保皇势力的挑战。征战中龙得胜、李英飞等61位勇士为保卫共和国而牺牲。当年在莫愁湖中西部修建了烈士墓,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高度评价烈士们“建国成仁”。1948年姚雨平将军重修烈士墓,同时将散埋的61位烈士,加上北伐前因造炸弹而不幸身亡的炸弹营营长周达,共62位烈士遗骸集于一座大坟之中。

公园最西端,还有临湖而建的抱月楼等建筑,为赏月之好去处。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不去了。下面我们经海棠院出园。

各位可能不知,莫愁湖虽然花树繁多,四季花开不断,但最令人留连的是海棠。它岁岁占春风,花色最风流。海棠比梅花丰满,比桃花清雅;初开时胭脂点点,盛开后缬晕明霞,花落时淡粉片片,自古为文人所爱,入诗入画,莫愁海棠最多。莫愁湖中的海棠品种大致有西府海棠、垂丝海棠,尤以后者为美。除此,园中还有贴梗海棠、木瓜海棠,其果实大若芒果,可入药治风湿、活脉舒筋。莫愁湖海棠花会是南京书画界的传统盛会。我真诚希望各位朋友,明年春天再来莫愁湖,到时我们在湖上边放桨,边高歌《莫愁啊,莫愁》,在烟雨朦胧中欣赏带露海棠的风韵!祝大家永远莫愁,谢谢!

来南京参观莫愁湖的导游词相关文章:

★ 关于江苏莫愁湖的导游词5篇

★ 2019年5篇江苏莫愁湖的导游词

★ 江苏莫愁湖导游词五篇

★ 精选5篇江苏莫愁湖导游词范文

★ 最新的江苏莫愁湖导游词范文

★ 5篇介绍江苏莫愁湖的导游词范文

★ 南京导游词5篇集锦

★ 介绍南京的导游词5篇

★ 关于南京的导游词5篇

★ 江苏南京导游词5篇大全

南京海底世界导游词

作为一名旅游从业人员,常常要写一份好的导游词,导游词是我们引导游览时使用的讲解词。导游词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南京海底世界导游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南京海底世界导游词1

南京海底世界向游人展示了中国水族馆的发展过程,从中国古代的宫廷式水族缸到模拟自然的热带雨林,让您欣赏到那色泽鲜艳、体形骄小的珊瑚鱼与淡水热带鱼。亚马逊河流域的热带丛林,大树参天,鸟叫雷鸣,五彩缤纷的各种热带造景配上那些亚马逊河的贵客,全部展现在面前。来自南京海底世界寒冷地区的斑海豹准备表演一场好戏。

从南美洲秘鲁远到而来的贵客洪氏环企鹅个个精神抖擞,恭侯游客的到来。大海的潮起潮落在海边形成了一些浅水塘,那里生活着无数的小生命,在这里可以亲身感受海的氛围。踏上自动平梯呈现游客眼前的是南京海底世界的精华--海底隧道,全长74米,180度的环绕亚克力玻璃让游客领略到海洋的博大,是它孕育着奇妙无比的各种生命。重达200多斤的大海龟,3米多长的鲨鱼,直径1米多的魟鱼等等从头上休闲自在的游过,个个千奇百怪,美不胜数,使游客流连忘返,目不暇接。表演区惊魂动魄的人鲨共舞表演更是紧张刺激。海底影院更是游客了解海洋、学习保护海洋知识的第二课堂。顺着楼梯将游客送入具有欧美风格的自选礼品店,可以随意选购所需礼品。

南京海底世界通过古代宫廷展缸与现代化玻璃隧道有机结合、传统的海洋生物馆与高科技养殖技术相结合,向人们展示了一种纯朴而高雅、先进、高品位的现代化大型海洋馆。

南京海底世界是融教育与娱乐为一体的大型娱乐场所,占地面积约为三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一万多平方米。海底世界共分为水族馆和海豚馆两个项目。其中水族馆是由大厅、电脑教室、亭廊、热带雨林、企鹅馆、触摸池及海底隧道等部分组成的。南京海底世界水族馆展示了300多种、10000多尾海洋生物。在20xx年1月1号,海底世界水族馆内又开辟了一个新项目——水母展示区。展示区展示的是“海月水母”,这些水母由南京海底世界在20xx年从海外引进,经过工作人员长达7个月的精心繁殖和饲养,已经可以在展示缸中自由自在的生活了。它们的展出充分证明了南京海底世界已掌握了国内领先的水母繁殖和饲养技术。

南京海底世界导游词2

暑假就要结束了,妈妈决定带我去南京海底世界玩一下,虽然我已去过一次,但我依然很兴奋,因为这次有我的好朋友一起去,感觉自然不一样了。

一路颠波总算到了海底世界,进入口时遇到了一点小麻烦,我的身高正好达到买半票,而我的朋友他的身高超过了标准,要补票了。一切就序,终于可以进入五彩缤纷的海底世界了。

刚一走进海洋馆,哇!好多漂亮的鱼啊!左边、右边、头顶上到处都是,数不胜数的鱼儿在我身边游来游去,看得我眼花缭乱。它们五颜六色、奇形怪状,吸引着我:有的鼓着一个圆圆的大肚子,拖着一条又长又尖的尾巴,有的身上布满了彩色的条纹,还有的身子扁扁的,躲在珊瑚丛中,好像在捉迷藏。我们首先来到了“海底探险”,只见一个个布满怪石和热带树木的鱼池里,各式各样的海鱼在自游自在的游荡,美丽极了。看到形形色色的水母,我问妈妈为什么透明的水母不会动,而彩色的水母会动呢?妈妈说透明的水母是刚出生的,而彩色的是成年水母;看到了大大小小的海星,它们都一动不动地吸在海底遂道的玻璃钢里,为什么它们能牢牢地吸住呢,难道它们有特异功能吗?仔细瞧一瞧,你会看到海星的.每一个爪子下都长满了吸盘,这就是它们的秘密。

看着看着,不时地会有一条条大鲨鱼“呼”一下从你的头顶上窜过去,鲨鱼的牙齿就像剧子口一样,极其锋利,张开嘴吧的样子好吓人!吓得我忙向妈妈身后躲。一会儿,游来了一只海龟,看上去就像上了年纪一样,不紧不慢地游着。我拍打着玻璃,真想用手去触摸它一下。

我们又来到了海豚馆观看了海豚表演,海豚先跳了一曲芭蕾舞,后又往圈子里一跳,入水了,非常了不起。最后它还做了三条10以内的加减法,结果只做对了两条,我想,可能是它故意做错了一条吧,真不愧为最聪明的海洋动物,还会故弄弦虑呢。

在海底世界玩了好长时间,发现有趣的海洋生物真的是太多了:有来自南极的企鹅、北极的北极熊、还有海狮、海狗、海马、海葵等等,有时间的话你也去看一看神奇而美丽的海底世界吧!不但让你玩得开心,而且还会让你学到很多知识呢!

南京海底世界导游词3

南京海底世界由新加坡投资与中山陵园管理局合作兴建,坐落于南京市风景秀丽的中山陵梅花山旁。是融科普教育、观赏娱乐为一体的大型海洋生物展示工程。投资额约2亿人民币,占地面积3.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万多平方米。

南京海底世界位于明孝陵附近,位于中山陵四方城2号,由中国与新加坡合作建设,引进澳大利亚先进技术的融教育娱乐于一体的大型海洋生物展示场所。占地3.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主建筑共4层。

一层为水族馆,有近万条海洋鱼类,品种3000种。游人可观赏到千姿百态的鱼群、硕大无比的海龟和凶猛的鳄鱼、鲨鱼。海豚馆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海洋生物表演馆,本馆投资1000万人民币,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建筑的顶棚由透明玻璃直射水面,让我们的"演员"们尽情享受着日光浴。幽雅的海豚与聪明的海狮将为您带来一场生动谐趣、精彩绝伦的海洋动物秀,莫不使您喜爱万分!

海底隧道是南京海底世界的主题部分,长74米,采用180度环形透明隧道设计,电动传送带载着您畅游海底。看,近在咫尺鲨鱼还游在您周围,硕大的石斑鱼正张开大嘴欢迎您的到来。海底世界水族馆,实现您漫游海底的梦想!

南京栖霞山导游词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导游,就不得不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由引言、主体和结语三部分构成。优秀的导游词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南京栖霞山导游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南京栖霞山导游词1

天禄与麒麟仅限用于帝陵,辟邪则专用于王侯墓前。

位于栖霞区狮子冲陈文帝陈倩永宁陵前的天禄、麒麟,是帝陵石兽的代表作。

它们相向而立,造型矫健灵活,雕刻手法细致圆熟,已脱尽汉代简朴作风,给人以挺拔、丰满的印象。

而位于仙鹤门张家库村的梁临川王萧宏墓,墓前的辟邪雄浑简练,雕刻技法娴熟,造型的整体和局部皆十分和谐,显示出一种匀称美,是王侯墓前石辟邪的代表作。

神道石柱又称华表,以栖霞十月村吴平忠侯萧詹墓的碑文保存最为完整。

南朝立碑较少,千百个碑毁散湮没,流传极少,而此碑巍然独存。

石碑通高5。16米,分碑首、碑身、龟趺三部分。

碑身镌刻当时著名书法家贝义渊所书2840多字的楷体碑文,是十分罕见的书法艺术珍品。

南朝陵墓石刻上承秦汉,下启隋唐,而与同时代的北朝石窟艺术遥相媲美,在中国石雕艺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是中国古代石雕艺术的杰作,也称得上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珍品,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禄、麒麟雕刻

精美者,当属位于栖霞镇狮子冲的陈文帝永宁陵石刻。

天禄又称“天鹿”,也称“挑拨”、“符拨”,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与“天命”和“禄位”有关。

麒麟是传说中的“仁兽”,它的出现,往往被附会为圣贤的降生,是太平盛世的象征,永宁陵现存石天禄、麒麟各一只,昂首而立,凌空欲飞,富有动感,给人以挺拨、丰富的印象。

南京栖霞山导游词2

20xx年南京旅游界要说有什么大事恐怕只有栖霞山发现“东飞天”,各大媒体更是抓住这一热点进行大量报道,学术界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使“东敦煌”、“东飞天”蜚声海内外,很多人慕名而来。

“东飞天”位于中102号佛龛中。

这个洞龛非常小,共有5座佛像,洞顶的两组飞天为橙色,线条清晰可辨,中间佛像头顶的火焰隐约可见。

虽然仅有这么两对飞天,但这是我国所发现的最东部的“敦煌遗迹”。

最近又传来消息称在千佛岩旁的舍利塔上又发现了飞天浮雕,其所用技法和人物线条皆与敦煌相似,据有关报道称,这一发现进一步丰富了"东敦煌"的文化内容。

舍利塔始建于隋仁寿元年(601年),始为木塔,后毁于唐武宗会昌年间。

现存之塔系南唐时高越、林仁肇建造。

从栖霞寺南侧围墙外山路向东行不远,就可看到舍利塔,该塔用白石砌成,五层八面,高约18米。

塔外壁上刻有浮雕,形象姿态生动传神。

塔基上刻着释迦牟尼出家修道的故事,依次是托胎、诞生、出游、苦行、坐禅、说法、降魔、涅般。

该塔为五级八面密檐式石塔,高18。04米。

塔基上浮雕释迦八相图和海石榴、鱼、龙、凤、花卉等图案;塔身刻有高浮雕天王像、普贤骑象图和文殊菩萨像,像上还刻有“匠人徐知谦”等题名。

塔檐下雕飞天、乐天、供养人等像。

第二层以上每面都刻两个圆拱形龛,均内雕一酋跏趺坐佛,共计64尊,雕刻精细,甚为生动。

全塔造型典雅、秀美,雕刻细腻、精湛,装饰华丽,为佛教艺术在江南的代表作,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1988年舍利塔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栖霞山还有若干自然奇观,饶有情趣。

如栖霞寺东北,平山头的南坡上有一处青灰岩石,表面呈波浪状,人称“迭浪岩”,十分罕见。

此外还有“青锋剑”、“天开岩”、“一线天”等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奇观。

南朝石刻体现南京南朝古都神韵的艺术瑰宝——南朝陵墓石刻,在江苏省内共有32处,其中南京地区有19处,分布在江宁、栖霞等处,其年代最早始于南朝刘宋,距今约1500年,19处陵墓石刻中,帝陵共3处,另有失考墓7处。

这些陵墓大多取坐北朝南方向,石刻距陵墓约千米左右,一般都包括镇墓神兽、神道石柱、神道碑等几种。

镇墓神兽分双角天禄、独角麒麟与无角辟邪三种,形态基本相似,均体形高大,昂首挺胸,口张齿露,目含凶光,腹部两侧刻有双翼,四足前后交错,神态威猛庄严。

南京栖霞山导游词3

栖霞山位于南京城东北22公里,又名摄山,南朝时山中建有“栖霞精舍”,因此得名。

栖霞山有三峰,主峰三茅峰海拨286米,又名凤翔峰;东北一山,形若卧龙,名为龙山;西北一山,状如伏虎,名称虎山。

栖霞山古迹名胜很多,她的深秋红叶,特别是2000年发现的“东飞天”石窟,成为蜚声海内外的旅游胜地。

栖霞山没有钟山高峻,但清幽怡静,风景迷人,名胜古迹,遍布诸峰,被誉为“金陵第一名秀山”。

尤其是深秋的栖霞,枫林如火,漫山红遍,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素有“春牛首,秋栖霞”之说。

栖霞山驰名江南,因为不仅有一座栖霞寺,更有南朝石刻千佛岩和隋朝名构舍利塔,还因为它山深林茂,泉清石峻,景色令人陶醉,被誉为“金陵第一明秀山”,民间素有“春牛首、秋栖霞”。

山西侧称枫岭,有成片的枫树,深秋的栖霞,红叶如火,登高远望,甚为壮观,景色十分迷人。

栖霞山风景区的第一景是明镜湖,有“彩虹明镜”碑立于湖边,它位于栖霞寺大门西面,面积约3000平方米,是清乾隆年间兴建的,湖中有湖心亭,并有九曲桥与岸相连,造型精巧,向东有月牙池,向前就来到栖霞寺大门。

栖霞寺座落在栖霞山中峰西麓。

南齐永明元年(483年),隐士明僧绍舍宅为寺,称"栖霞精舍",后成为江南佛教三论宗的发祥地。

栖霞寺是南京地区最大的佛寺,现有山门、天王殿、毗卢殿、藏经楼、鉴真纪念堂等主体建筑。

栖霞寺座落在栖霞山中峰西麓。

南齐永明元年(483年),隐士明僧绍舍宅为寺,称“栖霞精舍”,后成为江南佛教三论宗的发祥地。

),唐代时称功德寺,增建了殿宇40余间,规模很大,与山东长清的灵岩寺、湖北荆山的玉泉寺、浙江天台的国清寺并称天下四大丛林。

清咸丰年间毁于火灾。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重建,现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毗卢殿、摄翠楼、藏经楼等,为南京地区最大的寺庙。

千佛岩在凤翔峰西南麓。

闻名遐迩的“东飞天”就在中102号佛龛中。

南齐永明七年(489年),明僧绍之子与智度禅师合作开凿三圣像以纪念明僧绍。

梁大同六年(540年)三圣像佛龛上出现佛光,惊动齐梁贵族,于是纷纷前来凿石造像,从南朝齐永明二年至梁天监十年(484—511年)逐渐开凿而成。

又据传,栖霞寺创建人僧绍曾梦见西岩壁上有如来佛光,于是立志在此凿造佛像。

他病故后,其子在南齐永明二年(484年)开始与僧智度禅师在西壁上凿佛龛,镌刻了三尊佛像,这三佛合称“西方三圣”,该殿也称“三圣殿”。

所有佛像或五六尊一龛,或七八尊一室。

佛像始有515尊,分凿于294个佛龛中,望之如峰房鸽舍,号称千佛崖。

后来,唐、宋、元、明各代相继在纱帽峰都有开凿,连南朝在内,共有700尊。

佛像大者高数丈,小者仅盈尺。

其中“大佛阁”为开凿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石窟,凿于南齐永明七年(公元489年),正中无量寿佛坐像高达12米。

南京栖霞山导游词4

栖霞山位于南京城东北22公里,又名摄山,南朝时山中建有“栖霞精舍”,因此得名。栖霞山没有钟山高峻,但清幽怡静,风景迷人,名胜古迹,遍布诸峰,被誉为“金陵第一名秀山”。尤其是深秋的栖霞,枫林如火,漫山红遍,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素有“春牛首,秋栖霞”之说。风景名胜栖霞山驰名江南,因为不仅有一座栖霞寺,更有南朝石刻千佛岩和隋朝名胜舍利塔,还因为它山深林茂,泉清石峻,景色令人陶醉,被誉为“金陵第一明秀山”,民间素有“春牛首、秋栖霞”。

山西侧称枫岭,有成片的枫树,深秋的栖霞,红叶如火,象征全家红红火火,登高远望,甚为壮观,景色十分迷人。栖霞山风景区的第一景是明镜湖,有“彩虹明镜”碑立于湖边,它位于栖霞寺大门西面,面积约3000平方米,是清乾隆年间兴建的,湖中有湖心亭,并有九曲桥与岸相连,造型精巧,向东有月牙池,向前就来到栖霞寺大门。栖霞山还有若干自然奇观,饶有情趣。如栖霞寺东北,平山头的南坡上有一处青灰岩石,表面呈波浪状,人称“迭浪岩”,十分罕见。此外还有“青锋剑”、“天开岩”、“一线天”等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奇观。

秦淮八艳之一的李香君,在爱情不顺后于顺治十二年(1655年)的暮春独自来到栖霞山下,在一座寂静的道观里,出家为道士。栖霞丹枫堪称金陵一绝,是古“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栖霞山上郁郁葱葱,林深谷幽,更兼漫山遍植树十种红叶树种,有枫香、红枫、鸡爪槭、羽毛枫、三角枫、黄连木等,每到深秋时节,枫叶如丹,层林尽染,宛如堆锦散绮,又如火染血涌,殷红夺目,历来便有“秋栖霞”之誉,有诗曰“万树霜枫赤似霞,三峰高处夕阳斜,摄山秋色年年好,惹得人称二月花”。深秋时节,枫红如火,层林尽染,民间有“春牛首,秋栖霞”之俗。南京栖霞山与北京香山、湖南岳麓山、苏州天平山并称为中国四大赏红胜地。最佳旅游时间栖霞山属于温带向亚热带的过度性气候,平均气温介于13~16℃,春秋两季较适宜旅游。秋天看枫叶,栖霞山为中国四大赏叶胜地之一。

南京栖霞山导游词5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XXX,今天将由我带领大家参观游览栖霞山。

“金陵名蓝三,牛首以山名,弘济以水名,兼山水之胜者,莫如栖霞”。栖霞山古称摄山,因山中盛产中草药,可以滋养摄生,故名。栖霞山位于南京东北郊十八公里处,山有三峰,中峰最高,名三茅宫,又称凤翔峰,最高峰等,海拔286米;东峰绵延向东形似卧龙,名龙山;西峰突兀江边,状如伏虎,名虎山。栖霞山外形似伞,因此古时又称为伞山。至于“栖霞”名之由来,至少有两种说法:一是山以寺名,二是因山中漫山红叶,每当深秋时,犹如晚霞栖落,蔚蔚壮观。现栖霞山为我国五大红叶观赏风景区之一。

古人云,“会游游栖霞,不会游游天下”。可见栖霞山独具魅力,首先栖霞山兼山水之胜,被乾隆皇帝誉为“第一金陵明秀山”,且自古以来就是战略要地。其次,栖霞山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被专家称为浓缩了半部金陵文化史,是南京六朝文化的重要代表和见证地。第三,栖霞山(古称摄山),自古以来以盛产中草药而闻名于世,在我国中草药资源宝库中独树一帜,葛玄、葛洪、李时珍等名人曾多次来栖霞山。第四,对于国内外地质、地理工作者而言,栖霞山富有地质之胜,栖霞山是我国东半部地质情况中南方类型的“模特儿”,现在国际地质学界还把一些地层名字冠以“栖霞”二字,此外,栖霞山还盛产金、银、锰、锌等矿产。第五,就自然景观而言,独特的山峦奇石,二涧四泉,加之春桃花、秋红叶,确实为一引人入胜的风景名胜地。

南京栖霞山导游词6

“彩虹明镜”与月牙池

过了哼哈殿可见一个小巧的明镜湖,真象是透明的玻璃镶嵌在绿色的地毯上,当湖水盈盈之时,可见寺门及两侧岗丘前的古枫绿树倒映水中,涟猗骤起,波光浮动,山林古寺就象映在银幕上,景色比岸上更胜三分,即所谓“彩虹明镜”为栖霞之一景也。

鼓 楼

明镜湖向前数步,可见钟鼓楼,栖霞鼓楼沿古寺主建筑中轴线与钟楼完全对称,而建筑结构、尺寸、材料、色调、外形与钟楼保持一致,形成南有千禧钟,北有太平鼓之完臻格局,钟楼之声更添古刹之庄严,实乃太平盛世之殊胜因缘也。大鼓腰直径二点五米,鼓面直径二点一米,厚一点八米,重约四百公斤。

钟楼

栖霞山钟楼建于1999年12月,“钟楼”二字出自于著名书法家林散之之手,楼下供地藏王菩萨,佛教中认为他是地狱中的神,钟声响起时能解脱罪恶的灵魂,楼上的千禧大钟总重量为9.6吨,每年新年来临人们在此举行敲钟活动以祈祷来年平安幸福。

寂然法师像

在钟楼后方竖有一寂然法师像,寂然法师弱冠之年出家于寿圣寺,一九二一年来栖霞奉事剃度师振禅和尚,法师悉心照料体事入微,若舜和尚深为感动,遂请法师担任监院。

一九三七年,南京沦陷,日军烧杀奸淫,暴行肆虐,寂然法师留守栖霞,得大本、志开二位法师建议与协助,以大慈悲之心,于寺中设佛教难民收容所达四月之久,救护难民二万三千余人,并掩护抗战将领安全脱险。为赈济难民,又设法四处告贷募化。一九三九年秋终因积劳成疾,心力交瘁,壮年早逝。

法师一生,爱国护教、济世救民,实为佛门楷模。

白莲池

钟鼓楼向前数步为白莲池,呈半月形,故名月牙池,供游人或佛门信徒放生之用,俗名放生池,沿池的汉白玉栏杆,雕刻水禽花卉,颇有艺术情味。关于放生池的由来,尚有典故可寻,这里从颜真卿说起,南北朝时佛教在中国进入盛期,梁武帝萧衍是历史上显赫一时的佛门天子,是一个以佛化治国的皇帝,在位时极为倡导佛教,主张天下僧民皆吃素食,但他借皇帝权威,自作“断酒肉文”,强令各地寺院执行,从此形成了中国佛教素食的制度。放生池的设置亦在此时。素食与放生是一脉相通的。

二亿年前的碑材——明征君碑

栖霞寺山门广场左侧即是栖霞一宝明征君碑,明征君碑是唐代高宗皇帝李治在上元三年4月25日(公元676年)为纪念明征君(明僧绍)将自己的宅第捐献给佛门,创建栖霞寺而立,至今有1300多年,现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文为唐高宗(李治)所撰,出自唐初著名书法家高正臣手笔,笔法俊逸清秀,刚柔有致,可见当时风格特点,碑面除碑额篆书“明征君碑”四字外(四字为王知敬手书)均为行书,共二千三百七十六字,现尚存二千三百六十三字,仅缺十三字,字迹清晰可辨、碑阴有“栖霞”两个大字,据传为高宗亲笔。其字体历来有两种说法,其一,笔力遒劲,雄浑;其二,字体并无遒劲,潇洒之感,倒有柔弱疲软之貌,如果说字如其人,那它不正是李治自身的写照么!要不然他的政权怎么会落到武则天的手中去呢?此碑也是南京地区保存得最完美的唐代碑刻,在全国现存唐碑中,是极罕见的珍品。

栖霞寺历代僧人都称碑材为“梅花石”。现此碑经古生物专家考证,属于沉积岩类的“海百合茎石灰岩”,朵朵梅花是海百合茎等动物化石,全碑正面约有海百合动物化石2万2千多个,距今已有2亿零5百多万年。具有这么多可见的动物化石制成碑的如此大块的标本,在全国甚至全世界也是罕见的,因此,栖霞山的明征君碑不仅是文物古迹之珍品,而且也是地质界收藏的化石标本之珍品。

南京栖霞山导游词7

“金陵名蓝三,牛首以山名,弘济以水名,兼山水之胜者,莫如栖霞”。栖霞山古称摄山,因山中盛产中草药,可以滋养摄生,故名。栖霞山位于南京东北郊十八公里处,山有三峰,中峰最高,名三茅宫,又称凤翔峰,最高峰等,海拔286米;东峰绵延向东形似卧龙,名龙山;西峰突兀江边,状如伏虎,名虎山。栖霞山外形似伞,因此古时又称为伞山。至于“栖霞”名之由来,至少有两种说法:一是山以寺名,二是因山中漫山红叶,每当深秋时,犹如晚霞栖落,蔚蔚壮观。现栖霞山为我国五大红叶观赏风景区之一。

古人云,“会游游栖霞,不会游游天下”。可见栖霞山独具魅力,首先栖霞山兼山水之胜,被乾隆皇帝誉为“第一金陵明秀山”,且自古以来就是战略要地。其次,栖霞山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被专家称为浓缩了半部金陵文化史,是南京六朝文化的重要代表和见证地。第三,栖霞山(古称摄山),自古以来以盛产中草药而闻名于世,在我国中草药资源宝库中独树一帜,葛玄、葛洪、李时珍等名人曾多次来栖霞山。第四,对于国内外地质、地理工作者而言,栖霞山富有地质之胜,栖霞山是我国东半部地质情况中南方类型的“模特儿”,现在国际地质学界还把一些地层名字冠以“栖霞”二字,此外,栖霞山还盛产金、银、锰、锌等矿产。第五,就自然景观而言,独特的山峦奇石,二涧四泉,加之春桃花、秋红叶,确实为一引人入胜的风景名胜地。

乾隆皇帝与栖霞山

乾隆皇帝六次南巡,除了第一次外,后五次他都来过栖霞山,并在栖霞山行宫前后驻跸四十五天,描写栖霞山各名胜的诗有120首,匾联44副,佛赞一篇,对其偏爱的栖霞十景,行宫、彩虹明镜、紫峰阁、玲峰池、万松山房、珍珠泉、德云庵、叠浪岩、幽居庵、天开岩,不仅写出许多赞美的诗联,而且并画下这个十景当时的盛况。乾隆皇帝第一次来栖霞山就写下了赞誉栖霞山美景的诗《游栖霞山》,“第一金陵明秀山,所欣初遇足空前,画屏云庵紫峰阁,乳窦春淙白鹿泉,梵业镌碑尚隋代,净因舍宅自齐贤,更谁凿壁名纱帽,只恐平原意未然”。

哼哈殿

哼哈殿位于景区主入口,于2001年9月15日建成。一般寺庙都设有三个门,亦称“山门”,象征解脱人生、痛苦的入口。殿内两侧通常供奉两尊金刚神像,威武骠悍、露牙睁目,就是“哼哈二将”。他们的俗名一个叫郑伦,一个叫陈奇。郑伦是商纣王的督粮大将,他只要用鼻子一哼,便能使人魂飞魄散,因得名“哼将”;陈奇原也是商朝的督粮官,他张嘴一哈,黄气喷出,嗅者当场丧命,二人一个哼鼻,一个哈气,各显神威,故称哼哈二将。

南京梅园新村导游词

篇一:南京梅园新村导游词

各位朋友,你们好。我们现在来到梅园新村纪念馆参观。梅园新村是一组欧美式的建筑,尽管经历了岁月的风风雨雨,但依然保持着当年的风采。这几幢在我国革命史上意义非凡的小楼,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办公原址。从1946年5月到1947年3月,周恩来同志率领中共代表团在这里与国民党政府进行了十个多月的和平谈判,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留下了不朽的一页。历史跨过了半个世纪,为了充分展示中共代表团在梅园新村的斗争生活,1960年在这里筹建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1978年正式对外开放;1990年兴建了国共南京谈判史料陈列馆;在1998年我们敬爱的周恩来百年诞辰之际,又建成了周恩来图书馆并成立了“周恩来研究会”,以缅怀和研究伟人的丰功伟绩和崇高品质。目前,纪念馆已接待了国内外观众1000多万人,每年观众数保持在50万左右,是全国优秀的爱国主义 教育 基地之一。

下面,我先介绍陈列馆的情况。

1990年1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谈判期间曾任周恩来政治秘书的宋平同志为史料陈列馆开馆揭幕。同年7月,时任中央政治局的乔石同志专程来此为周恩来铜像揭幕。陈列馆的馆名是由时任国家主席的杨尚昆同志题写的。陈列馆工程曾获1993年全国优秀建筑设计一等奖。陈列馆是一座富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化建筑,由庄重的展厅和典雅的庭院组成。建筑创作既强调历史环境的再现,又考虑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在庭院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这尊周恩来全身铜像,铜像高3.2米,重900公斤,是以当年周恩来步出梅园新村30号大门的一张照片为原型塑造的,神形兼备,表现出周恩来坚定、沉着、机智、从容的革命家形象,气度非凡,风采卓然;铜像下没有基座,仿佛周恩来正迈步向我们走来,表现了他一生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铜像脚踩红色大理石铺成的路,象征了他一生走过的是革命的道路。

铜像上方是高大的拱门,拱门上一组铁花拱圈门头线,是以中共代表团办公原址梅园新村30号大门为原型,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设计的,能让人感到真实、亲切、熟悉,与铜像相配令人依稀如见周恩来在龙潭虎穴中,谈笑风生出入梅园的情景。铜像后高高竖起的墙面上开着许许多多镶玻璃的小窗孔,是用夸张的艺术手法反映了当年特务监视的眼睛,西面山墙上四扇 浮雕 式的老虎窗就是当年军统特务监视站的历史再现。山墙上变形组合的马蹄莲花饰及雕有梅花图案的石刻透空窗就象征着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在狼眼的环视中处变不惊,从容自若,傲霜斗雪的英雄气概和坚强意志。下面请到室内参观。

进入陈列厅,您现在看到的是展厅中央的这块汉白玉浮雕。浮雕高6.5米,宽3.3米,上面 雕刻 的是中共代表团领导成员与工作人员的形象。从下往上是:周恩来、邓颖超、董必武、吴玉章、叶剑英、陆定一、李维汉,这七位是代表团的领导成员。当时,代表团对内称中共中央南京局,上面那位女同志就是南京局组织部长钱瑛,她左边是协助周恩来工作的廖承志。后面三位刻画的是代表团工作人员的形象,没有具体的姓名。浮雕上人物由大到小呈“S”形排列,一方面象征着中国革命道路是艰难曲折的;另一方面预示了革命事业后继有人,源源不断。人物的身边还有一些风和云的图案,表示他们都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代风云人物。

浮雕后是一幅大型的油画——《梅园春色》,反映的是中共代表团办公原址的场景。油画上方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的亲笔题词——为真民主真和平而奋斗到底!这正是中共代表团在南京与国民党政府和谈的宗旨,也反映了我馆陈列的宗旨。

下面请随我参观史料陈列。

请看第一部分——国共重庆谈判。

由于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第二次国共合作,中国人民经过八年的浴血奋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当时,中国共产党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团结、和平、民主”的号召。但是,国民党企图独占抗战胜利的果实,坚持“内战、独裁、分裂”的方针。中国面临两个前途、两种命运的关键时刻。然而,由于在抗战期间,蒋介石躲在地处大后方的四川保存实力,国民党大部分军队都退到了西南和西北,所以在抗战胜利后一时来不及将兵力调往内战前线。国民党政府为了争取时间,加紧运兵、部署内战,同时又迫于国内外舆论的压力,不得不摆出和平的姿态,一连向延安发出三份电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共商国是”。中国共产党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决定接受美国政府的调停,派出代表团与国民党政府进行和平谈判。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由延安飞往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和蒋介石多次单独会面,经过43天的谈判,“国共双方会谈纪要”也就是《双十协定》在重庆签定。不久,毛泽东返回延安。12月16日,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到达重庆,一方面参加政治协商会议,另一方面继续国共之间的和谈。12月2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任命马歇尔来华调处中国内战,周恩来对他的来华表示欢迎。1946年1月,国、共、美三方代表签订了《停战协定》。2月,签署了《整军方案》,《方案》规定,中共部队缩编为十个师,仅为国民党军队的五分之一,表明中共为和平做出了真诚的努力和让步。但在这些《协定》和《方案》签订期间,国民党政府并没有停止过对解放区的进攻。

1946年5月,国民党政府还都南京。5月3日,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也迁来南京,分别居住在梅园新村17、30、35号。常驻南京的领导成员是周恩来、董必武、陆定一、邓颖超、李维汉。

这里陈列的是国家一级文物,中共代表团在南京期间的户口卡,还有证件、徽章。当时、在代表团工作过的同志先后有200多人,国民党警察机关为了监视代表团工作人员的活动。对所有工作人员及其家属都进行了登记、备案。请大家注意看,当时每张卡上的户主都是周恩来,表明这是一个特殊的大家庭!户口卡是南京谈判的历史见证,十分珍贵,具有特别重要的历史价值。再请看这块红绸,它也是国家一级文物。当年,同在《新华日报》南京办事处工作的鲁明和林同两位同志结婚,大家欢聚在一起,邓颖超同志剪下了这块红绸,董老题了“天作之合”,同志们都在上面签名表示祝贺。周恩来和邓颖超还对新婚夫妇讲了正确处理夫妻关系的“八互”——互敬、互爱、互信、互勉、互助、互让、互谅、互慰。这块红绸让人感到当年婚礼的简单与朴素,但题字、签名、赠言又无不体现出这个特殊大家庭的温暖。

请看第二部分——国共南京谈判。

首先是“制止中原内战”的谈判。中共代表团到达南京时,国民党军正以30万兵力,将我中原部队6万多人层层包围在湖北宣化店一带,妄图一举消灭,内战一触即发。周恩来揭露了这一阴谋,驳斥了国民党当局散布的“中原无战事”的谎言。在他的据理力争下,1946年5月5日,国、共、美军事三人小组及工作人员60余人赴宣化店就地调处。途中遇上了大暴雨,到了黄陂县十颗松河时,河水冲断了木桥,吉普车开不过去。为了争取时间,年届48岁的周恩来不顾个人安危,带领中共代表毅然蹚过了100多米宽、齐腰深的冰凉的河水。而当时,美方和国方代表都是被老百姓背过河或坐在吉普车里被抬过河去的。到达宣化店后,周恩来立即与中原部队司令员李先念、王震等一起研究,布署中原部队突围的具体方案,周恩来一夜未曾合眼。离开宣化店不久后的6月26日,正如周恩来所预料的——蒋介石挑起了内战,扬言“要在48小时内一举歼灭中原共军”。然而,我中原健儿早已成竹在胸,全部顺利突围。为这一切,周恩来付出了多少心血!这张珍贵的照片就是历史的见证。

接下来是关于“黄河堵口复堤工程问题”的谈判。黄河原经河南转东北方向经山东流入渤海。1938年夏,国民党为了阻止日军进攻,炸开了河南郑州花园口的堤坝,使黄河朝东南方向改道。抗战期间的故道两岸连成了大片的冀、鲁、豫解放区。国共南京谈判期间,国民党政府借口抗战胜利了,要让黄河回归故道,在花园口强行抛石堵口,实际上是企图以水代兵冲垮解放区。为此,周恩来亲赴花园口实地视察,最后终于达成协议“先浚河复堤,后堵口放水”,保护了数万解放区军民的生命安危。

1946年7月,美国政府任命司徒雷登为驻华大使,协助马歇尔调处中国内战。但由于在庐山借口避暑的蒋介石对谈判毫无诚意,一再提出要我方无条件退出大片解放区等无理要求,遭到我方拒绝,致使马、司调解宣告失败。

马、司调解失败后,国民党军又占领了张家口,蒋介石以为大局已定,便宣布要召开“国民大会”,谈判面临着破裂。当时,一些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组成了“第三方面”竭尽全力在国、共之间奔走调解,希望能够恢复和谈。中共代表团为了教育人民、团结“第三方面”人士,接受了调解。但所有的调解努力都由于国民党一方面在军事上不断进攻解放区,另一方面在政治上召开了一党包办的“国民大会”,致使谈判大门被其一手关闭。

就在“国大”召开的第二天,即1946年11月16日,周恩来在梅园新村17号举行了告别性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他指出:中共坚决反对、坚决不承认一党“国大”,中共愿和全国人民一起为真民主、真和平奋斗到底。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周恩来、邓颖超、李维汉三人提前返回延安。

1947年1月,美国宣布退出中国调处。同年2月,国民党当局发出通知,要求中共代表团成员返回延安,这就正式宣告了国共南京谈判破裂。

1947年3月,董必武率中共代表团全体成员离开南京。董老在南京机场向送行的朋友们说:“再见之期,当不在远”。后来,时局的发展正是这样,代表团离开南京后,仅经过两年零一个半月的时间,我中国人民解放军就解放了南京。

在二楼展厅,首先请看第一部分——领导和发展爱国民主运动。

在国共南京谈判期间,国民党政府不断扩大内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反对。1946年6月,上海数万群众集会欢送“和平请愿团”到南京和平请愿。当他们到达南京下关车站时,遭到国民党特务的包围毒打,造成了震惊中外的“下关惨案”。周恩来闻讯后,于深夜2点赶到医院慰问了受伤代表,周恩来握着马叙伦的手说:“你们的血是不会白流的!”马叙伦回答;“中国的希望只能寄托在你们身上了!”第二天,周恩来就向国民党政府提出了严重抗议。就在“下大惨案”发生不到半个月,国民党特务又在云南昆明接连暗杀了著名民主人士李公朴、闻一多。周恩来闻讯后悲痛不已,愤然写下悼词:“今天在此追悼李公朴、闻一多两先生,时局极端险恶,人心异常悲愤。但此时此地,有何话可说?我谨以最虔诚的信念,向殉道者默誓:心不死,志不绝,和平可期,民主有望,杀人者终必覆灭!”他还公开对中、外记者们说:“我们随时准备好了接受李公朴、闻一多同样的命运,要怕就不敢来谈判,来了就不怕!暗杀决不能阻止我们为中国之和平、民主而奋斗!”

大家请看,这是周恩来同志和董必武同志的仿真塑像,是以他俩在梅园新村30号院内的合影为原型塑造的。请问大家是否知道他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吗?告诉大家,董老比大一轮,所以他们是同一属相,而且他们的生日都是3月5日。

请看下一部分——为祖国统一大业不懈努力。

国共南京谈判破裂后,解放战争打响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摇摇欲坠的国民党当局开始向我党乞求和谈。1949年1月,毛泽东发布《关于时局的声明》,提出了进行和谈的八项条件。2月,国民党代总统李宗仁宣布接受中共的八项条件。3月,以张治中为首的南京政府和谈代表团抵达北平。然而,国共双方代表在北平达成的《国内和平协定》最终被蒋介石所拒绝,致使建国前夕的“北平和谈”宣告破裂。但是,以张治中为首的南京政府和谈代表团成员毅然决定全部留在北平。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时隔两日,即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隆重举行。

建国以后,党和政府一直积极寻求解决台湾问题的途径。50年代中期,毛泽东提出要“和为贵”。1956年,周恩来会见新加坡《南洋商报》特派记者曹聚仁时说:“国民党和共产党合作过两次,第一次合作有国民革命军北伐的成功,第二次合作有抗战的胜利,这都是事实,为什么不可以第三次合作呢?台湾是内政问题,爱国一家,为什么不可以来合作建设呢?我们对台湾,决不是招降,而是要彼此商谈,只是政权统一,其他都可以坐下来共同商量安排的。”60年代初,根据周恩来概括并经毛泽东审定的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归纳为有名的“一纲四目”。——“一纲”: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四目”;一是台湾统一于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台湾之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介石;二是台湾所有军政及经济建设一切费用不足之数,悉由中央拨付;三是台湾的社会改革都可以从缓,必俟条件成熟并尊重蒋的意见,协商决定后进行;四是双方互约不派遣特务,不做破坏对方团结之举。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受到海内外人士的普遍赞誉。90年代,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请看第三部分——梅园风范,万古长青。

这部分主要展现了建国后原中共代表团领导成员以及现在的中央领导同志视察参观纪念馆的图片资料,体现了他们对纪念馆建设的重视和关怀。另外,还有近年来纪念馆开展的各项活动的照片。还展出了纪念馆的部分研究成果及获得的奖状、奖牌。下面请参观办公原址。

各位观众,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梅园新村30号,是当年周恩来同志和邓颖超同志办公、居住的地方。这幢房子是国民党政府安排给代表团使用的。在代表团没来之前,他们就在这所房子的周围安设了许多特务据点。马路对面的梅园新村29号、22号和离我们最近的31号都是特务监视站。国民党特务常利用31号的这两个窗口偷看偷听代表团的活动。同时他们还在这附近的街头巷尾布置了许多化了妆的流动特务——“裁缝”“鞋匠”“黄包车夫”“算命先生”等,跟踪、盯梢来访的客人们。郭沫若先生曾访问梅园新村,对代表团所处的环境深有感触。他在《南京印象》一书中曾写道:“……仿佛在空气里面四处都闪耀着狼犬那样的眼睛、眼睛、眼睛。”代表团到达南京之后,为了安全,首先将30号院墙加高了近一倍,防止外面流动特务的偷看和破坏。接着,又在传达室上加盖了一层小楼,挡住了特务的监视视线,还可以通过楼上的临街窗口观察外面流动特务的活动情况。

代表团离开南京到现在已经50多年了,这个院子仍然保持着当年的原样——那两棵柏树、这棵垂丝海棠(周恩来当年十分喜爱!邓颖超说过他选中北京的西花厅也是因为那里有海棠的缘故),还有围墙边的那四棵石榴树,它们都是当年的原物。

这幢房子的楼上,是代表团的机要科和秘书室。上面是三间低矮的小阁楼,一伸手就能摸到屋顶,在南京炎热的夏季里,里面就像个大蒸笼。窗户很小,通风又不好,但是为了防止31号特务的偷看和偷听,日夜都得用红、黑两层窗帘紧紧地遮住。最热的时候,机要科的同志们只好打一盆凉水,把脚泡在水里解暑,他们就是这样在艰苦的环境下汗流浃背、不分昼夜地工作着。周恩来和邓颖超十分关心大家,常常上楼看望同志们,给他们送一些菊花茶和绿豆汤解暑,并把代表团仅有的一台电扇送上楼给大家用。周恩来同志还风趣地说,你们是干__的,要注意安全,我住在楼下,给你们放哨!一席话让同志们感到十分亲切,也忘记了工作的疲劳与艰苦。

楼下这间是代表团的会客室。当年周恩来和董必武常在这里接待来访的民主人士、新闻记者、国际友人,也有国民党的谈判代表。请看,在会客室的桌上,放着一碗雨花石,这是代表团去雨花台凭吊革命烈士时,周恩来、邓颖超同志捡回来的。邓颖超同志说:“每当我看见这些雨花石,就使我想起无数革命先烈来。”他们还以此对代表团的青年同志进行气节教育。郭沫若先生对这碗雨花石感慨万分,在《南京印象》中有这样的描写:“雨花文石的宁静、明朗、坚实、无我,似乎象征着主人的精神。”会客室墙角是落

地收音机,当年立下了不少功劳。因为,每当代表团在会客或开会时,隔壁的特务们总是竖起耳朵偷听,同志们就将收音机打开,将音量开大,干扰敌人的监听。会客室墙上的照片,是周恩来、邓颖超、李维汉在提前返回延安时与留守的董老就坐在这两张沙发上照的。会客室的里面一小间是代表团的小餐厅。当年周恩来同志很少在这里就餐。他一般都是与大家一起到17号的大饭厅里吃饭。这里平时就作为同志们的阅览室,现在里面的桌椅、报纸与报架也都是当年的原物。

请看对面两间,外间是周恩来和邓颖超的办公室。墙上的照片就是1946年初夏深夜他办公时的情景。当年,邓颖超负责妇女界的工作。她就坐在靠门边的座位。

里间是周恩来同志和邓颖超同志的卧室。里面是两张简单的小木床,床上的棉被他们使用20多年。橱柜上的小皮箱是1936年周恩来处理“西安事变”时开始使用的,在南京谈判期间用它存放衣物和文件,后来又带到北京使用。衣架上的太阳帽和黑西服是周恩来当年在这里时穿戴过的。周恩来同志十分爱惜这件西服,在工作或吃饭时总是习惯地戴上护袖,防止衣服弄脏磨破,所以尽管穿了很多年,看上去却还是很新。

周恩来同志在生活上非常艰苦朴素,克勤克俭。他有一副刮胡刀具从青年时代 留学 时就开始使用了,到1946年南京谈判期间已经相当旧了,刀架一边的一只脚已经磨掉,刀片上下都不方便,用起来很不顺手,可是周恩来同志却坚持不愿换新的。后来一直使用到1952年,直到刀架上的另一只脚也磨掉了,坏得实在不能再用时,才重新换了一副刀具。

下面请看汽车间,这辆小汽车是周恩来同志当年乘坐的,是原物,现在还可以开动。当年这部汽车一出去就会有特务的汽车跟踪,司机段廷英不仅机智聪明,而且有着高超的驾驶技术,他经常利用十字路口绿灯将要转换成红灯的刹那间,出其不意地加快马力冲过去,甩掉后面跟踪的特务。在南京谈判期间,它还护送了许多地下党和民主人士,从未发生过事故。

这间是周恩来的政治秘书宋平、陈舜瑶夫妇的卧室。这间是董必武的政治秘书欧阳方、邹德馨夫妇的卧室。

这里是梅园新村35号,是董必武、廖承志、钱瑛、李维汉四位同志办公、居住的地方。当年代表团由于住房拥挤,就以廖承志同志夫人经普椿的私人名义买下了35号。代表团在这个小院里加盖了这两座对称的小平房,既挡住了31号窗口的特务监视视线,也解决了住房问题。左边小间是当年宋平等同志办公的政治研究室,右边一间居住着董老的警卫员刘国安。楼上居住的是李维汉和钱瑛两位同志。楼下这间是廖承志同志的办公室和卧室。廖承志同志是代表团的对外发言人之一,当年他主要负责宣传和外事工作,墙上的照片是他1946年1月从重庆出狱时照的。

这间是董必武同志的办公室。当年他在代表团工作时已61岁了,年龄最大,大家都叫他董老。现在桌上的公文包是1945年董老代表解放区人民去美国旧金山参加联合国成立大会时使用的,谈判期间一直用它。桌上的铜墨盒是当年叶剑英、李克农、徐冰三位同志在北平军调部工作时送给董老六十寿辰的礼物。董老学习过的书籍还在这里。当年,董老的学习兴趣很广,除了学习马、列著作外,还有英文、哲学、历史等。相通的一小间是董老的卧室。虽然只有8个平方米,当年却居住着董老和夫人何莲芝以及三个孩子一家五口人。床上的用具都是他们全家使用了二十多年的:两床棉被是1945年重庆谈判时开始使用的;毛巾被是1937年时董老从武汉的一家旧货店买的;里面床上的印花床单由于使用了多年,一再缝补,最后何莲芝同志只好将它从中间剪开,把两边好一点的再对缝起来,继续使用。

这里是梅园新村17号,是当年代表团的办事机构驻地。右边这幢房子的楼上有代表团的军事组、妇女组、党派组和电讯室。楼下是小会议室、新闻组、新华通讯社南京分社抄报室、十八集团军驻京办事处处长办公室和卧室以及外事组的办公室和卧室。左边这幢房子的楼上是代表团同志们的宿舍,楼下是大饭厅。当年,国民党政府召开了一党“国民大会”的第二天,周恩来就是在这里举行了告别性的最后一次记者招待会。

至此,梅园新村纪念馆的情况全部介绍完了。谢谢大家。

篇二:南京梅园新村游记

十一月一日 星期二 多云11月1日,我们四年级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坐着旅游车,浩浩荡荡地到南京参观了总统府和梅园新村。我们先到总统府参观。总统府的门楼的柱子是标准的古罗马爱奥尼亚柱做成的,看看柱头上精致的卷涡纹样,就感觉到很美。进入大门后,就看见一应颇具中国特色的大堂,与之前的西式大门形成强烈反差。1929年国民政府部分改建时,就将孙中山手书的天下为公匾额悬挂在大堂正中横梁上。接下来,我们来到子超楼,它是总统府的重要建筑,30年代初期,中国建筑师中的一些有识之士,受西方建筑思潮的影响,大胆探索了中国新民族形式的建筑。

子超楼就是这种建筑形式的代表作之一。参观了总统府,我们来到了另外一个地方---梅园新村。梅园新村前有巨大的周恩来铜像。像后有许许多多闪闪发亮的小窗户,代表着许多闪闪发亮的眼睛,我走进梅园新村的大客厅,看到里面有许多档案材料,还有周恩来送给司徒雷登的敞口瓶,马歇尔赠给周恩来的公文包。另一个大厅里有周恩来和其他人认真工作的塑像。周恩来爷爷当年为革命在梅园工作的情景历历在目,大家对他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该回家了,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总统府和梅园新村。

篇三:南京梅园新村游记

停在门口,仰头注视着这座布满绿藤的小院。曾经,周就在这里工作;曾经,敌人就在对面的小楼上监视着这里的一切……如今的小院早己人去楼空,但那份紧迫与庄严仍在小院中回荡着……

步入大门,我环顾四周,只见满院的青藤正旺盛地生长着,就如同我们正在争先恐后地努力超越他人的样子。绿藤掩映之间,映入眼帘的是周的铜像。他昂首挺胸、神态端庄,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中透露出了从容、沉着与机智,但更多的还是坚定。铜像的上方是一道梅花边框,同时记起在书中看过,周生前最爱梅花。因为它不畏严寒,傲霜斗雪,正如同中国共产党那样不畏艰险,无私忘我奉献的精神。想必这道梅花边框就是为此而来吧!铜像的下方则是一块红色的大理石,那触目惊心的红色,它不仅代表着周一生都在红色的革命道路上奋斗,更代表着中国走过的革命道路上充满了凶险与艰辛,革命的漫长道路上洒满了烈士们的鲜血!

接着,我们走入大厅,来到了巨大的汉白玉浮雕前。浮雕上面雕刻着12位以周恩来为代表的共产党员。他们呈现出一个反着的“S”形。我出神地凝视着这块浮雕,渐渐地,渐渐地,我仿佛看见了中国人民充满坎坷的取胜道路,胜利的来之不易;看见了周看见中国革命道路源远流长,后继有人而露出的欣慰笑容。人群边的几朵祥云环绕在这12位党员身边,好像在讲述着他们当年叱咤风云时的英雄 事迹 。

离开汉白玉浮雕,继续参观。墙壁上的橱窗中,陈列着一篇篇周的 文章 与他生前曾经使用过的物品。然后,我们来到了梅园新村30号。那是周原先工作的地方。院落里两棵高大的松柏显得十分苍翠,我轻抚着那粗糙的树干,心里不觉有些震撼,这两棵松柏是经历了多少岁月的沧桑啊!它们不论严寒酷暑,都犹如两个绿色的巨人,守护着这个美丽而又神圣的地方。一阵微风吹来,树叶轻轻摇晃,一起进入我的眼帘的是一丛青翠的枝叶。我顺着那一抹绿光望去。啊!是桂花树!

猛然间,一道亮光如同划破了秋日的长空,照亮了我的脑海。对呀!这松柏与桂花树不就象征着共产党的崇高品质与远大的理想吗?松柏的万古常青与坚韧不拔,不就在衬托着共产党员坚定的信念与持之以恒的品质吗?桂花的不张扬与花香的纯净疏淡,不也正是共产党纯洁、朴素的高尚品质吗?想到这里,我终于明白了周为什么要在工作的院子里种下松柏与桂花。为的就是激励自己在革命的道路上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呀!

最后,我又回到了的铜像前,充满敬佩地看着这位一生都迈着坚定的步伐,在红色的革命道路上勇往直前的伟人。一位位同样为革命斗争而奋斗着的人们浮现在我眼前……

南京玄武湖导游词讲解

玄武湖位于南京城中,三面环山,一面临城,是江南最大的城市公园,钟山脚下的国家级风景区。钟山雄峙湖东,古城濒临西南,富贵、覆舟、鸡笼山屏列于南,秀峰塔景隔城辉映,朝阳、幕府山绵延湖北,山城环抱,沿湖名胜古迹众多,巍峨的明城墙、秀美的九华山、古色古香的鸡鸣寺环抱其右。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南京玄武湖 导游词 ,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

南京玄武湖导游词1

沿堤北行,有一小土山。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这座小土山就是东晋大文学家、大阴阳风水家郭璞的衣冠嫁,叫郭仙墩。其人学博才高,文采雄健,著有《山海经注》《尔雅注》《葬经》等,他不畏权势,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 ___ ,当大将军王敦谋反,命其卜卦成败,他直言“无成”,被王怒而杀之。他一身正气,从容就义,平叛后被迫封太守,在此立墓纪念。山侧有一亭叫郭璞亭,原有碑文,现已不存。

前面就是 儿童 乐园,从木马滑梯到飞机大炮,各种大型玩具齐全,南京许多市民都在那里留下了童年的回忆。

过了游船码头,我们看见花丛之上有一石雕。请问大家这尊石兽叫什么主子。好,我来告诉大家,这种神兽张口吐舌,昂首仰头,四腿矫健,肩生双翼,名叫辟邪。原先是南京六朝帝王陵墓前的守陵神兽, 雕刻 精美,神形具备,是六朝艺术的代表作品。其形象都是从狮子演化而成,有独角的叫麒麟,双角的叫天禄,在帝陵设立;无角的叫辟邪,在王墓守护,南京市徽的中心就是辟邪的形象。各位游客,辟邪就是辟除邪恶,确保平安,我们大家看了它,它就会给各位保佑平安,带来一生幸福。

从那里走过幽静的林间小道,看到前方有一九级六面的玲珑宝塔,塔侧是西阔三间单檐歇山顶的华丽殿堂,叫莲花精舍,俗称喇嘛庙。大家会奇怪,在东南沿海汉传佛教之地怎样会有藏传佛教的寺庙呢那里有它的来历 故事 ,它是为纪念民国时期西康的最高宗教领袖诺那呼图克图而建。呼图克图

南京玄武湖导游词2

过了喇嘛庙,透过一道精致小拱桥白桥即进入樱洲,因洲上曾超多栽植樱桃而得名,处于环洲大半圈的环抱中,洲中有洲、湖中有湖,景致十分幽雅。原有樱桃品种优良,色泽红艳,风味甘美,清代曹雪芹祖父曹寅在康熙南巡时贡奉皇上,深得康熙喜爱,并说“先进皇太后,朕再用”。此刻代之而起的是如云似雪的樱花。樱花在亚太地区是声名卓著的花木,日本作为国花,富士山樱花盛开,举国放假赏樱。那里先后 种植 十余品种,干余株,已蔚然成景。在樱洲上还种植了几十种花木,四时八节,花果绵延,玉兰皎洁,红杏闹春,绣球斗雪,海棠粉艳,紫荆红条,金钟飞黄,丁香馥郁,榴花似火……香风红雨,有如花海,因此而命名为“樱洲花海”。

这些花木中,有不少是来自美、法、意、荷兰、墨西哥、塞浦路斯、日本等国友好城市的使者手植,成了南京对外友好交往的象征。

樱洲的北侧有长达三百余米的长廊,依水偎树,一面紧临荷风送香的莲花港,一面为草坪广场,杂花生树,闲庭散步。过了大草坪,有一竹篱茅舍的园中园,就是荷花品种园,与莲花港相呼应,名莲竞放,或并蒂双开,或碗中吐艳,共有名品170多种,2000多盆。荷花是不妖不污的君子之花,凝珠含露,亭亭出水,赏荷吟唱,总是风雅韵事。

品种园之东就是清真餐厅,翘角飞檐的民族建筑形式辅以回廊亭架,环境清幽,更以清真名菜著称,风尾虾、松鼠鱼、桂花牛肉等是那里的名馔,为保留穆斯林风俗习惯的游客创造美食之家的温馨氛围。樱洲西南又是一大草坪,是露天舞台,每逢节假日,载歌载舞,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南京玄武湖导游词3

芳桥是进入梁洲的主要通道,是湖内历史最久、最大、最有名的一座桥,明代即有记载,几经扩建,遂成现状。桥两端堤岸樱花舒展,金钟伏地,春天红云缀黄,颇似太湖长春赏樱的景象。前方就是湖中最大的陆地—梁洲,史载梁武帝长子昭明太子萧统在那里筑园读书,编纂《昭明文选》,故称为“梁园”。可惜这位风流文采的太子于湖中落水,惊疾不治而终。定名梁洲,就是源于这个历史 典故 。梁洲是开发建设最早的一个洲,也是历来全园活动的中心场所。每至秋季,几十万株菊花盛开,不是春光,胜似春光,梁洲赏菊成为南京市民的时尚。我们迎面看到的大形盆景花坛,山石嶙峋,松姿盘虬,是一园艺上品。踏上台阶,看到色彩鲜艳的立体花坛,经常变换成大象、熊猫、钟表等造型,是园林工作者向各位游客献艺。中间是遮天蔽日林荫大道,栽植了著名的观赏树种,如雪松、广玉兰、银杏等,绿意盎然。路东侧的白苑餐厅,是一组集楼台亭阁为一体的组合建筑,形式典雅,色彩纯朴,巨树簇拥,迎风对山。那里是玄武湖特色菜肴活鱼宴美食菜馆,活杀活烹,上席后鱼嘴仍在张动,有机会各位不妨尝鲜,可令你大快朵颐。

前方就是盆景展览馆,由展馆、温室、庭园组成。院内陈列各类盆景数以千计,其中全国省市评比获奖作品就有几十盆。历次各种花卉展览的精品都在馆内展出,温室里四季奇花,姹紫嫣红,观叶植物,绿意如诗。漫步庭中,小院春回,修竹绿蕉,洞门漏窗,游此可怡情养性。

出了盆景馆,即是览胜楼、阅兵台。览胜楼建于清末民初,二层四角攒尖,富丽堂皇,时为要人云集联吟结社的风雅场所。阅兵台出于六朝故事,让人们遥想起南朝当年,楼船战舰,樯帆林立的水上阅兵盛况。

南京玄武湖导游词4

玄武厅下面是游船码头,快艇轻舟直抵对岸南京火车站湖滨广场,外地游客一踏上南京的土地即可乘艇入园,饱览湖光山色。再沿路西行就是牡丹园,小丘伏地,曲径迂回,湖石筑砌的花台内栽满了牡丹芍药。牡丹被誉为国色天香,它雍容华贵,娇艳非凡,其中姚黄魏紫、监玉豆绿为花中极品,此园为南京赏牡丹的一处重要景点。园内高处有一四》重檐亭叫闻鸡亭,相传南朝齐武帝夜猎晓归,在此闻宫中鸡鸣。那里地处一隅,幽静恬淡,是游人取静休闲的地方。

牡丹园南侧就是公园中最古老的名胜建筑湖神庙。明初朱元璋造黄册库,一姓茅老人推荐库房东西布局以防日晒,朱皇帝欣然采纳,命他做湖工,死后葬此筑祠。因茅、毛、猫同音,有人 传说 皇帝取猫镇鼠的谐音,杀毛老人造库立庙以避鼠害。清代湖民以打鱼为生,也因猫食鱼,对渔产不利,改称湖神庙。两江总督曾国藩于公元1872年重建此庙,作延引宾客吟风咏月的会所。庙前有一铜钩井,是光绪年间所掘,打井挖出一具铜钩,考为六朝遗物,故就叫铜钩井。湖神庙建筑古朴深沉,庭院雅致,常作展览之用。

再向南,是一组游乐设施,溜冰场、碰碰车、碰碰船、疯狂老鼠等,游人可在此享受动感娱乐之趣。

当我们穿过这组花架,可见架廊上古老的百年紫藤,盘缠如龙,令人感到满架和风轻拂,紫珠垂串,蓝宝生翠,晶莹可爱。

在白苑餐厅下面的码头上,停靠着一组水上列车,很适合团队乘坐,列车在湖上破浪而行,游人尽可一览山水风光。隔着一湖堤,是观鱼池,精巧水榭临水而筑,一湾碧水,流花游鱼,别有花港观鱼之乐。

各位游客,前方走过湖堤,我们看到青翠浓郁,树木参天,这一小岛犹如绿水浮翠烟树如云,叫“翠洲云树”。那里苍松翠柏,修篁幽竹,碧桐挺拔,芳草如茵。洲内有一座大绿篱围蔽的大型露天舞台。民国时常在此演出交响乐和大型节目。50年代,苏联红旗歌舞团、体育表演团和其他一些国家的文艺团体曾在此演出,轰动一时。此刻也有时在那里举行大型演出活动。

南京玄武湖导游词5

在绿荫丛中还有一组鲜为人知的建筑,此刻挂着南京书画院的牌子。那里原先是30年代,一批留日军人发起建立的留日海陆空军同学会的会馆,还供奉吴禄贞(民国初期军长,著名将领)和蔡锷(云南滇军首领,倒袁护国的发起者)灵位,称吴蔡合祠,抗战后作为励志社的招待所,接待美军官兵。建国后改为“翠虹厅”,成为交际处接待贵宾的休息之地。翠洲是园中最为幽静的一处世外桃园,远避尘嚣。从翠洲可向东出公园门,门外沿湖分布有情侣园、水上乐园、湖滨游乐园。出门向右即是通往钟山的十里长堤。

各位游客,我们从翠洲上车顺着湖堤往回走,不久就到了环洲的另一头。我们下车能够看到坡地上是大片月季园。大家明白月季是花中颜色丰富,花形多变,色香俱全的名花,一年多次开放,号称“此花无日不春风”。欧美人把月季当作高贵和感情的象征,此刻已成为花道中必不可少的鲜花。月季园中,木香花架围绕的是一株近200年的老银杏树,银杏俗称白果树,是中国特有的活化石植物,该树种在恐龙时代即已进化,在物种灭绝中幸存,也叫孓遗植物。坡下有一座钟塔,叫中日友好塔,1985年日本爱知县与江苏省结为友好城市时共建的,动力是太阳能,自动报时。

透过月季园前的菱洲大桥即进入菱洲,菱洲是湖中构成较晚的一个洲,曾盛产红菱,故名菱洲。原先一向孤立在湖中,建国后浚湖筑堤,连接解放门、台城和环洲,才与各洲贯通,我们一眼看过去。二条绿色巨龙,张牙舞爪,腾跃戏珠,这是园林工作人员创作的立体花坛,用钢筋竹木作骨架,敷上泥土,外植花草,当时是国内最大的一组花坛,仅栽上的五色草就用了12万株,成为游人驻足留影的景点。原先从那里过一小桥是动物园,有许多珍禽奇兽,但已搬迁至红山森林动物园。现那里拟建鸟类生态园和专类花卉园,再建一主体建筑,正在规划建设中。菱洲距山最近,湖面最开阔,钟山雄峙,富贵、九华、鸡笼诸山蜿蜒,山色青黛,塔影矗立,水波潋滟,云影徘徊。早晨紫气东来,山岚氤氲,晚夕暮霭沉沉,落霞返照,山林城影溶入湖中,山下岸柳依然,楼群耸立,展现了钟山风景区挺拔秀丽的一面。游人披襟开怀,心旷神怡,“菱洲山岚”真是恰如其分。

南京玄武湖导游词讲解相关 文章 :

★ 关于江苏玄武湖的导游词5篇

★ 江苏玄武湖导游词五篇

★ 5篇介绍江苏玄武湖的导游词范文

★ 介绍南京的导游词5篇

★ 2020江苏玄武湖的导游词范文

★ 江苏玄武湖的导游词范文5篇

★ 5篇有关江苏玄武湖的导游词范文

★ 最新的江苏玄武湖导游词范文

★ 精选5篇江苏玄武湖导游词范文

★ 关于南京导游词5篇合集大全

南京明孝陵导游词讲解

明孝陵博物馆位于南京市玄武区钟山风景名胜区内,是关于明太祖朱元璋、世界 文化 遗产明孝陵和南京明文化的专题展馆,新馆外观采用了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建筑风格,白墙、灰瓦、雕花木门、坡顶屋面、马头墙、花格窗等典型元素的运用,使得整体建筑与周边明孝陵遗存的大金门、四方城等文化遗址和草木葱郁的自然环境相协调,这也与600多年前明孝陵“天人合一”的建造理念不谋而合。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南京明孝陵 导游词 ,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

南京明孝陵导游词1

明孝陵坐落在南京市钟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它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及皇后马氏的陵寝。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明代皇家陵墓以其墓主显赫、规模宏大、形制独特、环境优美而著称。2003年,明孝陵申报世界遗产成功,更使得这座开创明清皇陵制度的明孝陵成为了世人瞩目的焦点。

明孝陵经过600多年的历史沧桑,许多建筑物的木结构部分已不存在,但它的所有建筑遗存都完好地保留在原地,空间布局上完整如初,文化遗存所在的自然景观未受损坏,它们足以显示明孝陵在中国帝陵发展过程中所拥有的独特的设计理念、制度格局、营造规模和艺术成就。如今,分布于北京、湖北、河北等省、市的明清皇家陵寝都是以明孝陵的规制和模式而建造的,从这种意义上说,明孝陵不愧是一件天才的艺术杰作,是中国文化发展到高度成熟时期的一项综合性成果,它开创了明清帝陵的一代新制,在中国帝陵发展史中具有里程碑的价值和地位。

它是明初政治思想、社会文化、审美意识、建筑技术和国家财力的结晶。陵寝布局设计和建筑形式,具有鲜明的时代风格和典范精神。既继承了汉、唐、宋帝陵制度中的优秀成分,又创建了新的帝陵制度。明孝陵的陵寝制度,规范着明、清两代500多年帝陵建设的总体格局和风貌,其地位崇高,影响极为深远。

南京明孝陵导游词2

各位游客,我们即将参观的景点就是位于紫金山独龙阜玩珠峰的明孝陵。明孝陵始明代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及其皇后马氏的合葬墓。朱元璋1328年出生于安徽凤阳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 17岁投身皇觉寺,1352年参加了元末郭子兴的红巾军,1356年领兵攻克南京,1368年登基称帝。

明孝陵修建于1381年,1382年葬入皇后马氏,1398年朱元璋病逝后入葬于此,工程直到1413年才完工。取名孝陵,一说是因为朱元璋主张“以孝治天下”,另一说是因为马皇后死后谥号“孝慈”。故此陵明代称“孝陵”,到清代始称“明孝陵”,以示朝代的区别。

明孝陵依托紫金山,陵园依山就势神道蜿蜒曲折,陵寝恪守中国建筑之传统,中轴对称,首创了宝城宝顶,前朝后寝的陵墓形制开创了明清600多年帝王陵墓之先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明孝陵的第一道大门-------大金门,当年明孝陵陵区从大金门的两侧延伸出一道45华里的外墙,把整个紫金山都包括在内。

原大金门重檐歇山顶,顶覆有黄色琉璃瓦,现在屋顶和大门都荡然无存了。只剩城座以及三拱门。

过大金门,我们就来到了四方城,这里原来是一座碑亭,由于顶部毁于清代咸丰年间的战火,只留下了四面墙壁和四个门券,每边长26.86米,犹如一个四四方方的古城堡,所以南京人俗称它为“四方城”,城内有一座“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碑高6.7米,下面的碑趺高2.08米,称赑屃, 传说 为龙生九子之一,好负重,这块碑是南京地区最大的一块明碑。碑文是由明成祖朱棣所撰,全文有2746个字,共分为七部分,一、叙述其身世,出生句容大族;二、为民请命,发迹定远;三、平定天下,登基称帝、册中宫、立皇太子,分封同姓;四、废中书、设六部,亲掌兵权;五、重人才、建国学;六、生活简朴,嘱死后与马氏合葬孝陵;七、皇族子女57人名号及144句四言颂词一篇,碑文是对朱元璋一生的高度评价。“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的落成是在1413年,这也是明孝陵工程结束的标志。朱棣在大书特书朱元璋功绩的背后其实是在大树特树自己的威信,以此表明继承皇位的正统。他原本在南京东郊的阳山派上万民工凿了一块巨大的碑材,其碑帽、碑身、碑座如果相加高达72米,因为过于巨大无法搬运因而弃之未用。

走过御河桥,我们就来到了明孝陵的神道,神道共分为二段,第一段是石象路,路的两侧从东往西依次排列有六种石兽,每组四只,两立两蹲。狮子是百兽之王,象征帝王的威严;獬豸是传说中的法兽,象征君王的正直不阿;骆驼乃沙漠之舟,展示大明疆域辽阔,国家西域安宁;大象则是象征国泰民安,民心顺服;麒麟是中国神话传说的一种瑞兽,象征帝王的仁德;最后看到的这种动物是马,象征对帝王的忠诚。在神道两侧安置这些石兽的主要目的一是表记朱元璋的功绩,二是展示大明的国力昌盛,三是祈望镇妖辟邪。

走过石像路,前方是神道的第二段,翁仲路。在路口有一对望柱,望柱又称华表,立于陵墓前的神道,又称陵表。在这里有指示道路的作用,从这里开始,神道开始拐向正北方向。翁仲路上有两对武将,身穿盔甲,手执金吾,身材魁梧;两对文臣,身穿朝服,手捧笏板,神情肃穆。他们分别是一对青年的,一对壮年的,预示着大明江山后继有人。神道的尽头,立有一座六柱三门的棂星门,原门毁于清咸丰年间的战火,现在看到的这座棂星门是根据史料在2007年修复的。这是谒陵时通行的礼仪之门。

在石象路东侧,有一座小山,叫梅花山,神道围绕梅花山转了一个弯。原来这座山是东吴时孙权的陵墓,在修明孝陵时曾有人建议将此墓移走,但朱元璋说:“孙权也是一条好汉,就留下给我看大门吧”,于是神道因此而弯曲,正好成为了明孝陵的天然屏障。现在这里已经成为南京著名的赏梅基地了。

南京明孝陵导游词3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金水桥,金水桥的后方就是明孝陵的陵寝建筑,金水桥原本有五座,正对着陵宫的五座大门,后毁于清咸丰年间的战火,清代只重新修复了三座,我们可以看到桥面与桥基的石雕任然是明代遗物,桥栏为清代重修。从这里开始,建筑依照中国传统,坐北朝南,中轴对称。

顺坡而上,我们首先看到的是文武方门,这是陵宫的大门。它黄瓦,朱门,红墙,相互映衬,尽显皇家的气派。这座门是1988年根据史料重修的大门,在门前在墙外的东侧,有一座特别告示碑,立于宣统元年,上面用日德意法英俄六国文字书写,内容是告诫游人要保护孝陵。

进了文武方门,我们就来到了碑殿,碑殿原为孝陵享殿前的大门,因大门在太平天国的战火中,清同治年间将毁坏的大门改建为碑殿,殿内共有五块碑刻,正中一块上刻“治隆唐宋”,为康熙皇帝手书,意思是赞誉朱元璋治理国家的功绩超过了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作为满清皇帝的康熙如此昭示天下,一方面表示了他对朱元璋的尊重和钦佩之意,另一方面也是有其良苦用心的。康熙执政之初,汉人不服满人统治。康熙深知,光靠满人高压政策是不行的,还须依靠汉人。他一生六次南巡,五次亲谒明孝陵,行三跪九叩的大礼,并在1699年第三次南巡谒陵时题“治隆唐宋”,借此笼络人心。作为旁边两块是乾隆皇帝谒陵时所题的诗碑。后面还有两块卧碑分别记叙康熙皇帝第一次和第三次南巡时谒太祖陵的纪事,上面有两江总督陶岱以及江南织造郎中曹寅所书的记录。

这座建筑是孝陵原主要建筑享殿,即孝陵殿旧址,可以看到原有汉白玉的三层须弥座台基,台基高三米,三层台基的四角上还遗留石雕的螭首,台基前后各处踏跺三道。塌跺中置丹陛。上陛为“二龙戏珠”,中陛为“日照山河”,下陛为“天马行空”三层须弥座上为享殿,里面是供奉朱元璋及马皇后的神位。原来的殿宇毁于清咸丰年间的战火,我们现在看到台基地面上保留下来的56个巨大的石柱础,每个的直径都有0.91米,看到这里就不难想象当时的享殿是多么的壮观。当年的孝陵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重檐庑殿顶,上覆黄色琉璃瓦,斗拱挑檐,高大森严,当时孝陵的规模远比北京十三陵明成祖的长陵享殿要大。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清代同治年间修复的三开间的小殿,规模已大不如前。

经过内红门,走过升仙桥,眼前的建筑就是方城,方城是宝顶前面的一座巨大建筑,外部用大条石与巨大的砖石砌成,方城东西两侧各有八字墙一堵,墙面四角饰有砖雕花纹,这些砖雕是明代初年的代表作品。穿过方城正中54级甬道,迎面就是宝城的南墙,正面可见用十三层条石垒筑,上书“此山明太祖之墓”七个大字,据说这七个字刻于民国初年,是用以回答游人询问的。

从宝城与方城之间的东西夹道折向南拾级而上,可以登上明楼,它原先是一座重檐歇山顶,上覆黄色琉璃瓦的精美建筑,后毁于清代太平天国的战火,仅存四壁,2009年明楼加顶保护工程完成,已修复上午明楼于2009年7月正式对游客开放,里面展出了明代分布在全国的十九处帝王陵墓的图片资料。

方城后面就是宝顶,它是一个直径325---400米的圆形大土丘,宝顶上树木参天,它的下面就是朱元璋马皇后埋葬的玄宫。宝城就是围绕宝顶周长约1100米的砖城。宝城宝顶的皇陵形制开创了明清500多年帝陵的先河。只是明代的宝顶大致为圆形,清代帝陵的宝顶改为椭圆形了。

今天在明孝陵的东侧还保存有明太子朱标的东陵遗址, 在当年明孝陵陵区钟山之阴还建有数座明代功臣墓。

中国古代的帝王陵墓形制最初为秦汉时的方上,代表陵墓为陕西的秦始皇陵,唐代改为依山为陵,代表陵墓有陕西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唐乾陵,宋代帝王陵为规模比较小的方上,明代朱元璋首创了宝城宝顶、前朝后寝的陵墓形式。

明朝自1368年建都,至1644年灭亡,前后有16位皇帝,除南京明孝陵外,其余皇陵均在北京,只有建文帝朱允炆没有陵墓。诸多的明代陵墓遗存给我们留下了无数观赏之处。

中国古代陵墓作为中国文化的遗存,为后人研究与了解中国古代经济与文化留下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各位游客朋友,我们今天的参观就要这里结束,感谢大家对我的导游工作的配合,欢迎您再次游览明孝陵!

南京明孝陵导游词4

各位游客:南京有“帝王之洲”之称,各个朝代在南京都留下了大批古迹和遗址。现在我们要去参观游览的是明孝陵。

【明孝陵的地理位置—选址经过—营建过程】

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津和皇后马氏的合葬墓,它位于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是南京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帝王陵墓。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

中国历代帝王对陵地的选择非常慎重,特别注重选择“吉壤”之地,即风水宝地。每次外出选址,除派遣朝廷一、二品官员外,还要吸纳通晓地理、会看风水的方士参加。选好陵地后,皇帝还必须亲自审视现场,满意了才被最后确定下来。朱元璋登基后不久,就很关心自己死后的“天堂”,便开始筹划营建陵墓。据说,他曾把刘伯温、徐达、常遇春、汤和等大臣召来,商议选址。五人约定各自先把所选最佳墓址写在纸上,然后同时公开。结果,英雄所见略同,都写着“独龙阜玩珠峰”。所以,朱元津陵墓的墓址就这样定了下来。独龙阜是一座位于紫金山主峰之下的小山丘,高150米,直径约400米,像是一座巨大的天然坟冢。中国的封建皇帝常把自身比作真龙天子,在独龙阜建陵,很符合封建迷信的要求。

明孝陵于洪武九年(1376年)开始筹建,主管造陵工程的是中军都督府企事李新。当时,动用大量民工,迁走了前人留下来的几十座寺庙。自东晋、南朝以来,佛教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梁武帝甚至把佛教当作国教,因此南京寺庙林立。东晋时,有佛寺300多所,南朝增加到近500所,僧侣达10万之众。唐代杜牧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正是当年南京佛寺兴盛的写照。除了迁寺之外,甚至还迁走了不少前人的陵墓。但当要迁走三国时孙权的陵墓(在今南京梅花山上)时,朱元津说了一句话:“孙权也是一条好汉,留着他守门。”才没被迁走。洪武十五年(1382年),第一期工程完成后,正好遇上马皇后去世,朱元津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并将其灵枢葬人陵墓,封她为“孝慈皇后”,陵墓的名称也由此而来。1383年,孝陵的主体工程大殿建成。1392年,皇太子朱标去世,葬在孝陵东,称为东陵。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建成“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整个建陵工程才告结束,工程历时23年。朱元津临终前,曾留下遗命;“丧仪物一以俭素,不用金玉,孝陵山川因其故无所改,天下臣民三口皆释服,无妨嫁娶。”这显然是朱元璋收买人心的把戏。整座明孝陵建筑范围,东起孝陵卫,南到卫岗下马坊,西抵城墙边,北达独龙岗半山腰,方圆20多公里,可谓规模恢宏。在漫长的23年工程建设中,耗尽了民脂民膏。当时墓区内植树万株,养鹿千头,派守的卫兵多达5700人。其范围之广,规模之大,在明代以前是少见的。而且朱元津下葬时,有40位嫔妃殉葬,其中2人葬在孝陵东、西两侧,38人从葬于孝陵。这暴露了中国封建统治阶级的残忍,他们不仅生前要享受荣华富豪,死后仍要“虽死犹生”,实行厚葬,不惜百姓性命。

【明孝陵引导建筑:下马坊—大金门—神动圣德碑—御河桥—神道—石象路—华表—翁仲路】

明孝陵的建筑可分为引导建筑的神道和主体建筑的陵寝两大部分。

各位游客:进入明孝陵陵园区内,首先看到的这座石牌坊,叫做“下马坊”,这是明孝陵的第一座建筑。石坊上刻着的是“诸司官员下马”6个楷书大字。当时的文武官员到此必须驻轿下马,以示尊敬。眼前所见的这座下马坊是1984年重修的。

请大家看,这便是明孝陵的正门——大金门,黄层重檐,红色墙堰向东西境蜒,气势非凡。

大金门正北70米是碑亭,俗称“四方城”。碑亭是一座正方形的建筑,四面各有一个券门。亭内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刻着明成祖朱律颂扬其父朱元津“功德”的文字。全文长达2746宇,每个字都有拳头大小。整座碑由碑座、碑身、碑帽三部分具成,碑座是一只巨大的龟形动物,高2.08米,古人称为“贔屃”,是一种神话传说中的动物,据说特别能负重。整碑通高8.78米,是南京地区最大的一块古碑。

南京明孝陵导游词5

各位游客:过了御河桥,折向西北就是陵墓的神道。神道分为两段:第一段为东西向,名石象路,因路上有高大的石象而得名。石象路长615米,路上两侧分列6种12对共24只石兽,每种4只,两蹲两立,自东向西排列着狮、獬豸、骆驼、象、麒麟和马。这些石兽各有寓意:狮为百兽之王,显示帝王的威严,它既是皇权的象征,又起到镇魔辟邪的作用;獬豸是“神羊”,独角、狮身、青毛,秉性忠直,能明辨是非,相传舜帝时管刑法的官员皋陶豢养獬豸,如果遇到两人争斗,它能用角抵触无理有罪的人,后人奉它为公正的神兽,在这里用来标榜皇帝是执法如山的圣明天子;骆驼象征着沙漠与热带,表示大明疆域辽阔,皇帝威镇四方;大象是兽中巨物,性格温良,寓有“顺民”的意思,另外它四腿粗壮有力,坚如磐石,表示国家江山的稳固;麒麟是传说中的“四灵”(麟、凤、龟、龙)之首,它是披鳞甲、不履生草、不食生物的仁兽,雄的叫麒,雌的叫麟,象征“仁义之君”和吉祥、光明;马,在古代是帝王南征北战、统一江山的重要坐骑,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常常立下汗马功劳,它具有“老马识途”的智慧,“马不停蹄”的能耐,“一马当先”的奉献精神和忠于职守的高尚品德,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钟爱。明孝陵神道的6种石兽中,以象为最大,重达80吨,都取材于江苏大连山。当时为了将这些石兽运抵明孝陵,冬季时,在路面上洒水结成冰,再用粗大的竹、木作滚轴,用让众人一路上推滚的办法来完成运输任务。石兽尽处,神道折向正北。这一段神道从望柱起到根星门止,长250米,俗称翁仲路。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对圆形擎天柱,上面刻有蟠龙纹饰,这就是华表。华表在古代通常用作陵墓、宫殿、宗庙的标志。其实原先的华表与我们现在见到的不一样,它是一根木柱,后来演变为在靠近木柱顶部安上短的横木或木板,把它竖立在交通要道或是朝堂上,让人书写谏言,或是起到表识作用。这种表柱也叫柜表,因为远看好像一朵花,而古时候花与华是相通的,所以又叫华表。墓前立华表始于战国时的燕昭王,到西汉时已很盛行,但当时也都是木制的。用石柱作华表,直到东汉才盛行,东汉时的石柱周围有瓜棱形直纹,柱上还题刻着“某官职某某神道”的字样。到南朝梁代,石柱上端出现了莲花纹因盖及蹲坐的小辟邪。唐乾陵的石柱、柱身、柱础、柱顶出现了卷草纹雕饰。宋陵石柱通体都刻有龙纹。由于受宗教的影响,柱顶端也逐渐演变成承露盘和立在上面的望天犼。华表上的犼头朝外,表示望君归;华表上的犼头朝里,表示望君出。由于犼性好望,所以凡有石犼蹲立的华表又称“望柱”。不知大家发现没有,从明孝陵神道到这对华表为止改变了走向,呈南北向,而不像其他皇陵呈直线排列。据说这是为了绕开孙权陵墓,遵守朱元津不迁孙陵,让他为朱元津看守大门的诺言,所以使神道呈弯月形,环抱着梅花山。每到初春时分,漫山遍野的梅花吐艳,宛如一片“香雪海”。

南京明孝陵导游词讲解相关 文章 :

★ 关于江苏明孝陵的导游词5篇

★ 江苏明孝陵的导游词

★ 江苏明孝陵导游词五篇

★ 5篇介绍江苏明孝陵的导游词范文

★ 介绍南京的导游词5篇

★ 2019年5篇江苏明孝陵的导游词

★ 最新的江苏明孝陵导游词范文

★ 5篇有关江苏明孝陵的导游词范文

★ 江苏明孝陵导游词范文

★ 南京中山陵导游解说词3篇

上一篇:飞向太空的航程(飞向太空的航程ppt课件)
下一篇:济南新闻频道(济南新闻频道在线直播观看)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