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复旦投毒,以及复旦投毒事件观后感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 1、复旦高材生林森浩:投毒谋害室友被判死刑,他为何变成杀人凶手?
- 2、复旦大学寝室投毒案是怎么回事?寝室关系为何如此复杂?
- 3、复旦大学研究生投毒事件发生在哪一年
- 4、复旦投毒案结果是什么?
- 5、7年前的愚人节,复旦大学林森浩投毒整蛊,将室友毒杀,后来怎样了?
- 6、复旦“绝命毒师”:名校研究生堕落投毒犯,毒杀室友坦然自若,后来怎样?
复旦高材生林森浩:投毒谋害室友被判死刑,他为何变成杀人凶手?
2013年,复旦大学校园内发作了一件大事。在寝室里,研讨生林森浩毒害了舍友黄洋。事发之后,人们都感到莫明其妙,二人终究有着什么血海深仇?同住一个屋檐下,为何会发作这般惨剧呢?2010年8月,林森浩进入复旦东面宿舍楼421室单独寓居。一年之后,黄洋。二人都是青年才俊,同为高材生,按理来说应该心心相惜。谁知,在日常生活中,由于一些琐事,林森浩对黄洋心存仇恨。
在生活中,黄洋的性格生动,为人热情。在做事的过程中,却不怎样注重细节。与此相反,林森浩颇为内向,常常一本正经。因而,同窗们更喜欢和黄洋凑在一同。2013年3月,在愚人节降临之际,黄洋和同伴说要“整蛊弄人”。一时之间,林森浩倍感为难。于是,他也做出了反响。应用身份便利,他从实验室拿出了一份药品。神不知鬼不觉地,他将这种剧毒化合物投入了饮水机内。2013年4月1日,黄洋起床喝水。不久之后,他便发作了呕吐反响,神志逐步昏迷。入院之后,黄洋被诊断为中毒。可苦寻之下,他们都未能找到毒源。4月11日,复旦大学正式报警。当天下午,同宿舍的林森浩被以严重嫌疑传唤。
面对审问,林森浩诚实交代了问题。长期以来,他和黄洋便存在着矛盾。生活里,黄洋常常当众讥讽、玩弄本人。因而,他这才选择报仇。4月16日,因救治无效,黄洋分开了人世。4月19日,林森浩被批准拘捕。就这样,这起名校毒杀案件引发了全网惊动。
林森浩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狭隘胸襟又是如何养成的呢?能够这么说,他不能处置好人际关系,逐步走向了偏执的道路,最终毁掉了本人和黄洋的终身。1986年,林森浩出生在广东汕头的乡村。在家里,父母有5个孩子,而他排行第二。据知情人士透露,林家条件普通,收入较低。父亲在一家服装厂打工,母亲则在镇子上收废品。纵然如此,他们还是供林森浩读了研讨生。
高考之时,林森浩以优良的成果进入了中山大学。2010年,他进入复旦大学医学部进修。在研讨生期间,他累计发表了8篇高质量论文,5篇都是第一作者。与此同时,他还兼任学生会副主席。仅此来看,他就是名不虚传的高材生。
可是,林森浩却有着性格缺陷。自卑、敏感、多疑,同人相处,他总是感到慌张,语气阴沉,缺乏生动。从小山村走出,林森浩的身上寄予着太多希望。多年以来,他苦熬坚持,压制内心。因而,他养成了一种偏执型人格,这样的性格也酿成了他的悲剧。2013年春,他经过了广州一所三甲医院面试。假如没有这档事,他的将来不可限量。
在毒害舍友黄洋后,林森浩一如既往地宁静下来。黄父来宿舍探望时,他还提供了热心的协助。值得一提的是,林森浩正在医院实习。黄洋肝部剧痛,他亲身拍摄了B超,并且好意抚慰。有着两面做派,他的城府的确深得可怕。
在林森浩被公安缉拿以后,一切人都吃了一惊。黄父更是说道:“我们基本没有想到是他做的,我们如今也没有想通为什么”,“一年之前,黄洋才搬到了这里”。哪里有什么血海深仇,不过都是些鸡毛小事。可林森浩却将压制的怒火喷涌了出来,并且亲手毒害了黄洋。
2014年2月,上海市人民法院判决林森浩死刑。一审过后,复旦大学177名学生签署了联名信。他们希望给他留一条生路,让他洗心革面,将来也能照顾受害者的父母。实践上,培育一位医生太不容易了。只要从事相关范畴,人们才晓得其中的困难。
2015年1月8日,林森浩案件再次宣判。在全社会的关注下,上海市高等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这也意味着林森浩难逃一死。12月11日,他被执行死刑,终年29岁。在牢狱中,林森浩还给家人写了一封信。他鼓舞弟妹们克制本身性格缺陷,成为一个肉体富有的人。好好生活,瞻望将来。值得一提到底是,获知判决后,林森浩提出捐献遗体。可林父回绝了,在儿子死后,他收敛了尸骸,带回了老家安葬。
复旦大学寝室投毒案是怎么回事?寝室关系为何如此复杂?
随着社会飞速发展,大学同学关系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复旦大学寝室投毒案,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复旦大学寝室投毒案是怎么回事?为什么现在寝室关系如此复杂?下面是我的观点。
第一点,我们来先说一说复旦大学寝室投毒案。上海大复旦大学研究生黄洋遭他人投毒。犯罪嫌疑人是黄洋的室友林森浩。事情的起因是愚人节到来,寝室室友之间想互相整蛊一下。于是在黄洋的水里放了化学药品,最终导致黄洋死亡。最终法院判决了林森浩为故意杀人。
第二点,为什么寝室关系如此复杂?到了大学之后,基本上大家都是已经成年的阶段。在寝室里难免会有钩心斗角的存在。而通过这件愚人节事件,我们发现同学之间开玩笑,一定要有个度。倘若开玩笑没有度的话,就容易造成像黄洋同学的这种悲剧。大学室友之间都是同学,我觉得有什么问题,可以坐下来好好沟通。当然也有一些室友之间完全是处于玩闹,所以玩闹之间也要有度。
最重要的一点是,很多室友之间的矛盾都是暗地里的。很有可能,今天你不小心拿了我的东西。明天我怀恨在心,就要决定报复一把。说到底,大学寝室之间的关系,无非是成年人与未成年人之间的关系。他们刚刚步入成年,还没有社会的经历。因此很多时候都会意气用事,我在愤怒的指导之下,就容易做出不可挽回的后果的事。
最后总结,复旦大学寝室投毒案件,就是愚人节室友之间的整蛊事件。但是由于整蛊没有把握到度,导致黄洋同学的死亡。现金寝室关系之所以不是负担,那是因为大学生刚刚步入社会,很多事情都是意气用事。刚入大学的大学生,容易被自己的心态所影响。
复旦大学研究生投毒事件发生在哪一年
1、复旦大学研究生投毒事件发生在2013年3月31日中午。复旦大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林森浩将其做实验后剩余并存放在实验室内的剧毒化合物带至寝室,注入饮水机槽。
2、2013年4月1日早上,与林森浩同寝室的黄洋起床后接水喝,饮用后便出现干呕现象,最后因身体不适入院。4月16日下午,黄洋经抢救无效死亡。
3、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014年2月18日上午对“复旦投毒案”依法公开一审宣判,被告人林森浩犯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2014年12月8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第5法庭二审开庭审理。2015年1月8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二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复旦投毒案结果是什么?
复旦投毒案,经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被告人林森浩犯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终审维持原判。目前,案件正在最高人民法院进行死刑复核。
案件具体进展情况如下:
复旦投毒案,指2013年4月上海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研究生黄洋遭他人投毒后死亡的案件。犯罪嫌疑人林森浩是受害人黄洋的室友,投毒药品为剧毒化学品N-二甲基亚硝胺。
2014年2月18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被告人林森浩犯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2015年1月8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终审维持原判。
2015年6月25日,已进入最高人民法院进行死刑复核阶段的林森浩涉嫌投毒致人死亡案又现新进展,林森浩重新委托的辩护律师谢通祥向最高法提交了7份申请 。
2015年7月31日,复旦投毒案被告人林森浩的父亲林尊耀及其新任代理律师向最高法院提交了《请求最高法院不核准并撤销林森浩死刑意见书》及10余项鉴定申请。《意见书》中林森浩父亲及其代理律师认为,两审法院认定的毒物分析结果与案发之初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进行的鉴定存在重大矛盾。
2015年8月上旬,备受关注的‘复旦投毒案“再度引起热议——被告人林森浩父亲林父请求不核准并撤销林森浩死刑,并与最高法法官为此见面数个小时。专家表示,死刑复核阶段,法官见被告人家属是非常罕见的,但对其意见,最高法可答复也可不答复。林父的代理律师谢通祥则介绍,林父的意见对案件有重要意义,他们近期将提交《请求最高法院不核准并撤销林森浩死刑意见书(二)》。
7年前的愚人节,复旦大学林森浩投毒整蛊,将室友毒杀,后来怎样了?
在愚人节那天,复旦大学学生林森浩为了开玩笑给室友下毒。“只是想让他感到不舒服,仅此而已”,一个简单的十一个字结束了两个人的生命。
人性之初是善的。我只是想让她难受,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会说出这样的话呢?你怎能相信这是一个复旦大学高学历研究生的内心独白?多年的辛苦工作,换来的却是一个自我毁灭的未来。
黄洋这个人的性格比较活泼、无情、马虎的性格,与林森浩的对比很大。愚人节就要到了,黄洋说要捉弄别人,林森浩见他更不顺眼,从想法上讲,其实他没想过会害死别人。
林森浩因为拿东西的原因在学校实验室里拿了一些二甲基亚硝胺,然后在同一天的17:50,在宿舍没有人的情况下,他把它加到了水点胶机里。
在2013年的最后一次辩护中,林森浩对自己的陈述做了总结。他把自己中毒归因于两个原因。首先,他接受了多年的高等教育,他的内在性格是有缺陷的,他不健谈,不善于人际交往。其次,他们有做事不考虑后果,事后逃避的习惯。
当然,这不能成为宽恕和原谅他中毒的理由。林森浩也因其荒唐的投毒行为被依法判处死刑。
毕竟是鲜活的生命,死在自己手中,怎能问心无愧?得知黄洋死了后,他不承认,试图用谎言逃跑,但在梦里,他还是喊了声“对不起”,后来他还说,没想到黄洋会死。
后来,他不敢回到自己的卧室,害怕撞见黄的父亲。他自己也悔悟了,意识到黄洋是无辜的。怎样才能减轻黄父亲去世的痛苦呢?有自己的父母,三十年的苦心栽培终于把儿子变成了杀人犯,怎能不伤心呢?而林森浩会得到法律的代价,有父母就等于没有儿子。
30、拥有一个人的行为,让多少人那么痛苦。在他的声明中,林也表达了对黄、黄父及其父母的愧疚。他最后的话也是对自己行为的悔悟。仔细想想,如果没有这些,这两个家庭可能会过得很幸福,这两个年轻人的生命也就不会走到尽头了。
林森浩一直认为自己不够自信,心理确有缺陷。他在现实生活中沉默寡言,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琐事,甚至是粗话都敢说话。有这样一个“惊人”的数据,中山大学的“博济论坛”,他谈论人生的主战场,他在一个账号上共发表458个话题,13777条帖子,谈论的是弱点,还是暴露与异性的关系不好。
在博客、QQ日记等软件中暴露自己的弱点和自卑。俗话说得好,一个穷人一定有他恨的东西。内心的孤独与沉默,也是通往不归路的导火索。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负担得起上学和接受良好的教育。高等教育没有盲点吗?林森浩不就是一条逃网的鱼吗?
随着人性和道德的丧失,研究生的头衔不再属于林森浩的荣耀。高等教育的滋养也没能让林健康成长。因此,应该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针对他的事件,其实大学应该关注以下学生的日常生活,定期做一些心理研究,或多或少可以防止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复旦“绝命毒师”:名校研究生堕落投毒犯,毒杀室友坦然自若,后来怎样?
门美剧《绝命毒师》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吧。该剧讲述了一位普通的高中化学老师在得知自己身患绝症之后,为了给家人留下财产,而利用自己超凡的化学知识制造毒品,并成为世界顶级毒王的传奇犯罪故事。
可你能想象鼎鼎大名的名校——复旦大学,竟然出了一个投毒残杀室友且毫不眨眼的冷血杀人犯吗!而这便是本文要介绍的复旦大学投毒案。
林森浩与黄洋均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分属不同的医学专业。2010年8月起,林森浩入住复旦大学某宿舍楼421室。一年后,黄洋调入该寝室。之后,林因琐事对黄不满,逐渐怀恨在心,便开始着手策划残忍至极的投毒案。
2013年3月31日下午,林森浩以取物为借口,从他人处借得钥匙后,进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11号楼204影像医学实验室,取出其于2011年参与医学动物实验后存放于此处的、内装有剩余剧毒化学品二甲基亚硝胺原液的试剂瓶和注射器,并装入一个黄色医疗废弃物袋中带离该室。
二甲基亚硝胺
2013年3月31日17时50分许,林森浩携带上述物品回到421室,趁无人之机,将试剂瓶和注射器内的二甲基亚硝胺原液投入该室饮水机内,后将试剂瓶等物装入黄色医疗废弃物袋,丢弃于宿舍楼外的垃圾桶内。
2013年4月1日9时许,黄洋在421室从该饮水机接水饮用后,出现呕吐等症状,即于当日中午到中山医院就诊。4月2日下午,黄洋再次到中山医院就诊,经检验发现肝功能受损,遂留院观察。4月3日下午,黄洋病情趋重,转至该院重症监护室救治,经抢救无效死亡。
2013年4月16日,警方初步认定同寝室的林森浩存在重大作案嫌疑,被刑事拘留。2014年2月18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林森浩死刑。2014年12月8日此案二审开庭。
2015年1月8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宣判,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死刑判决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2015年12月9日,最高法已下发核准林森浩死刑的裁定书。12月11日,林森浩被依法执行死刑,终年29岁。
法庭认为嫌疑人林森浩投毒,心理是有愤怒和不满的。这与他的嫉妒、自卑、敏感、脆弱的性格缺陷和处理人际关系及情绪调节能力低有关。具有这些不良因素的人在生活中容易遭遇挫折,而挫折往往使他产生愤怒、怨恨、敌视等消极情绪体验,并长时间难以排除,当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如果受到一点哪怕很小的事情的刺激,就会情绪发作,导致行为失控而作案,伤害被害人。
知识丰富的名校生守不住基本的道德和人性底线,让人警醒:过于功利的社会环境让我们忽视最基本健康人格的培养,灌输仇恨的不良风气让心浮气躁的青年人心胸狭隘,缺乏容人之量。从亲密室友到下毒伤人,该反思的不仅是教育,而更应当是人心与人性,该注重的不仅是学识,更应当要懂得为人处世的修养和与心胸宽广的担当。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