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基础(心理学基础教材)

今天给各位分享心理学基础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心理学基础教材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一览: 1、心理学常用的基本理论...

今天给各位分享心理学基础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心理学基础教材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心理学常用的基本理论

心理学常用的基本理论

心理学常用的基本理论,在我们的生活中其实了解和认识到的人在性格和生活态度上都是有一些差异的,而且每个人对自己的人生都会有不一样的规划,以下了解心理学常用的基本理论。

心理学常用的基本理论1

1、遗传决定论

遗传决定论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由先天的、不变的遗传所决定的。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就是这些先天遗传素质的自我发展和自我表露过程,与外界影响、教育无关;外界影响和教育即使对儿童心理发展起作用,至多只能促进或延缓遗传素质的自我发展和自我表露,不能改变它的本质。

英国的高尔顿是“遗传决定论”的鼻祖。他有效的把进化的精神运用到心理学研究中来。该学派强调遗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个体的发展及其个性品质早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决定了,发展只是这些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与教育只是一个引发的作用。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霍尔提出的“复演说”也属于遗传决定论。认为个体心理发展是人类进化过程的简单重复,个体心理发展是由种系发展决定的。显然,遗传决定论过分强调了生物因素对人发展的作用。

2、环境决定论

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华生和斯基纳等。在个体心理发展的观点上,华生强调否认行为的遗传,环境对人发展的作用。从刺激—反应的公式出发,认为环境和教育是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观点不仅夸大了教育的作用,而且忽视了人类心理发展的内部机制,否定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斯金纳(Skinner)也是环境决定论者。

他主张有机体带着先天的机能来到世界,但他首先关注的是环境因素在儿童行为发生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大部分是操作性的,任何习得行为,都与及时强化有关。因此,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儿童的行为。

斯金纳提出外界的强化作用是塑造儿童行为的基础。只要了解强化效应,操纵好强化技术,及时有效地施于强化,就能控制行为反应,并随意塑造出一种教育者所期望的儿童行为。强化可分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

所谓积极强化作用(或正强化作用)是由于某一刺激加入增进了某一个操作反应发生概率的作用,这种作用是经常的。所谓消极强化作用(或负强化作用)是由于某个刺激的排除而加强了某个操作反应发生概率作用。可见,二者尽管方向不同,但作用的效果都是增进了反应的概率。

强化作用影响并控制着操作性行为的反应强度,它对操作力量的作用是在动态变化中完成的。斯金纳最早发明了训练老鼠按压杠杆取食物的实验箱,被称为斯金纳箱。斯金纳这种育婴箱的基本设计思想是,通过创造良好的环境养育出身心健康的儿童来。斯金纳提出的消停原理在儿童攻击性行为和自伤行为的矫正和控制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斯金纳认为传统的课堂教学存在着两个缺陷,一是个别差异得不到兼顾,二是不能有效使用强化。因此,他将操作性反射原理用于学校的学习,设计了教学机器,将学习的内容编成“程序”安装在机器上。在学生练习后,很快就告诉其结果,无论对错,学生都很快得到反馈,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意识。

由此可见,斯金纳的操作性行为的概念,尽管丰富了华生的S—R公式的内容,同时承认内部心理现象的存在,并把它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但他仍以同样的维度去衡量内部心理过程和外显行为,这显然是不科学的和错误的。

3、论述建构主义儿童发展观

建构主义的发展观主要代表有皮亚杰等。皮亚杰是把建构思想引进心理学的第一人。该理论强调儿童心理(智力、思维)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适应,这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适应的本质在于主体取得自身与环境之间的平衡,达到平衡的具体途径是同化和顺应。

同化是指主体将其所遇到的外部信息直接纳入到现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知识在头脑中只发生了量变,认知结构本身并没有改变。

顺应是指主体通过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以使其与外界信息相适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知识的增加使认知结构本身发生了变化,即知识在头脑中发生了质变。

同化和顺应是两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过程。同一认知活动中常常既包括同化又包括顺应,只是在有些活动中同化占主要地位,而在另一些活动中顺应占主要地位。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这种同化、顺应的手段不断地从平衡

-不平衡-平衡的运动中获得发展的。

他们认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生物因素、个体与社会的相互协调因素、教育因素。

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还具有阶段性特点。这种阶段性特点包含以下几方面含义:

第一,各阶段都具有独特的结构,标志着一定阶段的年龄特征,第二,每一阶段都是形成下一个阶段的条件,前一个阶段的结构是形成后一个阶段结构的基础;

第三,前后两个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有一定的交叉;第四,在同一发展阶段内,各种认知能力的发展水平是平衡的,即在不同的方面儿童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是和谐的,水平是相当的;第五,由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发展的顺序是不能改变的,任何个体都将按着固定的次序经历相同的发展阶段。

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4、社会历史发展理论

社会历史发展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是维果斯基。他提出“两种心理机能”的观点并创立了“社会—历史发展理论”,用以解释人类心理在本质上与动物不同的那些高级的心理机能(思维、有意记忆、逻辑记忆等)。他指出,人类必须区分两种心理机能,一种是靠生物进化结果的低级的心理机能;另一种是由历史发展结果,即以精神生产工具为中介的高级心理机能。

在整个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这两种机能是融合在一起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实质是以“心理工具”,即人类社会所特有的语言和符号为中介的',是受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所制约的,因此,人的心理和动物比较,不仅体现在量上的增加,更主要的是结构的改变和形成新质的意识系统。他还认为社会文化是影响认知发展的要素,提出了儿童智力发展的“内化”学说。

社会—历史发展观点从种系和个体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心理发展的实质,强调心理发展的社会—历史的制约性,这对于摒弃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具有积极的意义,此外,该理论提出的两种心理机能理论也为意识的研究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但也因如此,由于他过分强调两种心理机能的区别就使得他的理论中过于强调自然过程与文化历史过程的对立和教学对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心理学常用的基本理论2

心理学「理论知识」

知识点一:咨询关系的匹配与转介处理

1、适宜的求助者应具备以下八个条件:动机正确、人格正常、信任度高、行动自觉、匹配性好、智力正常、年龄适宜、内容合适。

2、来访者和咨询师不匹配的类型:欠缺型、忌讳型、冲突型。

3、欠缺型:由于咨询师受训的重点和擅长的内容有所不同,因而对某些类型的咨询内容很可能不懂、不擅长。

4、忌讳型:忌讳型是指有些咨询师在价值观念、情感方式上很可能对某些求助者、某些咨询内容持有一定程度的敏感、偏见和忌讳,这种情况很容易影响咨询效果。

5、冲突型:咨询师与求助者可能在个性等方面存在着某种不协调,甚至存在明显的冲突。6、对咨询关系不匹配的处理:调整咨询关系的匹配程度、在无法实现匹配的情况下转介。

知识点二:放松训练

1、放松训练:放松训练又称“松弛训练”,是一种通过训练有意识地控制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动、降低唤醒水平、改善机体紊乱功能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放松训练是行为疗法中使用最广的技术之一。

2、放松训练的特点:这种方法简便易行,实用有效,较少受时间、地点、经费等条件限制,还可提高求助者改善症状的速度。

3、放松训练种类:呼吸放松法(鼻腔呼吸放松法、腹式呼吸放松法、控制呼吸放松法)肌肉放松法、想象放松法。

知识点三:阳性强化法

1、阳性强化法:如果想建立或保持某种行为,可以对其行为进行阳性刺激,即奖励,通过奖励强化该行为,从而促进该行为的产生和出现的频率,行为得以产生或改变。这就是阳性强化法。

2、阳性强化法的基本原理:操作条件反射。

3、阳性强化法的操作过程:第一、明确目标行为;第二、监控目标行为;第三、设计干预方案,明确阳性强化物;第四、实施强化;第五、追踪评估。

4、阳性强化物的标准:阳性强化物的标准是现实可行、可以达到的,对求助者有足够的吸引力:并且需要同时使用内、外强化物。

5、强化的时机:出现目标行为时立即给予强化,不能拖延时间。随时间进程,强化物可以由物质刺激变为精神奖励,待目标行为固化为习惯后,最终可以撤销强化物。

知识点四:系统脱敏法

1、系统脱敏法/交互抑制法:创始人是沃尔普,源自猫动物实验。

2、治疗原理:应用交互抑制的基本原理创立的。个体不可能同时对一个刺激产生两种对立的情绪反应,如果对一个引起不良情绪反应的刺激再形成一个与不良行为相反的,即良好的情绪行为反应,那么,它就会对原来的不良反应进行抑制乃至代替之。

3、系统脱敏的工作程序大致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学会放松训练;第二阶段,建立焦虑等级表:第三阶段,正式进行系统脱敏。

知识点五:模仿法

1、模仿法:又称示范法,是向求助者呈现某种行为榜样,让其观察示范者如何行为以及他们的行为得到了什么样的后果,以引起他从事相似行为的治疗方法。

2、理论基础: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3、操作步骤:第一、选择合适的治疗对象;第二、设计示范行为;第三、强化正确的模仿行为。

4、常用技术:生活示范、象征性示范、角色扮演、参与示范、内隐示范。

心理学常用的基本理论3

心理分析有哪些

心理学研究方法

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有很多,但是其基本的方法主要有四种,它们是: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测验法。

心理学研究方法主要特点

一、观察法是在自然情境中或预先设置的情境中,而且有系统地观察记录并分析人的行为,以期获得其心理活动产生和发展规律的方法。观察法的优点是保持被观察对象的自然流露和客观性,获得的资料比较真实。 但是观察法的缺点是观察者处于被动地位,只能消极等待被观察者的某些行为表现,这是一种不高效。

二、实验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最广泛,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的一种。 实验法是指人为地、有目的地控制和改变某些条件,使被试产生所要研究的某种心理现象,然后进行分析研究,由此得出心理现象发生的原因或起作用的规律性的结果。

三、调查法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其想法或做法,由此来分析、推测群体心理倾向的研究方法。 实施时虽然是以个人为对象,但是其目的是借助许多个人的反映来分析和推测社会群体的整体心理趋向。

四、测验法是个体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的量化研究的主要工具,它的应用很广泛。

心理学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兼顾突出的理论性和应用性。

心理学主要分为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心理学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思维、人格、行为习惯、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社会等发生关联。

心理学一方面不断尝试用大脑运作来解释个体基本的行为与心理机能;同时心理学也在尝试解释个体心理机能在社会行为与社会动力中的角色;另外它还和神经科学、医学、哲学、生物学、宗教学等学科有关,因为这些学科所探讨的生理或心理作用都会影响个体的心智。事实上,很多人文和自然学科都和心理学有关,人的心理本身就有人的生存环境息息相关。

基础心理学包含的主要内容

一、心理学概述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科学。心理学研究心理活动的形式与规律不研究心理内容。

2、心理现象结构:

认识过程:注意、感觉、知觉、记忆、言语、想象、思维心理过程情感:情绪、情感(喜、怒、哀、乐、愁、恨)心理意志:动机、目的、行动现象个性倾向性:兴趣、爱好、需要、动机、理想、信念、世界观个性心理个性心理特征:性格、气质、能力

3、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1)有助于教师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的完成教育工作

2)有助于教师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

3)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开展学生心理指导工作

4)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4、人的心理的本质

1)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2)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3)神经系统结构感觉(传入)神经元

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单位运动(传出)神经元

神经联络(中间)神经元

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12对脑神经、31对脊髓神经

4)神经系统活动方式:反射与反射弧

5)脑的反射活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基础,人的行为是由反射组成的。

二、认知44、122、523

学心理学需要什么基础?

学心理学的基础最好是能懂高等数学,因为心理学中的心理测量和心理统计需要高等数学,也是最难学习的课程,其他的与别的文科学科一样,没有特别的要求。

心理学的基本课程有哪些?

心理学专业课程方案

课程修读要求

1、全校公共必修课为全体学生必须修读之课程,计40学分,其中体育、军事理论和计算机(第一阶段)试行通过性考试;

2、学生必须从学校提供的公共选修课程中按人文社科类、自然科学类、艺术类和教育科学类分别选修4、2、4、2个学分,共修读12学分;

3、学科基础课为必修课程,共设6门计22学分,前2门为学科大类基础课,后4门为学科专业基础课;

4、专业必修课程共设10门计30学分,其中带☆号课程为综合课程;

5、本专业设置3门双语教学课程(计划表中带*号者),不再单独设置专业英语课程;

6、专业选修课程分为限选课和任选课,学生须按如下规定至少修读44个学分:

○1 限选课修读32个学分:可从人才测评与管理和心理咨询与辅导两个模块中择其一个修读。

○2 任选课修读12个学分:学生可从本专业课程计划表中任选课模块、限选课中自己未选择的方向模块、本院其它专业提供的选修课程、学校公选课程以及外院(系)校提供的选修课程中修满学分。

7、实践环节与毕业论文为全体学生之必修课程:

○1 教育实习为8学分;

○2 毕业论文6学分,允许并鼓励学生自定选题,毕业论文实行答辩制度;

○3 另设研究与创新实践2学分,不给学时,分散安排在第5-8学期进行,研究与创新学分由院教学指导委员会根据有关条例组织认定。

8、实行“教师职业技能资格证”制。

9、就业指导课以讲座形式进行,开设4—6个讲座,计1个公选课学分。

课程结构比例表

课程类别 学时数

全校

公共课

公共必修课 928

公共选修课 204

学科基础课 378

专业必修课 552

专业选修课 834/843

实践教学、毕业论文 12周

总计 2896/2905

课程方案表

心理学专业课程计划表(必修课)

课程类别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数

全校公共课

必修课 4400001 大学英语 16

220000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论 5.5

0100001 马克思主义哲学 2.5

2200010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2

2601021 思想品德修养 1

2100058 法律基础 1

3602001 大学体育 4

6100001 计算机基础 6

8607067 军事理论 2

小计 40

选修课

人文社会科学类 4

自然科学类 2

艺术类 4

教育科学类 2

3108030 就业指导 1

小计 13

心理学专业课程计划表(一)

课程类别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科基础课

公共专业必修课

3800020 普通心理学 5

7109003 人体解剖生理学 3

6200001 高等数学 3

3801051 心理统计学与SPSS软件 5

3801007 *发展心理学 3

3100106 教育学概论 3

合 计 22

心理学专业必修课

3801041 实验心理学 5

3801005 生理心理学 3

3801034 *教育心理学 3

3800005 *心理学史与流派 3

3800042 人格心理学 3

3801053 心理测量学 2

3801028 认知心理学 3

3800021 社会心理学 3

3800006 ☆心理学研究方法 3

2406001 组织行为学 3

合 计 30

实践及毕业论文

3302037 研究与创新实践 2

3105014 教育实习 8

3108005 毕业论文 6

合 计 16

心理学专业课程计划表(二)(选修课)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数

专业选修课(限选课)

方向1、心理咨询与辅导

3801000 变态心理学与心理疾病诊断 3

2801058 ☆心理咨询 4

3801067 心理卫生学 2

2403050 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 2

2406020 精神分析治疗原理与方法 2

2406021 团体疗法与团体训练 2

2406022 行为主义治疗原理与方法 2

3801069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与组织 2

3800044 人本主义治疗原理与方法 2

3302138 学习辅导 2

3100088 家庭系统治疗 2

3106007 学生行为问题与个案 2

3801052 心理测量应用 3

3800129 认知神经科学 2

合计 32

专业选修课(限选课)

方向2、人才测评与管理

3100107 计算机程序应用 4

2406005 职务(工作)分析 2

8102003 人力资源管理与策略 3

3802042 人才测评技术(上) 3

3802042 人才测评技术(下) 2

8102005 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 2

2406001 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案例研究 3

8100021 项目管理 2

8102101 薪酬规划与管理 2

3802041 效绩评估与效绩管理 2

6103021 计算机程序设计 2

合计 32

专业选修课(任选课)

综合性任选课

4706069 广告心理学 1

3801017 消费心理学 1

3803001 工程心理学 1

3801049 旅游心理学 1

2100152 犯罪心理学 1

3801060 ☆心理咨询务实 3

8100023 项目反应理论与应用 2

6309008 常用仪器的性能与使用 2

8102012 ☆人力资源项目设计与务实 3

6406011 环境心理学 1

2404009 领导行为学 1

3105069 职业指导 1

合计 18

上一篇:噬神者2狂怒解放(噬神者2狂怒解放红蛇弹)
下一篇:防雷接地工程(基础防雷接地如何施工)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