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归途列车,以及归途列车导演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 1、纪录片《归途列车》观后感
- 2、请问大佬有归途列车2009年上映的由陈素琴主演的百度网盘资源吗
- 3、《归途列车》一部值得看了又看的纪录片
- 4、《归途列车》:小人物的落泪,大时代的辛酸
- 5、《归途列车》影评
纪录片《归途列车》观后感
《归途列车》这部纪录片是导演范立欣的第一部独立记录长片,于2009年在美国上映。
《归途列车》是以在广州打工的农民工家庭为主题,跟拍这一家人假期回家过年赶春运的历程。外国人将中国的春运称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人口大迁徙”,不明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中国人选择在最繁忙的时节最拥挤的地点,踏上这趟最艰难的路程。我认为《归途列车》想记录的,其实并不仅仅是春运,也记录下来了当时底层人民的悲苦、亲情与生计间的矛盾。范立欣说:“农民工是最底层的、最弱势的群体。他们为了照顾家庭远离家乡,到异地打工,将孩子留在老家给父母照顾。长年聚少离多,造成他们与孩子之间的情感隔阂。一年一度他们跋山涉水只求在春节时能与家人团聚,这返家的火车,就是千千万万农民工家庭甘苦的写照。”
在这部影片中,我认为最大的亮点和冲突就是张琴与父亲打架那一段了。张琴在家人面前自称老子,惹火了父亲,后来又从语言冲突演化成肢体冲突,在他们的争吵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影片画面的剧烈抖动,以及收音话筒的出现,谁也没有想到这件事会这么真实的发生。父亲把女儿打倒在地,她爬起来就冲着镜头吼:“这就是真实的,你们不是想要真实的吗?!”这其中导演并没有去进行任何的价值导向,而是纯粹的把现实展示出来,让观众自己去思考。后面我有了解到,其实导演范立欣在他们父女之间争吵时是有介入的。他说:“影片中有一幕张家父女大打出手,我当时迟疑了好几秒,到底我是该坚守纪录片导演身份不介入自然发生的事件,还是我应该去拉开他们呢?我想了一会儿,还是决定冲进去拉开他们。这是我作为中国人的道德感不能不做的一件事。”虽然他的介入,影响了这部影片的纪实效果,但也体现出了导演深切的人文关怀,我认为他做的是对的。
视听语言:整部影片的画面非常富有张力,无论是描述春运大群体的镜头,还是主人公家庭的镜头,导演都擅于捕捉人们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而且整部片子没有旁白,只是使用了介绍时间地点的字幕以及主人公的同期声。通常,在很多纪录片开头,会有旁白讲述这部片子的背景。但是在这部片子当中,导演直接放了一大批人在火车站外等候,涌入站台,挤上车厢的镜头。他用视听语言直观的告诉观众,我要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之后还有后期剪辑的时候也别有心意的把很多具有对比性的镜头画面剪辑在一起,放在一起给大家呈现,具有很强的冲击感。比如:母亲陈素琴祈祷神明保佑她女儿时,然后画面就转到火车上,张琴蜷缩在列车一角,独自踏上自由之旅。还有把父亲张昌华咳嗽在病床上躺着,与张琴在闪烁的霓虹灯下摇头狂舞剪辑在一起,通过镜头的对比,把两代人的距离拉到最大,同时也展示了张琴的迷失。
虽然,这部影片的呈现现实令我们心酸悲痛,但好在结尾时一个开放性的结尾:母亲陈素琴踏上了归途,去陪伴教育小儿子。这让这个家庭有了希望,让我们观众也看到了希望。这部影片用最真实的影像让我们聚焦到了当时的农民工群体,关注到留守儿童群体。通过个性鲜明的纪实性风格向我们呈现出来,也引发了观众对部分社会发展不均衡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的重视与思考。
请问大佬有归途列车2009年上映的由陈素琴主演的百度网盘资源吗
《归途列车》百度网盘免费资源下载:
链接:
提取码: we3f
1990年,家住四川广安区回龙村的张昌华(张昌华 饰)和陈素琴(陈素琴 饰)两夫妻为了能让家里过上更好的日子,也为了让张琴(张琴 饰)和张阳(张阳 饰)姐弟能 接受良好的教育,有朝一日可以摆脱像他们一样在农村的艰苦生活,毅然离开一对幼年的双子女去广州打工。他们辛苦的赚钱往家里寄钱,几年才能回去和家人团聚一次过一个年。平时只能姥姥生活的姐弟对他们早已产生了生疏感和冷漠。但女儿张琴像很多这个年纪的叛逆少年一样,不听劝告毅然退学,重蹈了父母的覆辙,从村里离家去广东打工……
《归途列车》一部值得看了又看的纪录片
《归途列车》一部值得看了又看的纪录片
《归途列车》始拍于2006年,完成于2009年,由中央电视台记者范立欣组织拍摄团队进行拍摄。先后获得央视和其他海外投资约700万元。结合史料,2006年中国正处于小康社会的建设阶段和脱贫阶段。城乡收入差距大,使得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北、上、广、深等发展较快城市,给经济发达城市带来劳动力和市场。而农村人口的迁移带来和农村的衰退和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社会问题,成为当时社会矛盾的突出之处,影响着乡村人口的幸福感提升。“春运”是这个时期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活动,反映出中国外出务工群体面临的苦难。而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也是拍摄过程中所经历的社会环境的波折。工厂倒闭,工人失业,无疑对当时的务工人口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设立于这种环境下的纪录片《归途列车》,正是从典型视角映射出对于整个外来务工群体的发现和思考。家庭中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和个人身上对于求学和谋生之间的抉择都是萦绕在农民工群体心头的困难。
《归途列车》由范立欣和其兄范立明、摄影师孙少光等人组成的拍摄团队拍摄完成。主要制作人员有中央电视台记者的身份和职业能力,可以看出其在影片中对于张昌华和陈素琴家庭现状和思想状态的捕捉和挖掘。制作团队的人数并不多,考虑到拍摄、策划和分机位,可以猜测制作团队身体力行,跟随主演一家记录真实生活。拍摄这类题材的纪录片对于导演、摄像和整个拍摄团队来说,需要真正融入当时的环境,对于体力和精力,还有面对突发状况的处理能力都是一次挑战。
《归途列车》开机时,只有制作团队的个人投资中央电视台投资的约15万元制作经费,在制作过程中,出现了资金不足的情况。为此,导演范立欣将已有素材剪辑成8分钟左右的短片在世界范围寻求投资,获得了来自欧洲、美洲、日本等地的100万美元的拍摄资金。这一经典的资金筹措方式给我带来了很微妙的启发。结合传统的制片人投资方式,以样片投标的方式获得资金有着更大的风险,对影片的质量有着一定的考验,但是无疑这对于拍摄团队来说是更具挑战的方式,导演在面对更多的“制片人”时,有着更大的话语权,能够更好的实现导演心中的拍摄效果。
其次,《归途列车》在融资方面的市场化和国际化给它的发行和展映带来了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先进的国际标准。区别于吴文光导演的个人纪录片《流浪北京》,《归途列车》在院线上映并且有着包括美国、荷兰、比利时等更加广阔的海外市场,这在中国的纪录片历史上应该算是头一次了。
《归途列车》的拍摄手法有着强烈的渲染性,运用到了很多的意象、空镜和俯仰的拍摄手法。举例来说,在女儿张琴的故事线里,初次到工厂做牛仔裤的张琴在完成一捆牛仔裤时,将其堆放在墙角,摄影师跟随其动作将镜头由张琴身上跟随到那困又大又沉的牛仔裤上,随着张琴的返回,镜头在牛仔裤上延续停留。这种带有强烈表现力的镜头似乎想告诉我们对于一个17岁的少女来说完成这些牛仔裤的制作是多么不易。类似的镜头还有在其到理发店剪头出来后,伴随着很“潮”的背景音乐,镜头呈仰角环绕拍摄,这也是电影中常常用来塑造人物形象的运镜方式。可见《归途列车》在拍摄过程中,传递着导演的一定情感思想。
另外,《归途列车》影片中有着大量在人潮中拥挤的镜头,在高处俯视人流的镜头,还有着在列车行进路线上的外景镜头。在拍摄过程中的多部门协同和设备的运送和保护是可以想象的困难。在这一点上,必要的经验是我认为拍摄成功十分需要的因素。在拍摄室内镜头时,纪录片摄影师对机位的把握和对于人物特写、分镜的处理充满了现场感。 直接的变焦让节奏跟随着镜头的位置而变化,符合第三者对于事实的认知过程。
《归途列车》在后期制作上加入了背景音乐,这一点我认为对于纪录片定性方面具有很大的决定性。带有情绪性渲染的背景音乐在我看来是纪录片创作者的创作因素占主导,而以往的个人纪录片在制作上往往摒弃背景音乐的运用而采取完全客观的姿态进行陈述。因而,这一特点能够尽可能的标榜纪录片在艺术和纪实这两条路上的权重。
《归途列车》从分类上看,似乎介于真实电影和直接电影之间,既有着大量的旁观视角,也似乎在人物的自述中加入了轻微的诱导。镜头的剪辑看似中规中矩,一定程度上则带着西方电影故事片的剪辑思路。这和融资国际化有关,来自多国的投资使得《归途列车》不再是一部纯粹的国产电影,还带上了西方影视制作标准的成分。这使得该片在后期处理中,很多地方都用到了国际化的剪辑技术,这也给这部讲述中国现象的片子带来了更多可被西方人接受的因素和话语方式。
《归途列车》由于其投资方的多重性,导致了其市场和标准的国际化,在包括美国、日本、意大利等发达国家上映,并在制作和发行方面应用国际标准。值得一提的是其在网络途径传播的首创性。2011年左右,中国互联网行业的起飞之际,这部纪录片也走向了互联网,在优酷、腾讯、爱奇艺等多个平台上映,实现了线上和线下放映的互动。国际与国内,线上和线下,在更广阔的空间传播的同时,这也要求纪录片在内容形式上符合不同受众的需求口味。如何在不同的传播渠道都能够使观众在心理和感官方面得到刺激和认同是以后的纪录片都需要注意到的因素,这也给纪录片创作带来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纪录片是艺术还是深度报道这方面的认知,这部纪录片让我系统的梳理了一下思路。《归途列车》记录张昌华一家农民工的务工生活,以“春运”为切入点,两去两回,勾勒出农村人口在城乡巨大收入差距下的艰难抉择和种种真实。如果说纪录片是为真实而生,片中的摆拍镜头明显反驳了这一论断,很多镜头的摆拍带有了强烈的艺术创作因素,即使对事实本身没有影响。相反,从很多镜头和情节中,我们能够够感到导演、摄影师乃至整个制作团队对于张昌华家庭的同情和对于张琴的怜悯和惋惜。这些情绪是影片带给我们的,不仅通过故事的本身,而且通过故事的讲述方式和配乐等后期因素。不得不说艺术创作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进行的,而纪录片则是在保留最大现实的基础上加入了艺术的表达而产生的。摄影师和导演在拍摄的过程中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这不是对于纪录片真实性的阻碍,而是纪录片的角度。
即,纪录片以纪录片的角度记录真实。纪录片的角度是感性的,艺术的,创作的,而纪录片的真实是理性的,现实的,客观的。纪录片导演通过真实来传达其感情对于现实的认识和情绪,因而纪录片区别于新闻报道之处恰恰是这部分传达作者情感的因素。
纪录片是艺术,毫无疑问。
《归途列车》:小人物的落泪,大时代的辛酸
纪录片的开头定位于火车站旁,人流如潮,保安在众人推挤中索性站在站台上,用喇叭喊着“大家不要挤,大家不要挤”的声音早已淹没于人群中,无法分辨。
如虻蚁般的农民工在庞大的人潮中拥挤,推搡,尖叫,我突然想起网友的一句话:“生下来,活下去”,竟有一丝在夹缝中拼命生存下来的无奈和辛酸。
每年集中于春节前后两次数量极为庞大的民工潮成为中国最频繁,也是最浩荡的人口迁徙。
《归途列车》这部纪录片通过一个有着十几年打工史的小家庭来折射息息相关的社会问题。
2008年春运期间,受雪灾影响,张昌华一家人和千千万万的农民工一样被困在广州火车站,好几天才等来一辆火车。
在等车的几天里,理智和冷静逐渐被焦躁不安消磨,归心似箭的幸福感也被寒冷天气里好几天无法休息的困顿所消耗。
在密闭的人群空间里,一个人的不满总会被无端放大,进而引发群体共愤。
镜头里,在黑压压的人群中,一个中年男子企图翻过栏杆,找寻自己的两个女儿,被民警阻止后,这几天的劳累和焦虑终于有了宣泄口,他对着民警大声说道:“你真是没有体会啊,如果是你的话你怎么办?都是人来的。今天你在这里做事,明天,你会跟我一样的。你照样走进社会,你照样要做事。”
此时镜头拉近,民警扭过头去,他也很无奈,只是作为执法队伍不得不去做的维护措施。
故事中的主角一家人踏向回乡的路总是充满艰辛和劳累的。
费尽心力地买到车票后,并不意味着就能顺顺当当地上车。列车因事故晚点,密集拥挤的民工潮都成为他们返乡途中必不可少的一道道坎。
到达重庆直辖市后,还要乘坐大巴,接着换乘汽渡,下船后还要走上一截路,才能到达他们一路上心心念念的温柔的故乡。
原谅我在看到那些人流如织的镜头时,不厚道地想到了《釜山行》,竟有一种万千丧尸追赶,众人四处逃窜的即视感。原来,农民工挤列车比电影中丧尸奔跑的场面更加壮观。
“民工潮”在各地涌现不断的现象,归根到底还是 长期形成的二元社会结构巨大的利益反差,是农村社会综合发展长期滞后于城市的必然结果。
这些仅仅只是城市流动中的万分之一的人口,野心不大,要求不高,却连最基本的保障都得不到。
“春运背后,是农民工,留守儿童,户籍等诸多盘根交错的制度顽疾。”
整个纪录片的主线就是张昌华、陈素琴外出打工,留下一双儿女在农村读书。由于自小就成为留守儿童和青春期里沸腾的叛逆热血,丽琴选择退学离家,从此走上了父母的老路——离乡打工。
“家庭是最小的社会单元,门吱呀一声关上后,在这里人们如何相待,多少决定了一个社会的基本面目。”
一开始的时候,陈素琴给女儿打电话,询问成绩后,解释买不到车票的原因,可能要迟点回去,女儿那边就没了声音。这个小片段也暗示了女儿丽琴与父母之间由来已久的矛盾。
后来,故事慢慢发展,丽琴为已故的外公烧纸钱的时候,说了自己一直憋在心里的真心话。
她和外公关系非常亲近,父母又常年不在身边,每次和她说的第一句就是要好好学习。片中父母一家人强调这个学习的次数,尤为频繁。
刚从高中洪流中脱离出来的我无比理解丽琴的心情,估计她对这种烂熟于心的教诲,早已厌倦,并生发了许多抵触情绪。
自小在农村生活,年迈的奶奶干不了重活,身为长女的她自然承担起大部分的家务活。务农,喂猪,洗衣,做饭,样样拿手,勤劳能干。
刚开始挺心疼这个女孩的,一个人承担起许多责任,后来看她瞒着父母,一个人去广东打工,做着与父母一般无二的流水线工作,还一个劲儿地说:“自由就是快乐”的时候,我想, 满脑子天真想法的人到社会上吃点苦头,跌过跟头也是好的。
当他们一家人从广州历经舟车劳顿,回到家后,丽琴与父母之间发生了一次争执,那是全片的高潮。
丽琴被父亲打倒在地,爬起来后,扭头冲着镜头大声地叫嚣道:“你们不是要看真实的我吗?这就是真实的我。”
长期压抑的不满和误解,就在那一刻爆发。
因为缺少沟通,所以理解不足。
自小缺少双亲关爱,动不动就关心她的学习的原生家庭环境使丽琴的童年存在欠缺。向往外面看似精彩自由的大千世界让她对学习和家庭有无法摆脱的抵触情绪,这也是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
看到后来,丽琴独自一人去人生地不熟的城市,在夜店流光四射的灯光下,穿着暴露的衣服,肆意张扬地手脚共舞,甩动着头发,身体里拔节生长的不断的叛逆。那一刻,我想,造成丽琴这样毫无顾忌地“放飞自我”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是她自己的叛逆,是原生家庭,还是整个大的社会环境?
结尾处,张昌华夫妇进行了一次对话,陈素琴决定回去照顾弟弟,因为女儿的叛逆带给他们太多担忧和失望,可又担心丈夫一个人在外打工,太过劳累。
生活往往就是这样,常常让你陷入两难的境地。你要想平衡好两者的关系,想要获得一样,就得舍弃另一样。
张昌华夫妇外出打工,拼命挣钱,就是为了给儿女提供更好的经济来源,可他们必须得舍弃陪伴儿女成长的时间。双方在一起的时间少了,自然会越来越疏离,也就有了后来由来已久的矛盾。
这是一个小家庭的无奈,是万千农民工家庭最为相似的不幸和悲哀,也是整个社会制度带给他们的难以逾越的阶级固化。
⑴.真实性是新闻纪实摄影的生命。
《归途列车》拍摄的三年中,范立欣和摄影师孙少平每年春节都要和主人公一家抢购火车票,感受春运大军带来的无奈。
他曾五次往返于广东和四川拍片,后来女主人公的女儿去深圳打工,他们又追踪去了深圳。
2008年春运期间,受雪灾影响,摄制组和千万农民工一样被困在广州火车站,一个星期左右才等来一辆火车。裹挟在拼命上车的农民工人群中,他们用最真切的心酸捕捉到了最真实的镜头。
⑵.人文关怀是纪实摄影的主要旋律,是摄影表达的根本内涵。
只有充分地揭露人性,充分地发挥出人性在现实面前的坚强,脆弱,勇敢,懦弱等真正的情怀,才能体现出纪实摄影的重要性。
《归途列车》通过抓拍,捕捉了许多瞬间情感温度的镜头。
有时候,摄影者需要的是守候。观察到一处色彩或造型绝佳的场景,只差一个“影中人”在合适的位置出现,为你的影像画龙点睛,你需要做的是等,等出影像的高潮。
《南方周末》曾评论:“影片的风格跟以往人们印象中那种节奏冗长缓慢、充满画外音的纪录片不同,它通过对大量素材的电影化剪辑,使得整个故事节奏很快,很多观众看完之后的评价是“很好看”,跟不少类似题材的电影比起来,《归途列车》似乎更像部电影。”
镜头下聚焦的是小人物生活的无奈和辛酸,折射的却是大时代下的社会矛盾。
《归途列车》影评
纪录片的定义是真实、客观地记录正在发生或未来将消失的事实。《归途列车》讲述的是外出打工父母与留守在家子女的故事,真实地记录春运期间火车站拥挤的场景。整部片子没有一句旁白,除了一些必须交代的内容用字幕外,全程采用同期声,最大程度地记录发生的事实。
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场景是春节回家那天父女争吵甚至大打出手,这也是片子的高潮所在。这过程中导演和摄影师都没有介入劝架,而是真实地记录,因为我们知道即使记者们不在现场,这样的争吵照样会发生,记者只是记录者的身份。还记得女孩对着镜头说:“你们想记录真实的我,这就是真实的我。”让父女都尴尬的镜头恰恰是最真实的记录,也是摄制组意外的“收获”。(所以大家会说记者就是唯恐天下不乱啊)争吵过后女孩就到深圳的夜店打工了,在剪辑上,女孩、外婆、父母三个场景轮流切换,起到对比的效果。
还记得纪录片《幼儿园》里有一句:“也许是孩子,也许是我们本身。”是啊,在《归途列车》中,记录的不只是张昌华一家,也许是我们自己,它反映出父母期望与孩子梦想之间的矛盾,大多数家庭都存在这样的问题,也是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父母希望我们好好读书,将自己的愿望强加于子女身上,从来没有想过孩子要的究竟是什么。
影片的一个亮点就是没有任何的矫揉造作,没有任何粉饰的地方,很多画面的拍摄就跟监控录像一样真实,我就在广东生活,一些场景依旧十分熟悉。你说,中国的经济腾飞了,人们都过上了小康生活,可是真的是这样吗?通过纪录片可以看到,我们当中许多人依然过得水深火热。它实际反映出来的是这样一个问题。
在百度百科上搜索词条,获奖栏处全是国际大奖,可以看出这部片子的成就和国际上的评价,奇怪的是竟然没有获国内的奖项,也许是觉得把如此写实的中国展现出来有点儿丢人吧,而外国人貌似更喜欢看到落后的中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