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大国崛起日本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大国崛起日本篇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需要《大国崛起》中日本历史大事年表
1、日本开国
日本开国指19世纪50年代中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武力强制日本放弃“锁国政策”,对外实行以建立国交和开港贸易为中心的开放政策。“开国”是对“锁国”而言。
在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日本推行“锁国政策”(见锁国令)期间,英、美、法等国先后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并挟其武力和商品向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侵略扩张,同时也把锋芒指向日本。
从18世纪末起,俄、英、美等国不断向日本叩关,要求建交和开港通商,均遭拒绝。19世纪中叶,美国为开辟横跨太平洋的航路,并为捕鲸船只寻求停泊港,于1852年派遣其东印度舰队司令海军准将M.C.佩里前往日本交涉。
1853年7月8日佩里率舰队驶抵江户湾的浦贺,要求日本“开国”。因美舰身涂黑漆,日本人称为“黑船”。
在美国舰队武力威胁下,1854年 3月31日,德川幕府被迫签订《日美和好条约》(通称《神奈川条约》)。
条约规定,日本开放下田、箱馆(今函馆)两港作为美国来往船只的停泊港,并给予美国最惠国待遇等优惠。
1858年(安政五年),日本又被迫与美国、荷兰、俄国、英国、法国分别签订通商条约,总称安政条约。
德川幕府锁国政策破产和被迫“开国”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在严重的民族危机下,日本广大人民和爱国志士展开了反对侵略、反对幕府统治的斗争,揭开了日本近代史序幕。
2、戊辰战争
1867年日本孝明天皇死,明治天皇即位。1868年(戊辰年)1月3日,天皇发布《王政复古大号令》,废除幕府,令幕府将军德川庆喜“辞官纳地”。
1月8日及10日,德川庆喜在大阪宣布“王政复古大号令”为非法。1月27日,以萨、长两藩为主力的天皇军5000人,在京都附近与幕府军1.5万人激战,德川庆喜败走江户,戊辰战争由此开始。
天皇军大举东征,迫使德川庆喜于1868 年5月3日交出江户城,至11月初平定东北地区叛乱诸藩。1869年春,天皇军出征北海道,于6月27日攻下幕府残余势力盘踞的最后据点五棱郭(在函馆市),戊辰战争结束。
这场内战把日本从腐朽落后的幕府封建统治下解放出来,为日本建立统一的近代国家奠定基础。就此,一个新生的日本帝国,开始出现在亚洲的东部。
然而,依靠枪炮建立的明治政权不久就准备依靠枪炮,去实现“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的野心了。
3、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60年代末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盘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
这次改革始于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并且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
这次改革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逐渐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开端,是日本近代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需要指出的是,日本的明治维新并不彻底,大量的封建残余思想得以保留。通过明治维新,日本的综合国力迅速提高,并跻身帝国主义列强行列。
日本帝国海军、帝国大学等大量充满军国主义性质和国家荣誉感的社会、文化符号应运而生。日本最终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4、西南战争
西南战争发生于日本明治十年(1877年)2月至9月间,是明治维新期间平定鹿儿岛士族反政府叛乱的一次著名战役。因为鹿儿岛地处日本西南,故称之为“西南战争” 。
西南之役的结束,亦代表明治维新以来的倒幕派的正式终结。
5、中日甲午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日本称:日清战争,朝鲜半岛称:清日战争,西方国家称:Sino-Japanese War/第一次中日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
明治维新的日本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对外积极侵略扩张,确定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此时的清朝是一个通过洋务运动回光返照的帝国,政治腐败,人民生活困苦,官场中各派系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国防军事外强中干,纪律松弛;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向帝国主义过渡,日本的侵略行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强的支持。
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军节节败退,被迫向宗主国清朝乞援,日本乘机也派兵到朝鲜,蓄意挑起战争。
1894年(光绪二十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爆发,甲午战争开始,由于日本蓄谋已久,而清朝仓皇迎战,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1895年4月17日签订了《马关条约》。
这场战争使得日本得到巨额赔款和台湾等战略要地,不仅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便利了日本对远东地区的进一步侵略扩张,使日本一跃成为亚洲唯一的新兴资本主义强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国崛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日本开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戊辰战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明治维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南战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日甲午战争
日本大国崛起的过程(历史专家请进)
战后日本崛起,得益于重视教育和重视人才的培养。日本前文部大臣荒木万夫曾经指出:“从明治以来,一直到今天,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战后经济的发展非常惊人,为世界所重视,造成比情况的重要原因,可归结为教育的普及和发展。”美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舒尔茨说:“战后日本物质资本存量几乎荡然无存,但其国家财富中的重要部分——具有知识水平的人还大量存在。” 日本重视教育的历史可上溯到明治维新时代。早在1872年明治政府颁布《学法令》时,就在《学制布告》中提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口号,要在全国做到"邑无不学之户,家务不学之人",接着,1886年明治政府宣布在全国实施义务教育,大约经过30年的努力,终于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了初等教育,其速度之快在世界教育史上是首屈一指的。而且从年代上看,日本也是世界上最早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比美国早4年,比法国早10年。正如日本前内阁总理大臣福田赳夫在一次施政演说中所说的:"人是我国的财富,教育是国政的根本。"这应该是日本崛起奇迹的根源。
战后日本崛起,得益于追求至善、精益求精。吉田茂是日本战后最负盛名的首相,晚年以充满激情的语言写就《激荡的百年史》,总结日本民族如何战胜困难、目光远大、勇猛进取、善于学习、追求完美。他说日本民族具有一种止于至善的专业精神。除非不做,做什么就要做到最好,深深植根于日本民族之血液,此乃日本历经明治维新和战后经济奇迹,得以雄踞世界第二经济强国之主因。管理大师德鲁克说,战后日本经济起飞有三位导师。第一位导师是道奇,他教导日本人要发展经济,首先是稳定货币金融,将日元与美元汇率固定于360日元。第二位导师是戴明,全面质量管理之父也。德鲁克说,质量管理是美国人发明的,但完美运用、臻于化境的却是日本人。第三位导师就是德鲁克自己。他教会了日本人如何思考战略和实施目标管理。德鲁克对日本文化精神亦有湛深研究。七十岁时被荣聘为东京大学研究日本艺术文化的教授,引以为傲。德鲁克与吉田茂英雄所见略同。二师皆以为日本民族真正利害之处,便是那种追求至善、追求完美的专业精神。无论做什么,皆力求最好,心无旁骛,精益求精。此种精神之背后是异常谦逊的学习态度,永远不懈吸取他人长处之开放胸怀。盛田昭夫说:"日本企业之所以能在短期内取得飞跃进步,奥妙就在于企业经营者始终认为日本在一切领域中都落后于他人,从而产生一种紧迫感。他们情愿以欧美各国的学生自居,坚持交学费,学习经营手法,吸引新技术。""在日本,人们始终不懈地追求效率和生产率的提高,即使是对螺丝刀这样简单的工具也毫不例外。从设计到加工,无不精心考虑,仔细研究。"
而中国人弄虚作假、投机取巧、坑蒙拐骗。。。是当今中国社会之普遍心理。与日本人追求至善、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相比是不是还有很大的差距?!
大国的崛起靠的是科技,国与国之间的较量说到底就是国民素质的较量,是人才的较量。不客气地说,中国由于难以接受别人的教育思想,国民整体素质与发达国家的相比都不是一个等级。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研究过21种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后来相继消亡的文明。结论是这些文明死亡的原因,无一例外,都不是他杀,而是自杀。他们失去了创新的活力,被历史淘汰出局。
1876年,美国庆祝独立100周年的时候,在费城举办国际博览会,有37个国家参展,当时清政府也派出了展览团。在这次博览会上,英国展出最新的蒸汽机车,美国展出大功率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出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中国展出的是纯银打制的27套件耳挖勺和小脚绣花鞋。
这是就是时代的差距!
一个居安思危的国家才有资格谈论谁是第一!
日本的崛起源于他们的教育 他们给孩子灌输的是小国危亡的思想他们的小孩都知道要奋斗努力 不像我们国家给孩子说的是地大物博 我们要学习他们的教育方法 教育思想
日本大国崛起观后感
《日本大国崛起》观后感
日本,一个只有弹丸之地、曾经蒙昧落后的小国,为何可以将幅员辽阔、物产丰富、的中国欺压半个世纪之久呢?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看了大国崛起之后,我多少明白了其中的一些道理:因为每个日本人身上都有体现属于他们本民族的东西,那就是日本这个民族的“灵魂”—民族精神。以下几点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一)不断学习,不断尝试,不断创新;(二)继承优良的文化传统,宏扬民族精神;(三)注重教育,培养人才;(四)追求至善、精益求精。
(一)不断学习,不断尝试,不断创新。日本重视科技教育、善于学习创新,注重对人才的培养。日本人强烈的学习欲望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比如说,在美国将军佩里用武力迫使日本打开自己国门期间的一天夜里,两个日本青年偷偷地爬上了美国黑船,用手比划着告诉佩理将军:他们想要随船到美国去,看看美国究竟为什么强大。这样做在当时的日本按律是要杀头的。他们的举动让佩理非常惊讶,佩理在日记中写道:“这两个日本人的求学精神令我感动,如果日本人都像他们一样,日本一定会变得和美国一样强大。”
这两个渴望了解世界的青年人虽然最终还是被送下了船。但随着国门的打开,越来越多的日本人关注起外面的世界。14年后,一个名叫涩泽荣一的年轻人获得了一次前往欧洲的机会,在1827年参加了法国巴黎万国博览会,并在周边各国都访问参观,颇受启发,带回给国家全新的思想,并在之后为日本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日本从建国以来就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从唐朝开始,日本就开始到中国来学习儒学,医学,佛学,茶道等等,吸收了中国的大量文化成果,从而走上了以中国为师,仿效中国发展的道路。在1853年,当时美国海军将军佩理强迫日本开港通商,他对前来交涉的日本使者说,你们最好不要抵抗,因为一旦开战,结局只有一个,那就是美国必胜。尽管当时日本国内对选择开国还是开战有过争论,但最后还是做了很实际的考虑,他们以欢迎的态度接受了佩理的要求。因为日本意识到闭关锁国只能导致国家日益衰落,只有敞开国门,吸收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走上强国之路。而今,日本已然一个世界强国,但它的学习和创新的精神却从未停止过,它的国民支柱企业三菱公司,丰田公司,松下公司等,都是从美国等西方国家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然后再不断地尝试和创新,现在都成为享誉世界的跨国公司。
(二)继承优良的文化传统,宏扬民族精神。日本人具有武士道精神,有很强的民族凝聚力。他们敢于拼搏,勇于创新,善于坚持,乐于学习。日本在发展时都有很有领导能力和号召力的人物。在明治维新时期,大久保利通和木户孝允对国家的经济、政治、教育、军事等方面进行革新,成为推进改革的骨干,对日本的发展有带领作用。涩泽荣一放弃政治上的高官改而从商,成为19世纪80年代最著名的企业家,对日本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贡献。记录片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 “西服流行的时候,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酒吧多起来的时候,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能剧和歌舞伎在走向极致,当油画开始绚丽夺目时,日本的浮世绘也成为世界绘画的一大流派。”邱吉尔说过:我宁愿失去一个伦敦也不愿失去一个莎士比亚。可见,一个民族的文化就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就是主宰一个民族的指挥棒,是一个民族的象征!日本在打开国门以后,曾经一度照搬西方模式,甚至让国民与西方人士通婚来改良自己民族的血统,但由于社会矛盾的爆发让他们意识到民族文化不能丢弃,他们就把他们的优良传统文化载入宪法,让它流传下来,成为国民精神的支柱。
(三)注重教育,培养人才。日本的教育注重素质。他们的教育课程由学科、道德和特别活动(包括班级活动、学生会活动、小组活动及学校集会)三部分构成。在初中的教学科目
中有必修棵和选修棵两种。日本将教育的发展方向定为:让孩子拥有“生存能力”和“轻松宽裕 ”。其主旨是培养年轻一代适应社会的能力,并强调了教育必须满足社会需求。在此,教育的重点要从以往的传授知识转移到培养能力上去。在日本,一个只有十岁小男孩能滔滔不绝地说出地球上主要自然资源分布的比例数据、汽车尾气的基本成分以及有害气体的化学成分。他在列出人类破坏自然环境的种种劣行之后,力图寻找各种环保措施,而中国的小孩却没有这样的能力。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日本达到了100%的小学教育和100%的初中教育;大学毛入学率为40.3%,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高达48%,识字率近100%。
(四)追求至善、精益求精。吉田茂是日本战后最负盛名的首相,他说日本民族具有一种止于至善的.专业精神。除非不做,做什么就要做到最好,深深植根于日本民族之血液,此乃日本历经明治维新和战后经济奇迹,得以雄踞世界第二经济强国之主因。德鲁克对日本文化精神亦有湛深研究。七十岁时被荣聘为东京大学研究日本艺术文化的教授,引以为傲。他认为日本民族真正利害之处,便是那种追求至善、追求完美的专业精神。无论做什么,皆力求最好,心无旁骛,精益求精。此种精神之背后是异常谦逊的学习态度,永远不懈吸取他人长处之开放胸怀。盛田昭夫说:"日本企业之所以能在短期内取得飞跃进步,奥妙就在于企业经营者始终认为日本在一切领域中都落后于他人,从而产生一种紧迫感。他们情愿以欧美各国的学生自居,坚持交学费,学习经营手法,吸引新技术。"在日本,人们始终不懈地追求效率和生产率的提高,即使是对螺丝刀这样简单的工具也毫不例外。从设计到加工,无不精心考虑,仔细研究。
俗话说,事物总有两面性,明治维新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明治维新给日本带来了迅速的飞跃,使日本在明治维新百年之际,日本仍是世界经济强国之一。但是经济发展带来的军国主义的膨胀却给世界人民带来了不小的灾难。所以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要以人为本,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国富民强并且还能造福子孙后代。俗话说,事物总有两面性,明治维新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从日本反观中。,在中国的古代,有许多世界辉煌的文化及科技产品,综合国力在当时的世界上也是数一数二的,我们自认为是天朝大国,接受着世界各国的朝拜,当然日本也不例外。在中国的眼里,他是个不起眼的邻居。
可是后来,日本能迅速认识到幕府体制的僵化,并且能大力推进改革,转变政体为君主立宪制。当我们的统治者还在紫禁城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不屑于西方的高新科技时,甚至我们的慈禧太后还认为火车是会发出巨声的怪物,竟用马来拉动火车;而日本则大力引进西方科技和人才。当我们的统治者还会用大笔军费来建设自己豪华的行宫时;日本则在大力发展他们的军事。当我们的人民沉迷于鸦片,整日无所事事时;日本的人民则在努力的吸取知识?这一系列的行为大概和两国不同的文化习惯有关,中国自古以来在世界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天朝是对自己的定义,我们有世界最先进的思想文化和经济科技水平,我们是强国,虽然在末期曾有不少人提出向西方学习,但是因为统治阶级的无能软弱,最后无疾而终。而日本,是个善于学习的民族。过去,看到强大的中国,便向中国学习,以中国为师,后来看到了西方列强的强大,便舍弃了中国,转向西方列强,以西方为师。这种善于学习的能力,使他们得到了迅速的崛起。
当今世界,大国的崛起靠的是科技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等,所以我们要吸取过去100多年屈辱的经验。要做到大胆的创新,善于学习,努力进取,尤其是我们这一发展的新一代,更要努力完善自身,以便日后为国家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但是在发展中还要铭记:要和平的求发展。
对于日本我们要学习他们先进的地方,学习他们优秀的地方,可是我们还要尊重我们国家的客观实际,学以至用啊,落实了才是真的啊。日本人能做出来的我们中国人一样能成功,而且做的更好。民族的复兴等待着。
大国崛起日本
日本的第一个起飞,是甲午战争之后依靠中国赔款的起飞。甲午战争失败,日本勒逼中国赔款三亿两白银(硬通货)!三亿两白银是个什幺概念?有个网友算过账,如果以年息8%计算,到现在是9696亿两,折合美元10万亿!想想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与外汇储备是多少,就知道10万亿美元是一个多幺巨大的经济能量!夕阳残照的中华帝国被生生挤去了自己的大笔财富,如何能不陷于贫弱交加?正是这笔对当时日本来说犹如天文数字的巨大硬通货,使日本一跃崛起,海军陆军全面改观。否则,仅凭甲午海战时的装备水平,如何能在10年之后对俄国发动战争?对俄国战争是在中国领土上进行的,战胜之后,日本在东北又开始了大规模掠夺。这些被掠夺的资源、劳工以及不计其数的其它财富,更是无法用数字具体衡量的。
请人们记住,1904年的日俄战争到1930年的9‧18事变,只有短短26年时间,到1937年全面侵华,只有短短33年时间。而从1894年的甲午海战到1937年中日战争,最长也是43年。如此短促的时间里,日本人在做什幺?在发展经济幺?绝对不是。日本人在连续大战,在全力以赴的准备更大的战争。那幺,战争的经费资源从哪里来的,日本人能魔法般的膨胀出来?
请人们记住,日本民族对掠夺中国乃至掠夺世界,是早有论证的,是理性的,绝非所谓右翼势力的狂热。早在1798年,本多利明(?)就献上了《经世秘策》, 主张占领中国东北与库页岛。1803年又献上《贸易论》,主张以战争形式掠夺财富应该成为日本的国策。1823年,左藤信渊内阁制定《宇内混同秘策》,提出要使“世界悉为皇国之郡县。万国君主皆为天皇之臣民……凡此先以吞中国始。”这条海蛇的野心何其大也?不但要吞下中国,而且要吞下世界,将所有的人间财富据为己有!这是个人的狂热幺?日本人可是认为,这是整个日本民族的最高利益。否则,战争罪犯如何能在全世界的指责中安享靖国神社?
大国崛起日本观后感
细细品味一部作品以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观后感吧。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大国崛起日本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国崛起日本观后感 篇1
日本,我们的邻居,经济比我们发达的一个小国。是位于亚洲大陆东岸外的太平洋的一个国土面积小的岛国,国内资源贫乏,能源和矿产资源等主要依赖国外进口。日本在1945年8月15日接受《波茨坦宣言》,宣告投降,被迫打开国门,受到极大的屈辱。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战败,经济又受到严重的破坏。日本作为一个2战后的战败国,能在短短的20余年间迅速的崛起为世界经济强国,直逼世界经济头号强国美国,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一大奇迹,将日本带出了战败国的深渊中,树立了日本的国际地位,为日本再度成为世界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是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一个从废墟中走过来的战败国能有如此的经济成就呢?
首先,日本重视科技教育、善于学习创新,注重对人才的培养。日本人强烈的学习欲望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比如说,在美国将军佩里用武力迫使日本打开自己国门期间的一天夜里,两个日本青年偷偷地爬上了美国黑船,用手比划着告诉佩理将军:他们想要随船到美国去,看看美国究竟为什么强大。这样做在当时的日本按律是要杀头的。 他们的举动让佩理非常惊讶,佩理在日记中写道:“这两个日本人的求学精神令我感动,如果日本人都像他们一样,日本一定会变得和美国一样强大。” 这两个渴望了解世界的青年人虽然最终还是被送下了船。但随着国门的打开,越来越多的日本人关注起外面的世界。14年后,一个名叫涩泽荣一的年轻人获得了一次前往欧洲的机会,在1827年参加了法国巴黎万国博览会,并在周边各国都访问参观,颇受启发,带回给国家全新的思想,并在之后为日本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另外,日本在1871年也派遣使节出使欧美各国。那些使节团成员对西方的文物制度吃惊和对西方的先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陶醉,让他们下定决心发疯似的学习西方一系列文物制度,要使日本和西方一样强大。这些使节团的成员后来成为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力量,为明治维新的进行、国家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在教育方面发展近代义务教育,此外亦选派留学生到英、美、法、德等先进国家留学。这种大范围的教育给日本的发展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人才,选派留学生有利于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缩短与西方列强国家的距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当今世界竞争的实质是以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我国需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培养优秀人才,提高我国的科技实力和劳动者素质,切实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
其次,日本抓住了机遇,发展工业。日本抓住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会,致力于发展生产,促进经济的腾飞。在明制治维新时期,日本大力发展工业,为日本以后经济的发展和腾飞夯实了基础。1872年,日本第一条从东京到横滨的铁路建成通车。 1874年,大阪到神户的铁路建成。日本政府先后创办东京缫丝厂和新町缫丝厂,成为日本缫丝业的模范工厂。1873年在维也纳举行世界博览会时,福冈县生产的生丝,可以和欧美生产的生丝相匹敌。政府将这些官产卖给一些与他们关系密切的大资本家和新兴资本家。著名的三井购买了三池煤矿,富冈制丝所。三菱从政府手中购买了长崎造船所,佐渡金矿和生野银矿。在购买这些企业时,购买价远远低于财产估价。有些企业几乎是无偿让渡。为了保护这些私人企业的发展,政府还给与他们经营补助金。象三菱公司,就是政府一手扶植起来的,其目的是使他能够和外国的蒸汽船公司竞争。1875年的时候,三菱有37艘轮船,23000吨的吨位,占有了当时日本所有的大型船舶,开通了上海航线。在竞争中击败了美国的太平洋邮政轮船公司和英国的半岛和东方航海公司。1885年,三菱和共同运输公司合并,成立日本邮船公司,共有船只58艘。到1893年,三菱公司已经达到11万吨的船舶吨位。日本大力支持民族企业和个人企业的发展,进而促进整个经济的发展。我国也需要在社会经济的条件下,鼓励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增强经济的活力,进而加快经济的发展。在二战后,日本受到美国给予很大的经济支持,加上日本战前的雄厚的基础,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并成为世界经济的第二大强国。
最后是日本的民族精神和领导人物。日本人具有武士道精神,有很强的民族凝聚力。他们敢于拼搏,勇于创新,善于坚持,乐于学习。日本在发展时都有很有领导能力和号召力的人物。在明治维新时期,大久保利通和木户孝允对国家的经济、政治、教育、军事等方面进行革新,成为推进改革的骨干,对日本的发展有带领作用。涩泽荣一放弃政治上的高官改而从商,成为19世纪80年代最著名的企业家,对日本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贡献。
一直以来,中国人对日本人都是抱着一种敌视的态度,感觉就像对日本的敌视已经渗到我们的骨子里了,因此我们对日本也就本能的有一种抗拒,不愿去了解和日本有关的东西,而政府也没有刻意地去改变这一点,就像日本对华援助,如果不上这门中日关系,我想我一直都不会知道有这样的事的,在北京,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人乘坐地铁,但那其中又有几个人知道那其中有日本人的帮助呢?的确,日本人对我们造成的伤害我们是不应该忘记,但这并不表示我们就应该一直沉浸在过去,历史的车轮是不断前进的,我们不能一直带着成见去看日本,一直不去了解他们,我们也应该慢慢学会从客观的角度去看待日本,看到他们的长处,了解他们成功的原因,从他们的例子中汲取经验和教训,来促进和完善我们的发展,这样,才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 对于日本我们要学习他们先进的地方,学习他们优秀的地方,可是我们还要尊重我们国家的客观实际,学以至用啊,落实了才是真的啊。日本人能做出来的我们中国人一样能成功,而且做的更好。民族的复兴等待着。
大国崛起日本观后感 篇2
日本,亚洲的一个小小的岛国,从被西方大国欺凌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这个国家经历了激荡起落的命运。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日本是亚洲国家中的异类!就目前来看,日本是唯一一个亚洲的经济强国,当年的军事大国!
翻开日本的近代史,有着近乎和中国相类似的遭遇!她也被西方的列强侵占过,也签订过诸多不平等的条约!日本的民族,是一个尊敬强者的民族!所以,在承认自己不足的同时,将西方的一套东西快速地搬到了本国,使国力迅速地得到了提高!
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在美国打开日本门户的仅仅二十年后,日本就用同样的方法打开了邻国朝鲜的门户,成为其殖民国!
不得不承认,日本创造了很多的奇迹!且不说,她脱颖于亚洲诸国,一枝独秀,位于世界强国之林。单看看,日本在二战失败后,仅仅用了20多年,从一片废墟,又迅速崛起,就可以看到日本是多么的可怕!
日本的两次奇迹般地崛起,深深地吸引着我们这些做着强国之梦的人去探究其成功的原因。毫无疑问,一个大国的兴起是个多方面的因素。这包括:软实力与硬实力的结合;文化的因素;内部变革与外部环境的协调;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发展方向等等。
日本之所以可以在二战后20多年间迅速崛起,和明治维新留下的基础(即软实力)脱不了关系,像科学、技术、人才和西方的一些制度。
软实力作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指一个国家依靠政治制度的吸引力、文化价值的感召力和国民形象的亲和力等释放出来的无形影响力。 软实力是硬实力无形的延伸。强盛的软实力,恰是一种硬形象。
在日本改革过程中,为了实现富国强兵、置产兴业和文明开化的维新目标,日本政府采取了强硬的简单的拿来主义方式推行改革。文明开化的过火行为使得日本的传统文化面临崩溃,不可避免地引发了现在文明与本土传统的激烈冲突。 面对如此激烈的冲突,社会各阶层展开了自由民权运动,伊藤博文顺应潮流立宪并在《宪法》中结合了本国的传统。一生创办过500多家企业的涩泽荣一号召日本人做一手拿《论语》一手拿算盘的企业家。然而,在民族传统得到恢复的同时,日本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也随之被召唤和强化。《帝国宪法》在确立了近似宗教性绝对权力的条款的同时,也使得军国主义抬头。但是,日本人民的精神却得到了统一,解决了尖锐的社会问题。
日本人将本国传统与现在文明完美地融合。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作为最华丽和最具民族特征的服饰流传下来并流行着。西方的酒吧流行起来,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和能剧、歌舞伎同时走向繁荣。在吸收了西方油画的同时,浮世绘也成为世界绘画的一大流派。
有的史学家将日本文化比喻成洋葱头文化,一篇一篇地剥开,你找不到日本文化的核,因为她的每部分都含有外来文化的影响和日本文化的一种结合。
我们每天都在做着强国之梦,也每天铭记着日本给予我们的痛苦国难。但是,我们要知道,只有我们真正的强大,才能让他们对我们俯首称臣!
同时,历史也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国家的崛起,靠武力撑起的大国绝不会长久的,真正的大国应该是对内繁荣安定,人民安居乐业,对外给世界带去和平和安全。 我们所要做的是,打开视野,吸收发达国家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结合本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发展道路并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只有如此,我们大国崛起的梦想才有希望。
大国崛起日本观后感 篇3
在我的印象里,管理学就是用来管理班级、企业、国家的一门学科。从没有想过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的崛起和发展也离不开管理学。
日本是一个面积只有27外平方公里的小国,但它更是一个经济排行世界第二的'强国。日本的繁荣强大不得不让人重视管理学的重要性。
1853年的日本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然而它经过了200多年的闭关锁国只透过长崎这一通商口岸与外界联系,最终被美国的佩里用武力打开了大门。但出人意料的是日本国民并没有对此深恶痛绝,反而以欢迎的态度迎接佩里的登陆并虚心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他们的这种求学精神让我吃惊但又觉得合情合理,如果当年的中国也有如此意识又何愁不强大呢。可见日本的崛起不是没有道理的。
1871年,日本高层组织了一个以岩仓为首的使节团从横滨出发前往欧克里,沿途考察了12个国家,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文化等,为本国的发展带给模版。始闻岩仓使节团,我不禁想到了当年的郑和下西洋。当年郑和带着超多金银珠宝、丝绸布匹,一路西行。他向沿海诸国宣扬了我们做为天朝上国的繁荣强大,但并没有借鉴、学习他国的文化和先进技术。中国领先日本远航,却没有他们的远大意识,反而在“固若金汤”的城墙内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我不由叹息,继而又感到一个好的管理理念对一个国家的崛起真是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历史的见证下,我们明白人才在国家的崛起中至关重要。在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出现了超多的人才,如涩泽龙一、大久保利通等。他们为推动日本的发展做出了不容忽视的作用,虽然在任职期间做出过错误决策,但他们的贡献不可忽视。
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国的日本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战后最初几年,日本国民要靠各国的资助才能维持温饱。然而才过20多年,日本就实现了经济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不断攀升。如今日本早已跻身世界大国之列,经济更是超过了英、法等老牌国家,仅次于美国。我认为日本的腾飞最重要的是靠软实力的增强。日本作为一个面积仅有27外平方公里的岛国,人口不多,军事防御相对薄弱,但它的科技很发达,很多高科技产品位列世界顶端。日本十分重视教育,仅1910年95%以上男子,90%女子经受教育。
日本的文化经过百年维新大多与其它国家结合,如歌舞伎、浮世绘,但作为日本的代表和服却保留了下来,成为日本一道亮丽的风景。然而,拥有5000多年历史的怏怏大国———中国,旗袍却只有极少数人穿着。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不是很喜欢日本,但我不得不承认,它是一个强大的民族。日本拥有发达的科技,一流的人才,国民素质较高、拥有创新精神。最让我影响深刻的是日本的民族意识相当强烈,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先进。
任何一个国家的崛起值得称道的是对内为人民带来幸福,对外为世界带来和平与平安。而管理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不二法门。
菊与刀——《大国崛起》之日本简史
一、史前日本
50万年前,人类到达日本。
一万三千年前,冰川融化,日本的环境变的温暖湿润,物产丰饶。日本历史上第一项决定性的变革——陶器发明了,从此进入“绳纹文化时期”。
公元前400年,第二项决定性变革开始了,朝鲜移民携带着稻米和铁器等先进技术进入日本,成为现代日本人的先祖,日本进入“弥生文化时期”,原住民被驱赶到北海道,他们就是多毛的“阿伊努人”。
二、天皇和幕府
公元4世纪,日本出现首个统一政权——大和国, 这就是大和民族的由来,首领自称是天照大神的后代,称“天皇”。
公元645年的大化革新,使日本由奴隶制进入封建制,日本派遣唐使向唐朝学习,后来按长安城的样式建了奈良和平安京,这个阶段(公元6世纪~12世纪)日本的朝代称飞鸟、奈良和平安,是以这三个朝代的都城为名的。
平安末期,天皇权力旁落,武士阶层兴起,幕府开始把持朝政。
武士集团中平氏与源氏相争,1192年,源氏胜出建立了镰仓幕府,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
日本后来也出了个战国时期,从公元1467年~1615年,织田信长、丰成秀吉、德川家康依次坐庄,最后德川家康建立了日本最后一个幕府——德川幕府,设在江户(东京) ,所以德川幕府时期又叫江户时代。
三、明治维新
德川幕府和清政府一样执行闭关锁国,1853年,美国海军来到日本,以武力胁迫通商,日本被迫开关。
1868年,明治天皇击败幕府势力,重新统一全国,并进行“明治维新”,学习西方,洋为日用,日本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
明治维新推行富国强兵、殖产兴业和文明开化三大政策,开启了日本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实行脱亚入欧政策,明确了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经济上大力推行工业化,外交上追求欧洲资本主义列强的扩张之路,使日本成为亚洲唯一的资本主义强国。
四、争霸东亚
19世纪后期,日本逐步控制朝鲜。
1879年日本出兵琉球岛,强行将琉球王国改为日本国的冲绳县,清政府虽未予认可,但也无可奈何。
1894年,日本在甲午战争中打败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从中国攫取了大量利益。
1904年,日俄战争中打败俄国,自此日本完全控制了朝鲜,并且获得了中国东北的大量利益,日本成为远东地区的霸主,加入了帝国主义列强的行列。
五、日本帝国主义的败亡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加入协约国,在青岛战役中打败德国,占领胶州湾,日本军部的野心进一步膨胀。
1931年,日本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的东北。
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经过艰苦的八年抗战,中国击败日本。
1941年,日本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次年在中途岛海战中击败日本,成为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
1945年,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日本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六、世界大战后的经济崛起
二战后的日本大大落后,但日本利用有利的国内外环境,创造了经济奇迹。1956年至1973年日本工业年增长率13.6%,国民生产总值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
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战后美国扶持日本,提供了大量援助和贷款;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日本成了美国的后勤基地,极大地刺激了经济的发展;美国军事保护使日本的军费开支不到国民总值1%;日本极度重视教育,1948年普及了初中教育,后来又普及了高中教育,在日本政府的行政费用中教育占20%以上,在资本主义国家中是比例最高的。
1985年,美、日、德、法、英等五国财政部长在纽约签署了广场协议,核心是主要货币对美元升值,以求减少美国的巨额贸易赤字,大量资金进入房市和股市,投机盛行,最后泡沫破裂,日本经济陷入衰退,被称为“失去的二十年”,2010年,中国的GDP总量超过日本,但日本在高精尖的制造业和科技领域中仍然领先。
七、菊与刀
美国人类学家鲁恩∙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对日本的民族性进行了深刻的分析。
一是基于“神道思想”,日本人尊重等级制度。神道教认为人的生命由神所授,人在世的使命是为创立一种等级化的秩序而奋斗。秩序既意味着对权威的服从,天皇是至高无上的权威。
二是冷酷无情的“武士道精神”。武士道精神是日本传统尚武精神与儒学以及禅宗的结合产物,武士道思想体现了典型的日本的耻感文化,为了面子可以不顾一切,甚至无视客观事实,相信精神常驻,灵魂不灭,日本国民性中残暴尚武,不怕死,不认输的特征与这种武士文化息息相关。
三是日本特色的实用主义,日本人善于适应环境,灵活变化。
书中指出,日本人“即好斗又和善,即尚武又爱美,即蛮横又文雅,即刻板又富有适应性,即顺从又不甘任人摆布,即忠诚不二又会背信弃义,既勇敢又胆怯,既保守又善于接受新事物,而且这一切相互矛盾的气质都是在最高的程度上表现出来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