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建议鼓励年轻人少送外卖多进工厂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建议鼓励年轻人少送外卖多进工厂吉林疫情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评论1+1:“送外卖不进工厂”,怎么解
只有当年轻人感到进工厂当工人尤其是技术工人是一件挺体面的事,才能从根子上解决制造业的缺工问题。
“建议鼓励年轻人少送外卖、多进工厂。”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小康集团董事长张兴海的这条建议冲上热搜。他表示,近年来,外卖、电商、网络直播等吸引大量的年轻人就业,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去工厂,导致产业工人空心化现象愈加突出。他建议政府、 社会 、企业等各方面共同努力,鼓励支持年轻人争当产业工人,缓解制造业招工难问题。
国家统计局2021年在9万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调查显示,约44%的企业反映招工难是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该比例也是近几年来的新高。前不久,人社部发布全国最缺工的100个职业,其中43个属“生产制造”。而其中大部分企业认为,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年轻人进工厂意愿相对较低。
光明日报:外卖行业有传统制造业无法比拟的优势
该进工厂还是送外卖?这本不该是个问题。年轻人当然有自由选择职业的权利,不管是进工厂还是送外卖,都是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劳动价值,并没有高下之分。无论个体的选择是什么,都应该得到公众的理解和尊重。为什么很多年轻人宁愿送外卖而不是进工厂?其实,快递外卖行业“内卷”到有研究生去竞争并不是普遍现象。也就是说,送外卖的吸引力是不是真的比进工厂大,还是一个需要被检验和审视的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外卖快递行业怎么会对传统制造业的用工情况造成冲击?外卖行业有一个传统制造业无法比拟的优势:入职没有多少门槛,时间安排上也比较自由。想多赚点,就多跑跑腿;没有太多要求,也可以保持宽松。相对而言,工厂的工作时间比较固定,也许还有夜班等要求,对年轻人而言似乎束缚感更多一些。
工人日报:切实提高制造业的吸引力
往前追溯,曾经出现过制造业与农业“抢人”的问题。改革开放后,随着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80后”不想种地,“90后”不懂种地,人们一度有过“年轻人都去打工了,谁来种地”的忧虑。但随着 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蓬勃发展,以及乡村振兴拉开帷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回到农村,或投身生态种植养殖业,或经营网店、开民宿等,路越走越宽。当年轻人能从中找到足够的价值感和成就感,农业的吸引力和活力自然就回来了。同样,我们希望更多年轻人选择从事制造业,就需要切切实实增强制造业的吸引力。薪资待遇的提高、劳动条件的改善、劳动保障的完善、成才空间的拓展,都是能够有效提升制造业吸引力的重要因素。只有当年轻人感到进工厂当工人尤其是技术工人是一件挺体面的事,才能从根子上解决制造业的缺工问题。
广州日报:要想留住人,政企共同努力
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不妨借此契机思考,如何重新把年轻人吸引回来。最立竿见影的办法,无疑是切实提高工人岗位的待遇与服务保障。这需要政企共同努力。一方面,政府应加强相关引导与扶持,帮助改善制造业整体就业环境。比如,为企业提供新员工就业补贴等。另一方面,要想留住人,关键还看企业。为此,除了要进一步保障维护工人的劳动权益之外,更要采用诸如“用职称提升荣誉感和责任感,用待遇给予获得感和归属感”等切实措施。当制造业企业的工作环境与待遇更有吸引力,年轻人在选择的天平中自然会有所衡量。
红星新闻:年轻人的选择是风向标
近些年一直强调重视职业教育,好的职业学校一直不愁毕业生就业,只要校企的供需之间有足够的匹配度,技术工种可以找到合适的人,毕业生也能找到合适的岗位。在重视职业教育的日本和德国,蓝领工人的收入可以赶上甚至超越白领,工作时间劳动强度等权益能得到保障,加上对收入的稳定预期和有尊严的 社会 评价,自然可以形成良性循环。但直到今天,相当一部分人仍然认为职业学校是接收“差生”的地方,学风不好,或学不到真本事,仍然是职校教育被人诟病的问题。年轻人的选择是风向标,而不是原因,因而“争当产业工人”这个美好图景需要“鼓励支持”,更需要从政策制订到 社会 观念等系统变革。
新京报:倒逼传统制造业升级换代
我国相当比例的工厂属于低端制造业,这些低端制造企业的存在,并不利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如近年来存在的职校学生实习乱象,主要就是因为一些低端制造企业从劳务市场上已经很难招到工人,于是就打职业院校学生的主意,和职校进行利益交易。这严重影响职业教育质量,也败坏职业教育形象,最终会导致“低端制造业——低质量职业教育——低技能人才培养——低端制造业”这样一个恶性循环。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这些低端制造企业也缺少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在我国进入老龄化 社会 的背景下,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必须推进创新转型,增强自身吸引力。以人才的招聘竞争,倒逼传统制造业的升级换代,以提高技能人才的薪酬待遇与职业成就感,工厂才能留住这些年轻人。这是“少送外卖多进工厂”背后需要正视的真问题。
(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统筹:王攀
为什么宁可送外卖也不愿意进工厂?
01
这几天进行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讨论:
为什么年轻人宁可送外卖也不愿意进厂?
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小康集团董事长张兴海提出了一条建议:「建议鼓励年轻人少送外卖、多进工厂。」
他提供了一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制造业人才缺口2200万,近5年平均每年150万人离开制造业,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快递从业人数突破1000万。
局长认为上述观点为产业工人空心化现象发声,能够提出是值得赞扬的。
但这也只看到表面,背后还有两个残酷的真相:
真相一:现在年轻人真心不喜欢工厂。
70年代的工厂,工人阶级有专门的职工楼、医院、托儿所、子弟小学、退休金,人人敬仰,人人羡慕。
他们加班,工作,讲努力奉献,但是他们确确实实有回报。
现在时代变了,工人不再是被羡慕的群体,主要因为两方面:
一方面,钱给的不到位。
局长还记得19年为了应对美国打压,华为拼命加班。华为员工发帖说加了6天的班,拿到14,000多的加班费,还是抱怨太累了。
结果帖子一出,网友纷纷说凡尔赛,我都能把你们工厂加到破产。
你付出,同时也有回报,所有人都愿意干。
然而现实中像华为这种出手大方的大厂,全国寥寥无几。
中国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制造业平均工资月薪5800元左右,远远不及快递外卖群体。
另一方面,社会资产价格快速上涨
最明显暴涨的资产就是房价。按知乎年薪160万来算,如果要买汤臣一品,打工100年刚刚好可以全款买一套。
资产价值上升太快,炒股炒房炒币,诱惑太多,甚至出现了一种鄙视劳动的情绪在里面。
即使徐州重机这种国企,开出1万1工资招焊工,包吃包住,有年终奖生日节日礼金,但依然找不到人。
月薪1月1,一年就13万,这点工资是很稳,但能追的上房价上涨速度吗?
太慢了。
对于有实力的人来说,这样工作可以填饱肚子,但不能改变阶层变化,回报率太低,没有太大意义。
局长曾跑遍了江浙制造业,车间现场几乎看不到多少年轻人。就算是中专学技术出来的,干了几天提桶就跑。
02
第二个真相:中国制造业已经开始向“无人化“转型。
大家如果看过曹德旺在美国建厂的纪录片——《美国工厂》,就还记得结尾有个彩蛋,把那些闹事的美国工人统统换成机器人。
当时曹德旺脸上还浮现出怅然若失的表情,因为他知道机器人时代已经来临了。
图片
面对年轻人不爱进厂,越来越昂贵的人工成本的情况下,工厂被逼走上无人化、智能化之路。
权威报告说,新安装一个机器人将会削减1.6个岗位,郭台铭布局的8万台机器人,直接熄灯工厂减员84%。
这数据相当惊人的。
最近4年,中国制造业就业人数有所下滑,但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却由2013年20.8%上升至2017年的28.6%。
一升一降背后真相:中国制造业从大规模人工生产向机械臂、真空吸力、机器视觉系统等自动化场景的转变。
比如,杭州一工厂为应对不断增加的人工成本,提升品控能力,把数百台机器人设备联网,双11备货连续开机7天不停工。中国制造业,前有美国欧洲之类在围堵,后有越南、东盟、印度追赶,中间还面临原材料与能源持续上涨的绝境。
中国没有后退路,只能往自动化,智能化和无人化方向爬。
我们迎接无人化时代同时,必然有成千上万的人被卷入这个时代洪流之中。
这时候快递、外卖平台做好全力兜底。
一方面是作为就业承接,另一方面也因为其灵活性,成为不少工人的兼职增收的副业选择。
最近这几年一直有人骂外卖平台,说它是资本主义,说它剥削,说它没有社会价值。
但是他们不知道,快递、外卖平台承载太多责任,涉及到千千万万劳动人民就业问题。
这其中包括中国制造业转型中被机器人淘汰下来的工人、聋哑残疾人还有商家、骑手等等。
比如在煤城鹤岗,约有10%的饿了么骑手曾做过矿工。
比如在安徽临泉县,外卖人员是县城的购房主力。
如果外卖、快递这些中介平台没了,那对千万人正常生活会造成极大冲击。
我们不应简单地把快递、外卖和进工厂对立起来,闹的水火不容,三者之间是互相补充,互相增进。
总之一句话,没有比解决就业更能体现社会价值。
送外卖和进工厂都需要“鼓励”
“建议鼓励年轻人少送外卖、多进工厂。”2022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小康集团董事长张兴海表示,当下不少年轻人选择送外卖、送快递,不愿进工厂当产业工人,导致制造业招工困难,这不利于 社会 长远发展。他建议 社会 各界共同努力,鼓励支持更多年轻人成为产业工人。(3月5日《人民网》)
职业之间没有高低之分,没有优劣之分,产业生产和发展需要工人,便捷化的生活同样离不开外卖小哥。年轻人只要愿意勤奋劳动,只要肯吃苦,都是受人欢迎的。因此,送外卖和进工厂都需要“鼓励”,而不是“厚此薄彼”,打压送外卖,高捧进工厂。
当下,无论是送外卖的用工环境,还是工厂的用工环境,都在不断改善,劳动者的权益保障日益增强,但同样的,也存在着诸多问题。目前,年轻人选择送外卖还是进工厂都是基于个人条件和意愿的选择。这要给予尊重。外卖和工厂都需要年轻人补充新鲜血液。如果进工厂的年轻人多了,送外卖的少了,送外卖行业同样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质量。
应该说,送外卖也不是一个享福的行业。每天风里来雨里去,各种风险不断,有 健康 的风险,还有交通安全的风险,不辛苦很难赚到钱,这是不利一面,但只要付出总会有回报,而且付出越多赚钱越多。而休息和工作时间相对自由,基本上可以做到想休息就能够休息。这是有利一面。而进工厂受到的管束较多,收入也不太高。当然,有利的一面是技术在手,哪怕是年纪大了,也不愁。归结起来,对于年轻人来说,送外卖和进工厂各有利弊,而对于国家和 社会 而言,进工厂的年轻人少了,导致我国制造业开始出现招工难,招工少的问题,时间长了,可能会造成制造业出现断层问题。2020年,我国制造业人才缺口达2200万左右。近五年来,平均每年有150万劳动力离开制造业。这不利于制造业 健康 发展。如果送外卖的年轻人太多,容易造成“内卷”,如果太少了,也会产生诸多不良影响。最好的状态是送外卖和进工厂的年轻人能够保持“相对平衡”。
当下,有一部分年轻人是选择“躺平”,或是选择“啃老”,并没有外出工作,如果能够吸引这部分年轻人能够“动”起来,则是最好的结果。无论是外卖还是工厂,都存在着一些明显的不足。这一方面需要通过政策引导和鼓励,让岗位更具吸引力,提高职业前景,另一方面不断提高用工环境和待遇,能更加保护从业者的权益。只要能够提高行业吸引力,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那么外卖行业会更加充满活力,制造业也不会缺工人。提升从业者的福利待遇,开拓从业者的就业前景,这是引导就业方向最好的方法。制造业需要,外卖行业也同样需要。
王军荣
发表评论